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翼社工网之社会工作者资源中心 时间:2012年2月13日 ( K t6 W4 Z! G) G% X
1、服务对象简介
% X' N* N( O% _! b( _" U$ a* m A某,16岁,男,独子,初三学生:因学习困难,初二留级复读一年;因近临“中考\",学习焦虑感上升,注意力不集中,解题速度慢,学习成绩差,一学期五门功课不及格;在门诊做智力测验(WISC)智商为86,体格检查和神经、精神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系早产儿,父母均为工人,长期练习气功,曾让A学气功未被接受;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迎接中考,父母携子四处求医,但均无明显的“阳性,,症状发现:A自觉有“精神障碍,\',不能继续学习,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心理门诊求治。 $ ~ h: `" O1 w: {8 Q* `6 N
2.治疗过程与分析
: k; {% @9 u$ N' _; N (1)对家庭问题的评估:家庭治疗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庭进行诊断评估,了解患者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家庭诸因素与患儿学习困难的联系、患者的求治动机,以便明确治疗的目标。以下是治疗过程中的一段对话:3 v3 o, U" `0 y3 p
咨询师(以下简称师):“能否告知我,是谁介绍你们来这儿求询的?\"# M7 T% X8 O/ T1 w* m7 P) f/ Y
(关注患者的转诊背景,以便迅速同家人“接合\";A未回答, 其父母在对面的长沙发上相背而坐,父亲欲言但被母亲抢过话题)
- \4 s5 ~) ?0 ]: @ 母:“我们带着孩子去过好多医院求治,吃了不少药,但未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医生推荐到心理咨询门诊寻求帮助,你们可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办法?\"
" f4 s8 X) B$ Y/ h' ~( F$ G1 }' v 师:“那要取决你们全家人是否能积极参与治疗......\"(提高家人积极参与治疗的动机;在介绍家庭治疗的性质后,转向A询问)“你最近感觉怎样?\"
9 s: H/ z% m/ o1 l$ x# O+ {+ M A:“我不想学习了......\"(看到母亲正瞪眼怒视着自己,马上转变话题)“我有精神障碍,要休学。\"
1 n8 m9 Q) |4 W3 H 父:“精神障碍是他妈妈的评语,他根本没有障碍,只是动作太慢,平时在家我只好帮他的忙......& L; p$ \+ k# l* z! K) y% M
母:“就因为你事事替他做,袒护他,害得他一考试就紧张!\"1 J5 s1 N' r, v
至此,家庭交互作用的模式与问题系统已反映出来:父母之间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往不良,母亲说了算,对孩子严厉,父亲袒护孩子,且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而父母又因孩子的学习困难相互责备......如此恶性循环。孩子为什么说自己有精神障碍?父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显然需要进一步了解。随即咨询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希望A和父母回家讨论“精神障碍,\',重在当前表现,不追究孩子过去的学习问题,下次来访再谈各自的看法。: i; f- A% s# X) a3 R
(2)扰动家庭中的问题系统:扰动是指通过提问、解释等技术手段干扰、搅动患者家庭中的原有规则,激发家人思考,形成家庭的新观念、新目标和新行为。第二次治疗开始,咨询师先单独与A交谈,了解到A所称的“精神障碍,,是指已有长期的频繁手淫习惯(每周2次),已被父母知道,自觉“元气丧尽\",“愧对父母\"。咨询师向A解释手淫行为的发育性质,使其排除罪恶感,再请父母参与讨论。以下是治疗的片断:; G3 o2 H0 l+ v# b. l, ^
师:“你们说孩子有精神障碍吗?\"/ i) f: ?4 L' ? `
母:“当然有,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总是胡思乱想9 F! _$ @ C/ |1 D1 p
师:(打断母亲的话,控制强者,辅助弱者,问父亲)“假设孩子有青春期的生理冲动,发生自慰行为,你怎么看?
: q8 h8 y" D) L* H: _4 g. }: a 父:“孩子长大了,恐怕这些行为不是异常吧?
% g; w0 L2 X* ?3 e# R% t 母:“孩子这些行为大频繁了不影响身体?你还在迁就他!
+ a& h" I7 [9 x4 G7 U! l: L 师:(又一次打断母亲对父亲的埋怨,转问A)“你还记得第一次自慰行为发生的情景吗?\"" V3 j8 [5 O7 I
A:“嗯,是小学二年级时在书摊上看到女孩的裸体图片# Y" f% q# [* s! B/ i* s. R# E9 V5 i
(父母愕然地面面相观,虽知道孩子有手淫,但难以相信这么早就发生了,孩子手淫已有8年!是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害了他!)& g- r- I G0 N7 A% s
师:(及时小结,改变话题)“孩子上小学时学习并不差,可见学习困难还有其他的原因......你们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
6 ^, M( F* U* r S* {9 U; j! f 父:“希望他通过中考,升入普通高中。\"; g/ S' N2 p2 a0 J( N. l( A
母:“希望他能上大学,不要像我们,没有权、又没有钱。0 o+ f% Q% L U0 }
师:(对A问)“你的想法呢?\"
$ i% E$ m6 H/ P w4 z. Z* f A:“我觉得自已不是读书的料,他们的要求太高...... ”
. K5 T) t9 p2 z" ?7 p( ?# b 父母:......(无语,但若有所思)
$ s# d2 f' W9 C& Z- k 咨询师进一步地解释,孩子目前的学习困难并不是手淫导致的结果,而是与父母过高的期望水平相关;孩子未能参与对自已前途的设计,学习无动机,开始用厌学的方式来对抗父母的要求,以“精神障碍,,患者的角色来缓解家庭的压力。父母在教育问题上不一致的态度和方式使孩子有机可乘,厌学情绪和学习困难表现加重。 c( J# `# }# n9 C/ l( U$ k
(3)家人之间的对话和对未来的讨论:随后的二次治疗在咨询师主持下进行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对话,让亲子之间互换角色想问题,使父母逐渐明白他们为孩子拟定的目标并不切合实际,认识到教育态度不一致对孩子会产生消极影响;孩子也逐渐明白自慰行为并不是精神障碍,与学习困难无直接联系,扮演患者的角色以逃避学习既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父母的良苦用心。咨询师又布置了新的家庭作业,要全家人共同拟定或讨论孩子的成长方案,把未来的路开拓得宽一些(咨询师只提建议,不代替家人作最终决定)。7 H* E0 m, ?" H0 L
经过四周共4次治疗,获得了短期效果:孩子与父母共同拟定了学习成长方案,把中考和上普通高中作为第一目标,进职业高中为第二目标,参军或就业为第三目标......父母能够相互合作,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一致,不袒护,不斥责,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孩子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能够集中注意力,自慰行为逐渐减少,并通过咨询师的进一步指导训练,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与考试技巧,充满信心地迎接中考。
% s% Y6 q-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