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29 15:39 编辑 8 M6 V& x; _4 p/ F! ]
; [' o) V, L1 j) [- _4 f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今年,全市将实施社区工作者三年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万名社区工作者,3年全部轮训一遍,旨在培养专业化队伍。此外,今年还将在市、区、街道三个层面,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让草根组织有望通过枢纽型组织直接登记。+ N* R9 `, O& H* c2 `- t8 a' d
3年内社工全部轮训1 h) ] `4 n. f
昨天,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市社会办、社工委主任宋贵伦介绍,今年,北京市将制订并试行《北京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管理、评价、使用、激励办法》,成立北京市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再培育10多家社会工作事务所,要让社会工作者成为专业技术岗位,像医生、工程师一样,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获得合理的待遇、广阔的职业前景。+ L' S5 H$ m, ~4 {
市社会办负责人介绍,社区工作者虽然70%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近几年,还有不少本科生、研究生加盟,但他们所学专业各异,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完善。今年起,全市将实施社区工作者3年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万人,3年全部轮训一遍。2 C8 c$ |: D7 f r& m1 ^* o6 E
另据介绍,目前全市已经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与所在区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同步增长机制,昌平区还为社区工作者核销取暖费。北京城市学院将定向招收30名社区工作者读社会工作专业在职研究生。
2 p/ ^ w% \0 C& w# h“枢纽”帮民间组织登记, F- _/ n+ {! s- `
宋贵伦还表示,将在市、区、街道三个层面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草根组织有望通过枢纽型组织实现“直接登记”。3 J, |$ y. s$ b- [
目前,全市已有红十字会、残联、妇联等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今年,市社会办将再确认一批,使全市枢纽型组织总量达到30家,基本实现对全市近3万家社会组织分类进行日常服务和管理。同时,各区县、街道,也认定110余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初步形成市、区、街道三级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网络。宋贵伦说,今年,社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和创新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 ^! K3 P' H" e) W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公益服务类民间草根组织已能够申请相同领域内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主管部门,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g8 ]& \- }. }" m5 x. X& X社区设点监测百姓心情7 {0 k- j9 B3 E5 ~, P+ n( L
针对老年人、流动人口和残疾人开展心理疏导和照料
% Y/ h( N7 t9 n' J0 b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今年,北京将以“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积极开展社会心态监测、预警和疏导机制研究。/ d! I7 ^( J7 O* p% u2 i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市社会办将在全市部分街道或社区建立心理健康监测点,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及时进行疏导、干预,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系统的心理服务能力培训,使社区社工成为心理知识宣传员、社会舆情信息员和居民心态疏导员。
9 Q' x6 m, v* j% z v0 k0 @! b! d 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还将试点阳光心理学校、聘请心理专家为居民开设阳光心理课堂。1 a5 ^3 P3 a1 ]9 D
此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今年会加强与区县社工委的项目合作,在社区针对老年人、流动人口和残疾群体开展心理疏导和生活照料服务。
1 D* n1 a( q% z1 _+ b+ `& ?作者:魏铭言
# q1 T3 Y2 N7 B+ e% H
# k; ?, }9 {* X# s' W! A: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