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12家专业社工机构进驻20个社区服务群众 & |0 ]0 M' P1 L2 M' A
在我市20个社区,持证上岗的“专业社工”将取代传统的“居委会大妈”,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记者日前从市社工委了解到,经过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公开招标,我市12家专业社工机构中标,正式进驻全市20个社区,开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和运营工作。据了解,这是我市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政府购买服务的一项创新举措。建设运营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是我市今年承诺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如何运作,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昨日,《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市社工委,并走访了我市部分社区和社工机构。 引入第三方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评估 “社区是一个各种人群组成的共同体,是体现民生、联系民生最突出最直接最具体的地方。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呈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等特征,社区正成为社会问题的‘筐底’。因此,我们把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市社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整合社区公共设施、社区组织等资源,集社工专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由政府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专业服务,引入专业社工进驻社区,以居民需求和解决社区问题为导向,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异地务工人员、低保困难群众、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全方位的专业社区服务。旨在构建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 “希望以此增强社区服务的活力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有关单位还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进行多主体综合性评估,通过加强培训、全程督导等措施,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高尚和规模结构合理的社区服务团队。 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成社工组织共识 进驻社区后,社工机构又将如何开展专业而系统的服务?作为全市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惠州市惠民社工服务中心此次共中标两个社区,分别是位于惠东县的城南社区、博罗县的田牌村。田牌村是该批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中唯一一个村。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人员结构,从而衍生出不同的服务需求,因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服务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社区特点,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惠州市惠民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宫衍岭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共派出了两组社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形式,分别对两个社区(村)进行了摸排调研,并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 记者看到,厚厚的调研报告中不光有详尽的分析数据和社工介入方法,还记录有针对青少年、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体等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不是“模式化”的服务,而是“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这已经成为众多入驻社工组织的共识。进驻市区河南岸街道金湖社区后,惠城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在酝酿一系列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在助老服务方面,我们有开办长者社区学校、长者兴趣小组,举办运动会、嘉年华等诸多计划。”惠城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总干事李雪玲介绍,针对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服务,也都有相关活动来支撑。 李雪玲还告诉记者,社工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社区部分居民对小区物业颇有微词。接下来,他们还将通过举办互动活动,在业主和物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帮助物业不断完善服务的同时,也让业主对物业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居住环境。 社区居民写打油诗赞社工服务 由专业社工负责建设运营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市区江北街道水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康园中心,10多位残疾人正在桌前忙着手中的活,他们细心地将一颗颗塑料葡萄安装在“枝蔓”上。其中一名杨姓残疾人告诉记者,她通过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每个月能领到一定的报酬,不再靠领救济金为生,这让她感到很有面子。 服务残障人士只是水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项。 据了解,水北社区是全市第一个建成并运营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试点社区,2012年底,市、区两级政府出资向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购买专业服务,这也是当时全市唯一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康园中心、图书阅览室、95081社区服务网络中心和劳动保障工作站等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功能多样化、活动常态化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广受居民好评。一年后,合同期满,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再次中标,继续为水北社区提供专业服务。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有亲子游戏,有电影欣赏,有老人节活动,有手工制作活动。各种活动把水北社区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吵架声少了,欢笑声多了。在这里生活,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该社区一名居民表示。居民王德万还专门创作了一首《公民伙伴在水北》的长诗。“排忧解难你我他……齐全服务多学习。”诗里的这些话,说出了很多居民的心声。 社区干部们同样竖起了大拇指。 社区工作繁琐复杂,居委会人手有限、力量不足,难以开展专业化、多样化服务,从而导致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引发矛盾。这是从事了多年社区工作的水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海军的切身感受。 “现在,社区居委会只负责监督和指导,具体工作则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这样一来,居委会的压力就减轻不少。更重要的是,由专业社工向居民提供的服务,质量更高,更加专业、更加全面,也更加多元化。”王海军告诉记者。 “社区‘婆妈事’,看上去简单,处理起来却很麻烦。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各种事情应接不暇,居委会实在是力不从心。”惠东县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戴建林感慨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看着那些科班出身、持证上岗的专业社工们熟练地归纳总结、定制服务,我由衷地觉得‘自愧不如’。当然,内心还是很欣慰的,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会变得更加和谐有向心力。” " S7 m9 K% M/ R) q, }( n, t8 a
来源:惠州日报
9 q& G0 b3 T( X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