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09|回复: 0

[理论模式] 小组工作基础理论:交流分析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表人物:波恩% l& ~+ x/ K( \' A( |
    1910年/出生于加拿大,父亲和他都是医生。
% f. v2 Q: R4 B# B+ G( D$ G
    1919年/父亲因肺结核去世。9 ^  l3 n$ b- i! t% Z9 a
    1943年/担任美国军队的神经科医师,开始用团体式的心理治疗法。) k4 d( Y- ?8 h6 h* k/ y! m- u' [
    1947年/在旧金山和Erikson一起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 s* F  N& T3 a+ ]6 n, p# `
    1955年/向旧金山心理分析协会申请会员资格,但被拒绝。于是他向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定挑战,舍弃过去所受的训练。- c' V& X4 v0 Y% C% G+ ^
    1961年/第一本有关沟通分析的书《心理治疗中的TA》TransactionAnalysisPsychotherapy。9 v6 I8 O5 `! U' z4 J" J# Y
    1964年/《人们玩的游戏》GamesPeoplePlay,TA因此书大为畅销而闻名国际;60年代是TA理论的巅峰时期,到1960年代末期,他的理论几乎全部完成。
$ W3 N0 ~: C& J8 G2 r* x; b9 @
    ITAA的由来/50年代早期,柏恩开始在蒙特娄和旧金山定期举办讲习会。在这些讲习会中,TA逐渐发展成形,到1964年,国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正式在旧金山成立。; t! X) C- t" _" _! z* U9 h
    柏恩发展了“生命脚本”的观念,但是他却在早期脚本的阴影下;他接受了生命早期暗示,隐藏爱意也婉谢温情,除非他感到安全否则他无法解放自己,他追随母亲,两人都在六十岁因冠状动脉拴塞去世。
  W# ]$ Y" S1 E
理论内容:; A# [  `6 Q; q" B$ [9 m% E7 S
    交流分析理论是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其三个基本假设为:每一个新生儿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早期便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7 c; c+ t2 X3 r+ e! Z
    波恩认为,我们的人格结构存在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儿童自我时,是以某个早年经验到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父母自我时,是以曾经经验到的父母的方式应对眼前;成人自我时,以一种经过思考,较理性的方式应对眼前。每个人三种状态的比例不同。
5 A# c, d) `, l/ X/ I: E# g
    波恩总结了三种交流的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2 ?) i+ e' _, O3 {5 H* j2 G3 R3 ]% B
    互补型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一种为人们所预期的反应。刺激与反应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种状态发出邀请,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应。如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成人对成人。: F" I* o) g+ @: k0 I
    交叉型也叫交错型交流,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当对话被打断或交错时,沟通会停止(通常是暂时的),继之而来的是新的或不一样的沟通。
0 O- {( M7 P  i) Z; o
    隐含型也叫“暧昧型”交流,它通常包括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传达的是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信息,及另一个隐藏的、心理层次的信息。这种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 c8 h/ y) w8 Q0 T6 d* O
    交流理论分析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y) D( t, g4 t" V6 {5 m+ H
    “我不好-你好”型。这是抑郁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这种态度通常源于幼年,幼时弱小、无助的感觉固着下来,没有随着长大成熟而改变。% @8 d$ D/ _+ |  @! f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孩子开始走路的时候,“被人照看”的生活已经结束。这种态度的儿童的成人意识便停止发育。长大成人后,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最终可能在一种极端退缩的状态下了结一生。
& P( P! n7 @$ c$ S7 ?% j1 W
    “我好-你不好”型。这是怀疑和独断的态度。长期被父母虐待、侮辱的孩子通常会转向这种态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反抗。持这种态度的人往往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7 f/ M5 S6 Q2 `: g( w- i
    “我好-你也好”型。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波恩认为前面三种态度常常依赖于情感,容易引发心理不适。这种态度则依赖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置于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你也好”的态度。由于现实生活的重重限制,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形成这种健康的态度。但是,一个充分解放了个人的成人意识的人,接受这种“我好-你也好”态度的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 \) Y  `4 [, M( r: Z6 L
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 P# u" H8 u7 j: V
    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
) x; k: u2 ]8 _% E& H/ H$ R& ]
    2、交流分析理论中对个人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6 @8 \  Y' d/ _. r9 ^1 ^9 Q
    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1 r2 T0 L6 _! a% [
    4、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觉察,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 W6 {3 V; ~- X. p9 f! J$ I8 k!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17 13:54 , Processed in 0.06415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