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880|回复: 0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案例分析
案例: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景拍戏。李奶奶的三个儿女都很少回来看望她,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作为社工,我们应该如何介入,如何帮助李奶奶呢?/ u+ Q7 G/ p) H9 g
9 h2 r9 H  P9 x: u' d* A
服务方法:
) [" T2 q, b; Y6 O$ v& d
, W# x' |1 @+ x$ c" s5 o/ g
第一步,我们应该进行问题分析。
: E1 N# @. j7 D8 |' j- k一、个人问题。

) X) i/ M  K5 g1 Y! `& b7 P* ?(一)年龄方面。
* l) s7 Z7 p- X8 C7 t. u: N8 r) U(二)身体方面。
8 t5 w0 D' [/ y( G1 N' Z1 Y(三)精神方面。
  b- P) W' Z6 q% f二、家庭问题。
# W& s' V/ [" \! Z2 a
案主与子女间缺乏亲情的交流,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孤单、无聊的感觉和消极的情绪。并且,老伴的去世给案主带来了一种死亡将轮到自己的心理恐惧。
- E) D3 x: D/ O3 v# h- Y三、社会问题。
2 K6 y0 O; G2 X* ^. L
(一)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 D5 w( H  e' L+ _2 `" p- E. Q+ J$ M(二)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上述消极原因更加加重。
! t4 |( a; x/ |6 j% L: y(三)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1 O# y% K) s& d  C- _4 P/ ~# h

' b5 C+ \( R' E第二步:介入与干预
& }  A$ s  R3 U' S4 P* }/ n1 @一、约定阶段。
. I* d) q, D2 p1 @! V9 \$ i+ Q) o- J, T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O4 i9 |1 e% T# C
(二)评估途径。+ d4 k2 H6 D# n- t  t
(三)初步评估的结果。1 g' L2 ~' W1 ?" w" U( B  s
(四)约定阶段注意的事项。8 g+ y, @. u. B6 n  J. h( ~; ]
1、社工在初期阶段要特别注意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消除案主可能存在的抵触心理。2、社会工作者应在初期阶段对案主和案主等人阐明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专业的手段和技巧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群体的科学。且社会工作者本身是会遵循保密、平等、尊重和接纳等原则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9 c+ n- U6 I5 s4 ^" k' `5 z$ X2 W8 r
二、评估问题。

- n! I5 F3 ^! z# @) \9 j" _(一)收集资料。' {4 U  y. S6 Q% V& {( r' [8 H
(二)理论分析。* M  ~) }7 R, a  ~& s, J" X$ K
1、在案例中,案主因丧偶,子女不在身边,便会产生“老年空巢综合症”。因而我们社工要加强案主与家人、外界的联系,增强案主的生活积极性,帮助案主找回积极的人生。2、对于老年人问题主要按照生命阶段把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70岁)、中龄老年人(70-80岁)、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案主82岁,属于高龄老年人,因而我们社工要更注意案主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方面的给予。3、社会角色的失调会对人们造成打击和压力。案例中,案主原本生活在正常家庭,后来子女成家立业离开自己,老伴与世长辞。在这较急剧的变化中,案主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而我们社工应该注意给予案主这方面的帮助,解决社会失调问题。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主要动机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当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挫败感等不良情绪。案主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社工应帮助案主把身体调理好,增加其与家人的接触交流,使老人精神愉快,心理上获得安慰,走出心理问题的困境。5、伯吉斯、哈维格斯特等人的活动理论。在本案例中,案主社会参与变少,从而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消极。因而我们社工注意让案主多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拓展兴趣爱好,把案主闲逸的生活时间安排的饶有乐趣,丰富多彩。6、归因理论。在本案例中,首先,传统文化对案主思维活动、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再加上外界环境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主的行为。其次,案主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亦造就了案主消极的行为。7、ABC理论。社会工作者应对其情绪行为进行调理,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活动、上门心理陪聊,帮助案主转变为正确的生活价值观。8、社会网。在案例中,案主的社会纽带,在老伴的去世、儿女的离开后都相继断裂或变弱,影响了案主对生活的热忱和信心。社工应该帮助案主改善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鼓励案主多与外界接触,重建案主的社会网。
5 n9 m% D# j# Y三、计划及合约。

" D8 Y% q7 J$ M+ M& H1 a8 W(一)制定目标。
$ ?1 j* D2 d  {( }- X(二)具体行动方案。+ l& F4 }  t% R
1、个案会谈。2、社区访谈。3、家庭访谈。4、小组讨论。5、组织案主与子女进行一次交心的会谈。6、组织亲情一日游或者家庭聚餐。7、聘请医生(若有需要时)。8、招募一些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志愿者,为案主提供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开展一些心理游戏活动或者上门进行心理陪聊等。9、与案主去听相关的讲座或者观看相关资料。10、在社区开展老年人活动项目。11、中期评估。
; _* G4 t* b6 u(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 v" k# u8 Q' f% ~9 W6 K
四、工作介入。

# t! L3 l; o+ j6 K0 F  f& U, l; i首先,人具有选择的能力,自我实现的义务,自我决定的权利,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案主的意愿。同时我们要以一种客观,体谅的心态去接受案主的实际情况,与案主一起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案主建立平等、接纳、尊重的价值观。社工应给案主真诚的鼓励和支持,并监督其完成各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社工还要对原工作计划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查补缺漏,及时与案主共同商讨更正,从而使工作的介入达到更好的效果,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 V, c; \- T( Y. i/ f0 x9 l0 ~. }五、评估总结及结案反思。

5 Y: p, A) f, S& R当案主基本上完成了以上的工作计划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社工就开始与案主商讨结案。社工通过和案主,案主的家人的深度访谈,与案主共同总结评估个案,评估报告由社工撰写。同时,社工在结案阶段也要对这一个案例进行反思,总结个案计划和行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2 T# |* ~4 @" p1 h4 {
六、回访。
8 ]# M9 G+ L- \" ~1 |! R
在结案后一定时期内拜访案主及家人,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根据案主的需要和问题的解决情况跟进服务。在这个阶段要注重与案主的分享,强调案主已经取得成绩,鼓励案主,增强案主自信心,帮助案主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案主结案后处理问题的能力。% ]8 q0 h! _3 v3 T0 R" S0 m- p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13 19:10 , Processed in 0.04252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