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试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不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R1 o2 t. ?7 F2 ~' J4 J
2012年08月16日 09:32来源:大河报 # V) a9 b) z2 ?1 g7 u
& Q% Z: ^2 `# K' c# g
五类社会组织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S% y3 q; D" l- K! r
* S0 E7 k2 j8 l5 D- p! N7 I% E! Z% ~+ B 郑州市率先试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不再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心提示
% H/ k/ Q/ W: P+ c4 b& P
5 w( c9 D. b9 U F8 @ 成立民间组织必须找个挂靠的“婆家”,然后才能登记成立,这既是中国特色,也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如此门槛,让许多民间组织无法叩开登记注册的大门。不过这一局面在郑州有望得到改善。% E/ ]6 D. `9 ~
! j% o- n5 t8 p# ?1 ]
昨日,郑州市出台《关于对部分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公益慈善等五类社会组织可以不用再经行业主管单位审批,直接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民间组织的注册门槛可以说降低了一半。
* ~, y7 d8 p7 z" |
" B7 z( n, J7 q- j) `5 W 现状% E y/ H7 P, s1 G5 |3 V2 o
) f5 i4 q( U7 Y( W I' u* f2 ^
成立易登记难,民间组织难获合法身份
8 N) X% ^1 D q8 v! } " n8 z. g% i# c7 K
7月份对郑州市荣华社区的周树枝来说是个好月份,她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老妈妈服务队”终于在南阳新村办事处的支持下,得以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此前的16年间,她们一直没有合法的身份。, W2 P/ }, G& R8 r: {9 O
% `/ R5 u1 o" @ 1996年,周树枝老人看到自己所在的肉联社区(现为荣华社区)环境差、卫生脏、治安乱、邻里不合等现象,就组织了12名离退休老人组成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展开义务活动。时至今日,周树枝的队伍已经扩展到208人,而且有了响亮的名字——“老妈妈服务队”,业务也扩展到缝被子、当协管、搞帮扶、种花草等,为办事处甚至全市贫、困、残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尽管如此,她们一直没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上个月,在南阳新村办事处的帮助和督促下,老妈妈服务队正式向民政部门递交了登记注册材料。“如果不出意外,下个月我们就能拿到登记手续了。”周树枝高兴地说。; P$ q) G; m: x: J
( [+ q; p2 ]. p
类似“老妈妈服务队”这样深受社会肯定但却无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还有很多。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社工科科长,绿城社工服务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陈骋告诉记者:“我省至少有上千家志愿者组织没有注册登记,找不到主管单位是主因之一。”, E) o) D0 x: b3 k, b; Y; N$ J5 w
7 J3 v2 q4 j" o! {: P
新规
: }- ?. G# i z- b" d; ~7 u
- l+ v2 c7 M2 U4 T 试行直接登记,五类组织不用再找“婆家”; G8 j5 ?& u& y3 a# L% P
+ y7 {7 @: A+ E8 F! o3 A 据了解,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其中均规定,社会组织要获得“合法身份”,须先获得所在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到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是一直饱受诟病的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其结果是,有关部门为了避免承担责任而不愿意成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大量民间组织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得不到认可和支持,面临生存困境。
0 p" b$ f; l1 X* D: V
: E. M3 F, E8 u! [' q 昨日郑州市出台的《意见》,有望给民间组织吹来一阵“化冰”的暖风。《意见》规定,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福利类组织、社会服务类组织、工商经济类行业协会以及业务范围宽泛、业务主管单位不明确、无须行政许可的社会组织,可不用获得行业业务主管部门审批,直接由民政部门进行登记。% a7 `" O/ W/ ]* l- x k
% \. v/ [* F6 a% o 对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按照业务主管和登记一体化管理,具体负责社会组织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无须特定部门行政许可的,原则上由民政部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采取业务主管和登记一体化管理模式。) d; K6 D$ L7 b/ l$ f" K: ]8 Q' n+ \ Y
- D6 y8 X9 Q4 S0 O- _) }
[登记的流程]( B X! x/ R4 {
6 T8 I5 |, c+ Z! H 1 名称核准——拟定的名称须经民政部门预先核准同意,方可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登记。7 x0 l) S$ `& D0 K# l- T
0 D& L& Y+ n, L2 S4 c, \ q
2 材料受理——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超出民政部门业务主管范围的,由民政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经初审合格或有关部门无异议的,出具行政许可受理书。
& X" {, N/ w' _& C2 g: R) G$ X' k- L
3 登记批准——民政部门对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颁发法人登记证书。因故不予登记的,要向举办人(发起人)说明理由。
5 c, A3 D, Q/ Y) ]" T6 E$ q5 P1 v- d, O! ]
建议, L2 @0 ~/ @* |
3 T( K& U D4 ~) d
修改三条例
* s# H! R# A: g' w k
! ]/ U7 S& A; f j. I, \, P* Q B 才能真正为民间组织松绑/ W0 N) P7 H, g5 t7 y+ Y- B
- D! h; |- g/ m4 q; U 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小政府、大社会,这意味着民间组织在社会中有更大担当,需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9 j9 @. e# T' f1 D: |! _1 P
8 }+ Q8 t8 V, \4 Y& H9 I4 |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在中国,政府还远没有建立起和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甚至在很多时候,政府仍然怀有对社会组织的不信任感。社会管理的理想模式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应当有所不为,必须从大量的公共事务、公共领域中退出,只要可以不管的,哪怕现在管得还不错,也要创造条件让社会去做。”
5 H! Y9 N: N, m5 W4 z/ ]( B5 q1 B9 K$ u3 J7 L
郑州的“破冰”之举是否意味着全省有望为民间组织成立松绑呢?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现行的法规并无变化,河南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仍维持现状。不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展,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同时该意见还赋予了我省先行先试的权力,因此不排除出台类似措施的可能。
! y5 }" d, E; y, ? U4 G- y. }$ c! c6 T. |& B8 f& V, H
河南豫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韬认为,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的根本还是要寄希望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三个条例的修订,修订之后,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才能有法律依据,才能真正实现民间社会组织的“松绑”。) m0 [, C( Y; |1 L: }" w8 A
B/ q9 N6 {9 [" q2 Q2 }/ T- b, H, J+ |" [5 d* d
; m( [. N+ T; R
; S. Z$ R6 h( |! C原文链接:http://hn.ifeng.com/zixun/fengyanguanyu/detail_2012_08/16/291722_0.shtml
$ N+ ?1 N+ s4 k* A e, D-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