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84|回复: 0

[[王站长17年的关爱]]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年来,她深居小巷,无怨无悔,作为苏州桃花坞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站长,用爱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
王良玉:心系“特殊人群” 力建“善爱之家”
2013-12-02 09:33:00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张珺 ) 姑苏,桃花坞河畔,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你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做手工编制,有的在谈笑风生……若不是门口挂着牌子,记者也很难想象这么整洁温馨的地方是桃花坞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眼前的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患有不同的精神疾病。
  然而,17年前,这是却曾是邻里间相传的“聊斋屋”。“草长得比人还高,房屋破破烂烂,不少椅子只剩三个脚。病员们穿着破破的裤衩,顶着蓬松杂乱的头发,怔怔的看着我,看得我心里发毛。”王良玉清楚的记得,1996年的夏天走进这里,第一次接触精神病人的情形。此后,她下定决心,要给予这些特殊人群一个温暖的“家”,要让他们活出尊严,活出精彩。
王良玉在办公室办公
病员岑庭孝赠锦旗
王良玉耐心地指导病员做手工艺品
  人生转折——
  昔日的“经商能人” 如今的“特殊家长”
  王良玉曾是街道下属东吴贸易公司经理。“公司旗下有商场、饭店、加工厂、养护队等8个实体,一年上缴几十万元利润。”那时的她,意气风发,是个“经商能人”。
  1996年9月的一次调任,成为了王良玉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命运转折。她突然接到组织任命,要她出任桃花坞街道精神病工疗站站长,她整个懵了。那时的桃花坞精神病工疗站是苏州市第二家街道工疗站,监护着辖区400多名病人。初到工疗站,王良玉大吃一惊,几十个病人挤在阴暗肮脏的院子里,病人治疗、监护不到位,站里经济青黄不接,整个工疗站帐面只剩下了76元钱。
  天生要强的王良玉,誓要改变这种状况,给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干出个样子来,让人看看我的本事。”接手工疗站后,王良玉多方联系桃花坞街道等部门,亲自带队,帮忙拉砖头、加水泥,马上对工疗站进行了简单的改造,院子里除去杂草、铺上水泥地砖,办公用房、康复病房等划分清楚,并建起了简易的厕所。同时,王良玉还带领康复员在空地上栽种了月月红、竹夹桃、美人蕉等花草树木。多番努力后,工疗站焕然一新,给了康复员一个干干净净的“家”。
  从一个贸易公司的老总到精神病人工疗站站长,王良玉顺利地完成了角色转换。在工疗站精神病人心目中,她是他们的“特殊家长”。 作为工疗站站长,她真正地将精神病人当作家人看待,呵护着每一个病员,教育他们做事、懂事,也鼓励他们主动去关心他人。“他们是康复员,有时候又像小孩子一样要去哄,有时候又要你当他是正常人一样去尊重。”
  倾心服务—
  “聊斋屋”变“善爱之家” 悉心照料温暖病人
  为走进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王良玉狠下功夫,费尽心血。她坚持每天一上班为就对各位病人的言行和举止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观察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将其与发病情况进行对照,总结发病规律和病症特点,久而久之,王良玉练就了一眼就能辨别病人是否将会发病的火眼金睛,扫除了和病人交流时的心里障碍。
  “要想彻底赢得他们的信任,还得把他们真正放在心里。”她努力让病人在工疗站体会到家的温暖,有了困难有地方倾诉,有人能伸出援助。过年了,放假了,王良玉更不会闲着。病人放假了,她就忙着一家家走访。哪个容易忘记按时服药的,哪个最近感冒还没有好,哪个家里出了麻烦,哪一个可以替他申请困难补助,哪个家属对病人产生了厌弃心理,哪个单位改制了需要重新确定生活保障……每一个病人的情况,王良玉都了如指掌,并时时放在心上,尽可能地为他们做更多事,争取更多的利益,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安心、静心地在工疗站接受治疗。
岑庭孝抄摘于中国江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23 20:09 , Processed in 0.06387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