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585|回复: 0

[社工交流] 作为社工机构上位者的思考与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社工机构上位者的思考与感悟

6 c, d& Q" V. S# G

中国社工时报 2015年2月8日 作者:胡少良

: Q4 n- Z( t% N; n8 B1 `$ A/ x: P

作为机构的管理者(或上位者),在与下属相处的过程中(包括分配工作、开会时、普通工作交流、用餐交流时光等),如何看待自己与下属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整个办公室的氛围以及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8 P- n) |* k# c

伙计VS伙伴

7 S# C4 H; D1 Q) k- p( J

现代企业盛行的管理主义是偏向理性的,将下属当作是伙计。上司觉得请你回来就是要完成交代的工作任务,至于你感觉上是否疲惫,精神上是否空虚,情感上是否受伤,一概少理。这种强调理性的结果就是假定在工作中的人是理性的,不会受到感性、情绪等的影响。这种冷冰冰的职场关系,真的能够出到最高效的工作结果吗?


0 `1 e  E- f' \/ T, l7 l; l4 g

现实是,人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并且是感性与理性兼具的,但工作真的只是仅仅运用到理性的部分而已吗?对工作的激情、积极的态度都属于理性的范畴吗?要想员工能够将百分百的能力用于工作并且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那首先必须将员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渴望被尊重和平等。


' H3 q# p; C( b" g) [8 V% y

可是,目前大多数的社工机构,上级都是将下属当成是“伙计”而不是“伙伴”。这就导致了以下一些现象的出现:开会时,大多数时候只有上级讲话,下属个个沉默寡言;与上级同处一个空间时,永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管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同一张饭桌上;上级与下属对话时,内容只会涉及工作,很少涉及其他内容,更少表达个人想法与情感。社工机构作为社会服务机构,本身是服务人的机构,重视“人味”的地儿。可是在管理上,若管理者都不注重“人味”,对员工只是一味地要求产出,这和血汗工厂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于是期望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无异乎异想天开。

; e  F! d% x% B( p# \* o5 `# d$ r

人是很特别的一种存在,圣经说过,“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其实我们的心里所想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某样事物或某种关系的态度,当我们不把下属员工看成是自己的重要伙伴,而只是拿着工资干活的伙计的时候,自然,我们的一言一行也会表达着我们的内心。而接收信息的员工,自然也默默地按照上级的对待,用得过且过的”伙计“精神去面对工作。


9 {0 Z/ E6 ?' R4 g- [& Z  K6 u, I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他的著作《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说道,“知识工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专业人士”,而不是“雇员”,与那些聘请他们服务的人平起平坐。知识社会是由初学者与资深者构成的社会,而不是由老板和下属构成的社会。”


* \' J/ I& D6 E+ _2 f. y2 r6 A

只有当管理者真的摆正自己的心态,将下属当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学会尊重员工,员工才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产生出最好的工作果效。


1 {( c9 l7 N1 K7 b! |' B: x
来源:中国社工时报(微信号:cnswer)

$ j: L( x, }, c  T, [! x6 L
3 i: }- @& {2 L1 j;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9-2 20:02 , Processed in 0.06819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