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720|回复: 0

[案例] 优秀案例:儿童历奇小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怪咖刘怡洁 于 2013-3-7 09:41 编辑 9 Y9 O, x4 k; r$ M

" e1 ?- L" h8 r, N
和困难说再见
                                                                ——儿童历奇小组
# {1 P5 i% U+ W5 Y- {一、小组的基本情况 2 f- r3 t8 |8 ]! D- D$ H
(一)小组名称:”和困难说再见”儿童历奇小组 . o* x4 b) d( o& E
(二)小组服务对象:社区内8—10岁儿童 ) z' V( P2 R/ z8 _9 K: T) X
(三)小组人数:11人
  ^& R6 Z2 L# y) O3 ^2 k2 y0 w# y5 h(四)小组时间:2010年3月20日至 2010年4月10日 # L/ G5 `$ j. ?/ I4 y5 {
(五)工作员姓名:陈璐、黄思俊
& ]: \- `2 P& B
6 ?  h! O# e3 s/ |2 y6 @二、小组目标:帮助儿童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8 a* m4 J$ N3 Z7 \1 ^9 c
& F" G4 S( q) a: B% A' b: A5 z
三、小组的背景:日益复杂和竞争的社会,价值的多元、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儿童在学校、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学业问题、人际问题、行为问题等,都对他们的抗逆力提出了挑战,抗逆力已经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了解儿童抗逆力的本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仅对他们顺利地进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而且能促进他们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为他们健康成长与终身的幸福奠定基础。本次的小组针对抗逆力的一个方面“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培养,从小目标入手,提升儿童的抗逆力。
四、小组的分析:活动的开展是在一个中低收入家庭为主的社区,在父母忙于生计的时候,对儿童的关注不足,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正确的外部指引是很重要的。根据场地和活动所能到达效果最大化的因素考虑,本次小组设定为封闭性小组;根据儿童的时间考虑小组的频次为每周一次;而组成的成员主要是社区儿童;按照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儿童控制在8—10岁;考虑到活动需要大量的运动,所以需在小组招募中注重组员的健康情况。 ' B( l+ \8 n- m9 l! F

9 w. j( Z* W; e五、小组理念 ! T  q4 K# S2 v7 C8 t) G
    (一)学习模式:经验学习法由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所提倡,认为学习结果不单是答案,还有其寻找答案的历程,在整个过程中复生的都是经验,在生活中有着很多从不同过程得到的经验,但不是所有经验都有用,有用的经验是指在经验产生的过程中经历了思考,有价值。因此经验是人类成长的动力,也是影响个体能否适应未来生活的源头。儿童历奇是建立在此种方法之上,注重的是主动性和资源寻找的过程,得出的答案会容易接受,鼓励儿童在这种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反思。
/ a6 x9 I/ C+ Z4 @! u# ?    (二)团体动力论:是利用科学方法,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加以研究实践的理论。理论中发现,团体里每个个体出现的反应、行为、心态、感受,不论处于任何环境或在个体的情感内,也会形成一种动力影响着团体里的所有成员,而这种动力也是推动者团体进步或退步的主要因素。在小组中,组员的每一次经历的过程,是在一个团体中出现,那么在产生某种经验之后会进行强化和推动。 ( M1 X/ ^: z( U( i4 l- a
    (三)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小组的过程中,注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潜能的发挥。
! c5 u* U6 D% R9 B4 D) m, |. c, q2 c" M: G
六、小组过程:
(一)小组计划
第一节    3月20 日15:00—16:30
9 d% M0 J* k8 A  目标:初步发现儿童潜能和儿童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7 ]2 Q  \$ ], e3 z
内容; a, _! b& \$ ~/ d" p8 T
流程目的3 z) ~- Z4 x4 O- X# ~9 M: w  w
介绍小组 (5分)
8 W; ^* X$ G+ }3 f. |  f4 I
让组员初步了解小组- T; ?2 k0 R1 T7 n/ ~0 W5 e* ]5 v# w
相互认识的游戏—超光速飞行(15分)
组员之间相互认识、同时游戏需要速度的挑战,初步了解儿童面对困难的态度% u9 i3 q) Q3 X) S
与组员一起制定小组规则(10分)& m. {5 ^+ a5 F3 O. [0 Q
共同制定规则,促使组员守约
0 u/ P1 u, J( ]  r& l0 L
历奇游戏——摘葡萄(45分) ; a9 Z. b) K0 c
游戏共挑战两次,给予组员充分的时间讨论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 g, s8 t1 \( \
通过在历奇游戏中组员的表现初步了解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同时在小组中,组员之间进行分工,了解组员的潜能。
# a  Y, {: P& o0 P/ a; {
分享和总结(15分) ! s. i) E6 H  @- z" V. o: G# E) O" [) I
1. 为什么有些人摘不到葡萄就放弃了呢? 2.活动中其他人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呢?
; Z% W+ F: J1 @7 u6 u5 ?! g% D( {3.如果自己遇到困难,将会怎么办?

5 W0 e$ K& f* H# C
通过活动的分享,让组员回顾小组的过程,重述小组中的经验,掌握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同时,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困难,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积极面对又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组员共同分析,增强组员的参与动机。
2 F$ \4 N6 n3 n9 R4 {4 @3 z9 ?
第二节   3月27日   15:00—16:30 4 \! ]4 R; U+ F( g" q
  目标:帮助寻找面对困难的正确的态度。

$ A5 C: E9 Y" \! M, Q
内容
) A0 W2 p- ^# K$ j
流程目的- U; O* R: [0 w* f4 U/ I
回顾上节的内容(5分)
2 y& w; H0 m" g7 u1 M) X' c
强化之前的经验
6 J7 p/ D8 x+ O+ b

3 u' k7 w( W- C3 y" e2 U( [/ f4 b热身游戏——传染病(15分)
. Q$ _, Y3 v" J
活跃气氛,同时引出本节内容,当你遇到困难时,消极的对待就像一个传染源一样,会越来越消极,相反积极对待,就会觉得困难很容易。
1 x3 P; f9 P  F  P' d6 _
案例的讨论环节(10分)
$ F/ [" ~# B7 e2 l5 y/ w
认识困难是什么,同时大家可以讨论在遇到案例中给到的困难时,会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 c9 J/ {5 A' a8 r0 G
$ ~& U+ N) \5 m
历奇游戏——鸡在哪里(45分)
0 h6 Q* t- l0 S  j  t
  I" h$ I! H+ C/ t! y1 f1 d
# Z+ E) Z% n9 O
在蒙眼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本身是否勇敢的在黑暗中进行游戏就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勇敢的面对这个第一困难,在集体的力量下战胜了困难,这是一种面对困难的方式。
/ X# O5 {5 e# {" b9 K$ c
分享和总结(15分)
9 P& G- r7 u* s1 m6 }1 |1.开始的时候,你是有想过不玩这个游戏,是什么原因呢?
: Y% N# V9 d0 O. b0 h& f2.当你和大家一起来面对困难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4 e# `' f3 A9 G  J; E
通过分享感受,让组员感受到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是大家认为正确的解决方式,那么在又遇到困难时,是不是能够继续借鉴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4 e+ t% ?' y' x( @$ v. O6 c- g
第三节    4月3 日   15:00—16:30 6 i/ c% v, O  `5 c# V/ u
  目标:充分认识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进而提升组员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

  b8 M/ _+ V  B; b- O3 p
内容. s2 Y$ p; I3 I4 g# P
流程目的& x1 G( T* F0 S  q
回顾上节的内容,同时对小组规则进行重述(5分)5 s8 t5 n8 g4 s$ q* c
强化之前的经验,整顿小组组员秩序。
9 e, o+ l1 [7 r7 w4 H) j
7 C$ x- q2 L# I0 Q
热身游戏——毛毛虫(15分)

# j" o8 y/ b6 F- h
这个热身游戏是合作进行的,在合作的过程中,让组员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队伍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升组员的自信。
0 d: r2 i6 m; X1 C0 _$ E( S
情境模拟(15分) % _& ?# i* K7 Z6 R9 f0 D$ S
给予情境,当其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3 S# N3 L, [( _
通过情境的模拟,让组员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够解决困难,同时也能帮助他人解决。
- g- ~# b! v' C" L% U( m  ?
- ]: N& l+ D& t
历奇游戏——解救玩偶(40分)

+ v$ ?0 T( \, s; s6 X3 i5 F
解救玩偶,已经不单单是组员在解救的过程中自己遇到困难需要解决,同时要帮助玩偶逃出困难,在游戏中,组员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准备。发现和运用领袖能力。& {/ s1 k' |1 w) Z+ E
  • 总结和分享(15分)
    . O1 y& c6 ]! u# }' Y: G5 Z在这个小团队中,你觉得你的角色是什么?
    7 _0 B/ Z, W- M" {" i7 A7 E当自己遇到困难和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需要怎么做?

    - N5 c5 j  P( l" `: G! A( I5 K
& l! E% u# e( o: g* r8 `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是不是能够帮助到他,通过分享提升组员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
' O+ R# f* i; d. X
( y; F( P# J  K  R
% c) f- q" B7 w0 s1 I9 D
第四节    4月10 日   15:00—16:30 3 Z8 M# ^) d! ]! P
  目标:帮助组员将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的办法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 o" D9 ?4 {% V3 d4 n) H
内容; |& ^' X5 T9 e7 }2 E7 [0 S
流程目的
5 U8 p- R& y! F- n4 j
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回顾,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规则(5分)7 \8 }% Q- F% Y0 ?. p: }0 _6 G
整理之前大家的经验,进行强化
7 K9 b. m0 Z5 |
历奇游戏——定向比赛(60分) 5 F+ F  t3 ~$ [0 u
简介:障碍寻找物品,通过指示,和需要的联络人进行沟通,回答问题来进入下一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最终得到物品。
6 Y$ \* a& N/ k9 G  l9 v/ m3 D
通过分组竞赛挑战困难的时候,运用之前所经历过的内容,将活动中所掌握的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方法运动具体的生活当中。从内心深处让组员接受正确的方法和为组员建立一个正确的思考模式,提升自信心。
; K1 E% d1 ]+ D4 Z
  • 分享、总结(20) 1 d9 k  f. v4 }! v" H
    在小组中,你知道了什么? ' ~; Z9 N, q- {
    如果你遇到困难,你将怎么解决? # s7 L* E! @. q1 J
    你有没有信心帮助到其他有困难的人?
    , o8 J  Q0 p' }, A3 [
6 A) }# X/ {3 u+ q' A* z
通过分享和总结,了解组员经历过小组后的改变。
& w! n( S8 Y1 }' C
填写意见反馈表(5分)) m2 `# j6 T& A4 r
了解组员对小组内容的掌握和评价
0 d: ~% `" M$ u4 G4 l

( ^& ^( M% k1 R7 Q(二)小组的发展状况
; a+ L4 p( F4 m: _, B. p    小组活动的初期,小组组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生疏的,组员之间没有信任的关系,在活动的过程中,组员显得有些拘谨,参与活动的时候不是很活跃,通过相互认识,组员清楚了互相的名字,之间的交谈并不多,在进行第一个历奇游戏的时候,分组进行,组员之间并不是会照顾到其他人,只是自己在想办法,或者是胆大一点的组员,希望别人协助到他,所以在第一个历奇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工作员和组员共同建立了小组的规则,所以组员更多的是按照规则进行活动,没有一些发挥,在分享的环节并不愿意更多分享自己的感受,处在一个试探期。
) n0 @2 H- s4 y" n  n% n    小组活动的中期,儿童发展的一个特性是比较单纯和不过多思考利益关系,所以组员能够在活动中较快的建立关系,在第二节的热身游戏中,就已经开始活跃的参与进来,并且会有一些组员在挑战蒙眼游戏的时候,给予一些组员帮助,在第三节时,就能够合作进行游戏。但是在这一阶段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组员,如果活动中过于活跃和过于沉默的组员,过于活跃的组员在游戏的时候会不遵守规则,而过于沉默的组员又是不愿意参与进来,或者是勉强的参与进来,这与服务对象和工作员之间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在小组中期,服务对象是和工作员建立关系和参与活动获得自身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于一部分特殊的服务对象,工作员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达到小组的平衡。 / v3 E" ^5 [9 n( P
    小组活动的后期,小组最后一节进行总结性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小组组员是否在这个小组中得到了成长或改变的考验,在这个小组的后期,小组的成员已经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到最后的活动中,并且能够运用这次小组中的内容,这一点是让工作员感到欣慰的。
# P' {3 F! a! `: r+ g  ~) \3 h
0 @7 R* G2 \9 F: r: |七、案例评估
& C6 Y$ O% r( s: w. {    本次小组的评估分为小组评估方法结果分析和目标评估进行的。 + j4 _9 U! f0 Z) m3 c! S
    通过小组评估方法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小组共有四节,参与人数为11人,总体参与为43人次,出席率达到97.7%。 & d' Q$ S% [9 X
    通过小组目标评估可以得到,小组的目标在于帮助儿童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一)在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的目标上,它本身是历奇的一个特性,历奇活动的本身就具有这个性质,是挑战困难和刺激的活动,来思考出解决的办法,所以在整个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就是能够体现这个目标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不愿意参与活动到后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都是战胜困难的过程。困难是一直存在的,应对的态度如果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二)在认识自身潜能这个目标上,小组活动中,设置的是合作的内容,在每一个挑战要进行时,需要发挥不同的特点,包括擅长沟通、擅长组织等等,在每一节中对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都是锻炼的过程,小组成员在参与小组活动的同时,对这些潜能不断的发挥,工作员进行鼓励,在小组结束之后,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8 e& p1 t6 d- l: D7 e2 i* j
$ W0 q0 E( P( H; J) m5 X3 o. b八、专业反思  
( C# ?# t) x8 v  l# ]+ w(一)体验模式的学习 0 `4 }# j. N% X8 h$ D3 e* @5 k3 R
    埃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时6—12岁为学龄期,其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历奇本身的特性为体验和刺激,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儿童更能认同自己所得到的经验。那么通过历奇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各方面的培养,是一个适合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模式。 9 K8 c2 i2 d7 r, S  c" W' T& O
(二)注重改变的转机和历程
4 e' N7 Y, Y' S% M0 S- G    在历奇的过程中,组员会面对问题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在工作员眼中应该是一个改变的转机,如何利用这个转机是组员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在小组历奇活动中为小组提供面对挑战与危机时的安全环境、支持气氛及正面的榜样,那么这个转机就能够起到催化个人成长的作用,同时在经历的过程中让组员有机会学习与人相处及沟通。 " z) `& U' Q3 H4 E- p
(三)注重特别组员,进行持续跟进 + p. T$ L" R; V8 A0 D
    1. 在小组中,会有部分组员游离于小组之外,这种情况是儿童类服务经常会出现的状况,一些组员既不离开小组,也不积极的参与进去,带领的工作员为考虑到整体的活动,并不能完全把精力集中在个别组员身上。这种问题的解决要把注意力放在活动之后,工作员要主动和活动中出现这种状况的组员进行跟进,了解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通常会因为是不愿意参加小组、参加了但觉得活动不敢兴趣或者是羞于与人合作和交往等,这几种情况的存在,都需要社会工作在了解之后作出妥善的处理。
* z1 r$ g7 ?* d/ u- V- V    2. 存在一些故意捣乱的行为,即组员表现的异常积极,对所有需要表现的环节都要求给予机会,如果机会落到他人身上,他就会不配合活动,做出搞怪行为等继续的引起你的注意。这种情况一般是比较难解决的,儿童的表现欲较强或者是很希望他人注意,需要特别关注这样的组员,才能够对其的自尊心不造成伤害。同时工作员在活动过后需要特别的跟进了解,对这些状况的存在与组员的家长共同来解决。
(四)工作员权威的运用和体现  
8 `' f- |, y1 o    在小组的过程中,会有不遵守规则的组员,经过工作员的提醒之后,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进行,那么此时社会工作需充分的运用工作的权威,而且需注意言出必行,设置一些以儿童自身出发一些规则,在其不能遵守时,按照这些规则进行处理,无视和无限的包容会造成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  + [& P# r, T0 ~- L4 `4 l
(五)工作员的真诚和尊重
    儿童类小组中,不需过多的考虑利益关系,给儿童足够的真诚,在小组中对儿童的尊重,工作员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对待儿童是小组内工作员和组员建立关系的重要因素,儿童期对平等的需求很高,当你适当的运用权威时,注意平等和真诚,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你的尊重。! M3 Q- p  U- q6 R" t
(六)儿童档案的建立 6 {/ A9 E: M2 V+ ]- @# c
    在开展每一个活动时,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效果的显现并不是一个活动可以有个质的飞跃,在活动中,工作员通过活动组员的参与建立儿童的档案,包括儿童基本信息、性格、表现,在和组员的交往中,可以对组员的发展进行评估,同时儿童档案的建立,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儿童的实际需要,提供更加适合儿童发展的服务。 + C: L% h/ I  p/ U7 H1 N+ F
1 D9 X9 p. B! ^5 r% O* I) L, z) k& H
九、参考文献
& u6 t* t( L4 N+ [! I9 @  n[1] 杨成.历奇教育.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 r4 n8 C2 Z" f4 a" A[2] 戴维斯.体验式学习——角色拓展教法100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 p9 U% X3 _( u. ^' y& S4 o8 U

6 N- t( C+ D+ K* ]+ x( v+ a十、作者简介 6 M/ K2 f1 A6 b4 x
陈璐,25岁,现所属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2009年6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市妇联福田区景田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从事儿童及义工服务。 / w) |. i) x$ f0 V2 C6 X
服务心得:用真诚的心态与每一个服务对象相处,包容、接纳,你会发现用生命建立的生命会更有力量、更加精彩。

+ H  ~. C' l& a/ s, g3 P.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9-18 09:14 , Processed in 0.07578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