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此一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能活动的历程,他的前瞻性理论,加速了近代人类各领域的发展,并引导出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纪。
5 z7 ~; W! W" }" U$ R3 f; g+ x 1915年,皮亚杰获得纳沙特尔大学生物学学士的学位,之后三年,他还攻读了哲学、科学的课程;1918年,当时年仅22岁的皮亚杰,即以一篇关于研究软件动物的论文,获得了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的学位。这段期间内,皮亚杰思想上的主要发展,在于哲学观念的逐渐成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皮亚杰来到苏黎世一个心理实验室内做事,这里的工作使他获得了和实验心理学相关的丰富知识;1919年,皮亚杰到巴黎求学,这段期间促使皮亚杰真正的进入了心理学的领域;他在巴黎大学研修心理病理学及科学哲学,并且在1921年担任西蒙的助手,在比奈实验室内工作,并负责将英国心理学家伯特的「推理测验」标准化。1921皮亚杰被聘为卢梭学院的研究部主任,并回国就任。 . b4 b4 f- H h$ ?: u
皮亚杰,1896年8月9日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皮亚杰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主要是研究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学。由于皮亚杰的父亲所学的是人文领域,所以他十分重视皮亚杰的科学观念,更着重于培养皮亚杰对于事实的讲求与爱好;皮亚杰的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她坚持让皮亚杰接受严格的宗教训练,并且为皮亚杰选择了一位对哲学颇有研究的教父-科努特。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皮亚杰有机会去接触与思考有关哲学和科学的知识,进而发展出一套属于皮亚杰他自己独到的思想与见解。
7 W% N o. z4 f0 B$ T3 w5 b8 s 1930年代是皮亚杰忙碌的十年,他将卢梭学院由私立的学校升为日内瓦大学的附属组织。皮亚杰还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局长,这样的条件,使得皮亚杰之后便于将他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推及整个欧洲,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40年代,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及心理实验室主任,并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主席、创办“瑞士心理学”杂志。皮亚杰并与他著名的学生英海尔德共同发表了关于儿童的数字、空间、因果、几何、逻辑、时间的著作。此时,皮亚杰对于发生认知论的理论观念更为成熟及稳固,并总结了他个人三十多年来的研究,出版了「发生认知论导论」。
- t7 i! b) B+ V" j6 {7 Z6 B1 S: { 1954年,皮亚杰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并创立「国际科学心理学 联合会」,担任主席。隔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创立了「国际发生认知论中心」,学术界常常将他们称之为「日内瓦学派」,其宗旨在于传播及发展发生认知论。皮亚杰于1967年所发表的“生物学与认知”,可以说是总结了他一生从事研究工作的心血;皮亚杰并于1972年撰写了”教育的权利”一文,主张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于让儿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使每个儿童都能有完善的人格。 6 o. S: T" f8 }! G
皮亚杰晚年自职位上退休后,回到瑞士的山上静养;但是皮亚杰并没有因为退休而放弃研究工作,他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发生认知论」-将哲学基础的认知论建立在科学之上。皮亚杰的著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座丰富的宝库,他一生中共发表了五十多本著作,撰写的文章更是多不胜数。自1936年起,皮亚杰一共荣获了三十多个全球各地的大学及学术团体所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更负责主持多项重要国际联合的会议、组织与团体,他一生中所得到的大大小小奖项不计其数,更于1969年获颁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得了心理学界殊荣-爱德华.李.桑代克奖。而皮亚杰一生的贡献并不止于心理学,他的理论对于现今的哲学、教育学、人工智能的发展……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皮亚杰,这位二十世纪的伟人,于1980年9月16日在日内瓦与世长辞,享年84岁。
) ^4 v2 h$ _- u- w9 t 理论简介:( D0 W9 M$ W& \ w$ W
' B+ C8 b: @2 f6 J, l一、几个主要概念
& Q: {* b. W/ i( R& l4 I4 O! ~4 K
& M$ G+ d3 d7 U5 t7 b, _(一)智力
5 E9 T- Y/ u* P$ a' X : a( M/ N5 M# m& G
在比纳实验室工作期间,皮亚杰认识到"智力"不可能和儿童正确回答的那种测验题目相等,因而他从根本上反对根据在一份所谓的智力测验卷上正确回答的题目数来定义智力。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智慧行为是一个生物体本身在现存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适合于其生存条件的行为。换句话说,智慧就是生物体能最有效地应付环境,在客观现实条件下创造最佳生存条件的品质、能力。这样一种观点充分体现了生物进化"适者生存"的思想。皮亚杰在从事心理学研究之前是一个生物学博士,因而在日后的儿童智力发展研究中,他总是力图把生物学与认识论二者沟通起来。正是从生物学的观点出来,皮亚杰认为智慧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即人的智慧是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9 Y" y! G8 m% O
5 W+ J# `4 F$ n3 X7 c; }8 ~% U
(二)图式(schema)( W3 ?4 f) J, n j
" R3 e7 J( B* @- R7 x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智慧(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凡在行动可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图式”。简单地说: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4 _& q; L9 Q9 u& ]+ j
- I9 n( r' X; }4 V a$ N; q
(三)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odation,又称调节)?
' J/ o# e* d `& ] O, z; ]: H 5 }1 z1 U M/ t+ @) ?+ H5 k4 g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用于解释儿童图式的发展或智力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也可以说,同化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 y- _: ]: ~% ]0 V0 l V$ Z9 k
3 a8 q: x/ U+ F5 N7 q- E* ~(四)运算(Operation)$ b! i) |3 L( T6 ~& N0 u% C( H
运算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在这里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
0 ^5 ~1 @" e. F5 V% s) t3 Y5 M 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 J3 L( o- `: h" M 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
1 i8 u7 O$ W0 e0 X3 e. |* w
1 _' k0 ~/ `. e6 D+ m' A- P 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 y0 s4 T$ z3 p4 n( j
4 _$ v5 y! Z5 W# Y; H& F& `' d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 M V3 V x% ~) ^( a0 u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
3 j& E+ K' Z; I2 A( o) ~" @ 4、运算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5 }) i. r& W/ a' [* e$ [
2 w6 Y0 f) m" @% \ m. O二、儿童智力发展阶段7 Y" Q" B4 I, k# e
, N7 j9 S9 s* i( D/ z1 \(一)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 r# @" f$ z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
" Z3 T( q0 ~9 K* G4 L& e4 u 8 E, J+ o2 A Z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q( R# i& k0 O& [$ I& I/ \2 V+ j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在质方面有了新的飞跃。 # E4 z, Q) \; T, D& }' c
- q6 k" G k, ?5 i* C9 `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 k+ ^: w8 u+ L- t
以儿童出现了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为标志,儿童智?力进入运算阶段,首先是具体运算阶段。只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不能利用语言、文字陈述的事物和过程为基础来运算 + ~8 d. w* e4 W8 Y* T, E
! \3 p% x% o1 o; p(四)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 m3 L. m% J8 y2 K
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 D9 W/ l1 \% |7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