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D' c& b+ y/ w2 i; v 同样的技巧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多喝水,如果他们面对的字眼都跟“喝”有关。而当人们眼前闪过爱人的名字,或是与“关照”有关的词如“护士”时,他们会对其他人做出更友善的回应。换句话说,我们常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需要某些东西,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 Z' B4 |/ w
/ Y$ p$ k0 O f& `. j. z- } 其实,早在十年前一篇题为《生命不可承受之自发力》的文章中,耶鲁大学的约翰·巴赫(John Bargh)教授就预言过卡斯特和阿特斯的发现。巴赫把《科学》杂志这次发表的文章称为一座“里程碑”:“《科学》从没发表过如此重要的文章,它在围绕着这类研究的种种怀疑中迈出了长远的一步。”4 R# I; Q) Z! o" A7 o) p: _3 G/ P
, S/ z5 s7 O P) Z: @0 v 但是巴赫教授同时也认为,这块研究领域已经发生了转移,因为种种研究表明,无意识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有意识的感知所进行的。举个例子,在他所进行的研究中,坐在硬椅子上的人在买车砍价的时候会砍得更无情,而当人们手捧一杯热咖啡的时候,他们会比拿着杯冰可乐时更倾向于认为别人很慷慨友善;如果手中拿到的简历是夹在厚实的文件夹里的,面试官会认为这个应聘者比拿着轻飘文件夹的人更认真。 2 r9 \7 V: S) i! i- A2 s( @: {+ N# v2 |3 \5 O3 R' g1 m k+ y
“这些都是人们能活生生感知到的东西——硬椅子、热咖啡——但却没人能意识到自己是受了它们的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发挥作用的方式比那篇文章中提到的还要多。”巴赫说道。; u0 k# g/ i2 s& U7 x
7 t r+ r1 R; @& r1 T# [ 卡斯特认为自己的研究证明了,许多暗示性的广告手法从心理学角度看是非常有效的,尽管有些国家对这种广告明文禁止。比如说,饮料商总会让汽水在海滩、朋友等积极热情的场面中出现,“如果你不断地重复看到这些广告,它就会在你脑中形成一个联系,然后,你的潜意识可能会突然决定:我需要来杯可乐。” 4 j8 [; W' Y) S8 m7 n- N/ P# u, ~) U2 @* m: C. i' J7 m
他同时补充,政策制定者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有毒的环境”的影响了,至少在垃圾食品的问题上如此。把手伸向薯片袋这个动作不能只归咎于“个人的选择”,只要把这类暗示性广告撤销掉,保持饮食健康就会容易得多。; Q9 x9 k9 r7 X7 m( E8 y' O/ N
1 k a7 i" _) C4 \7 S9 u4 O 巴赫和卡斯特都承认,他们的调查已经开始侵蚀到“自由意志”这个概念的存在性了。其实,潜意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个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甚至比有知觉的意识更重要。巴赫认为,潜意识才是所有认知体系的基础。“生活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做决定了,如果没有这种潜意识去自动处理它们,我们随时都会被压垮的。”在卡斯特看来,我们的意识有时就像一个漂浮在宇宙飞船中的游客,很难被控制住,这正是让人觉得无助的地方。“我们最好对自己的潜意识有足够的信心,总的来说,它们还是能够辨别我们的真正需求的,也能引领我们往正确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