|
专家建议政府主动放权 实行社会组织“注册制”+ W( R/ C+ F0 P8 u# m' N- V+ p
2012年11月14日 02:24 来源:新京报# I* K' o& v) l; T8 S. S
# z1 N6 E" u& D8 q7 s7 j
) W& N t) R8 g0 @.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7 r$ k' c6 P3 d8 a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 ' Z% X$ o2 A: y/ F+ K! [# T2 @
北京市社科院科社所所长杨奎 % i' U* M T/ X: }! O/ A6 @
宋贵伦 . u" W) |8 x; \& ]* _' {/ E4 F# n
李涛
$ b! h% S) k }( s5 w- U# X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是近两年持续升温的“热词”,彰显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30年后,公众对社会体制改革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着墨颇多,用了两个段落近500字阐述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大报告为近年来各地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明确了往前推进的方向。对于报告的部署如何具体落实,昨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社会政策、公共管理专家以及NGO组织的管理者。2 U, p, s7 ?2 b9 I! @; V& H) z
报告摘要! P+ e- B0 Z5 A
关键词·改善民生% [4 i: o# W- T5 l' K( L6 l$ {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关键词·四个加快
4 M. l3 s! ]8 {# Z; C5 b) Q: ?4 T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n3 L0 a& R r4 k
关键词·群众参与 P5 q6 a |# N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H' ~& b2 t3 s0 B! S$ t0 k
关键词·化解矛盾& x- y8 Y+ v/ @6 {& p+ n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O$ G. R3 S, n* Z- y0 D, r- Q
解读
+ B% N- j- n4 H. I+ N 1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6 ?" `7 @7 X2 h; K
应实行社会组织“注册制”5 ^& _* s! W5 E+ s$ s% s
社会建设是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公民社会意识不断觉醒,政府也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政府强,社会弱”的旧格局,正逐步改变。但社会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社会组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政府的派生机构。这些社会组织的人事权、财政权,都与其业务主管的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联系,受其制约,内部管理和提供的服务质量都大受影响。! `- o* y( T" p0 | A
因此,我国社会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能否主动放权,将大量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渠道,让渡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
. P3 A6 x) U+ E5 I 如何让社会组织变得有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社会组织的素质和行为规范很重要,也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但我国目前缺乏增强社会组织能力、完善其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1 }# k# y* h3 t1 K- S* d$ U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依照现行法规,我国社会组织仍需双重管理,在民政登记注册前,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做业务主管。这种登记和管理的“双轨制”,让社会组织无法摆脱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更难以“依法自治”。因此,要实现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目标,应该首先修订、完善扶持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实行社会组织“注册制”。4 r$ h' o4 O- H' ^5 ]$ `; E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 T6 J! W. ^! v7 V9 R+ h" }
需废除“双重管理”这个障碍
' U4 }4 s, U3 M- K, b& n 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组织建设的提法非常新。以前,说起社会组织,一般是“监督、培育”,或是“既要培育,又要加强监督”,但此次,也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形成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含义非常丰富。) D [2 Q# n* |/ h
“依法自治”是其中的关键,这也是中央政府下决心改革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现状的一个重要“信号”释放;“现代社会组织”,意味着今后社会组织要像现代企业一样,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高效运作、公开透明、充满活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是依附关系,权责不明,更难“自治”。
! z0 W, v7 I. e3 o) u$ c 十八大报告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设,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接下来,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重构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法律体系,废除“双重管理”这个改革障碍,实现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变“依附”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同时,社会组织应加强自我能力建设,规范行为,做好准备,通过公平竞争,成为更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U% Q+ x h _/ R/ s' }2 Z0 P
3 北京市社科院科社所所长杨奎: t7 n- W9 b( k8 _) u5 M$ E& t9 P
执政党须提高处理矛盾“本领”/ ^ v% z1 f& X2 y% I" v V9 z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还不少。: D( `: _3 n. @/ Q1 }7 E9 ^
作为执政党,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是我们党的责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性环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性保障。当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源于对社会承受力重视不够,导致一些矛盾的产生甚至激化。
+ z& H/ d% @( M0 T! c5 r: \ 这就要求我们党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防止用“人均”统计掩盖实际存在的收入差距;特别关注和维护困难群体的权益,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e$ q5 Q" C9 H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有不少新的论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方向:一方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近五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社会工委、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政府公共服务网络搭建;设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建立各行各业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这些探索,现在看来,是符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建设“两个方向”的。对照十八大报告,我们对推进北京今后的社会建设工作更有信心。
* m9 s. p, H/ R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
9 H( P+ k# s. ` 十八大报告阐述“社会组织”,前面用了“现代”两个字。无论怎样,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予以规划和阐述,作为民间社会组织工作者,我们都感到很振奋。
& h0 K/ Y4 m0 x' Q2 { 不过,我们更希望看顶层设计的落实。要实现“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不仅需要单纯的责任分开,还需要资源和权利同等转移。政府应首先创造良好的法律框架和制度条件,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成长,帮助他们拥有承接公共服务的能力。总之,要发展“现代社会组织”,期望政府首先开放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 m( J5 I7 E! u3 v/ d% ]- U4 r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
D; x* L5 Y" x' f0 L. l4 c* I0 K6 V. N2 a* i: l+ ~. m
/ G. H+ V% A* W; O5 P
; ^3 [. [- F" |
3 f9 d" p' E' \, r7 k: X
) e* G0 ?1 s" n: O% f$ g
$ y6 _! ? }) C9 E& v7 b% z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gong18da/content-3/detail_2012_11/14/19128507_0.shtml6 o7 l9 ]& e1 I2 O. F5 n
8 l8 B! W1 E: s; e$ I1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