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职者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个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语言无疑会增强你的竞争力。那么,在求职面试中要注意哪几类的忌语呢?8 z. {' D# a. v
缺乏自信
/ E' x" M) U) c& V6 |4 @ 这种情况最明显的就是问“你们要几个”,对用人单位来讲,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实力和竞争力:“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给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种典型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于坦诚,或急于得到“兑现”,一见招聘人员就说这么一句,弄得人家无话可说。5 W! Q% \3 m1 e5 r2 N: i/ n! D9 Q
急问待遇
1 ?, B" `) x3 I “你们的待遇怎么样?”谈论报酬待遇,无可厚非,只是要看准时机,一般在双方已有初步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
8 @2 B5 c8 t8 H" w6 x8 u 报有熟人# t: g i' w& U* N
“我认识你们单位的××”,“我和××是同学,关系很不错”,等等。这种话主考官听了会反感,结果往往适得其反。7 B, F' W1 S5 p& E8 ~& B
本末倒置
8 N' z- Q! A. t" d. H 例如一次面试快要结束时,主考官问求职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这位求职者欠了欠身,开始了他的发问:“请问你们的规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这样其实很不合适,易使主考官产生反感。
0 S' d, R: ^ s7 N! _2 ~9 v9 ^ 不当反问
# K, n: }! d7 T$ Q7 j* T 主考官问:“关于工资,你的期望值是多少?”应聘者反问:“你们打算出多少?”这样的反问就很不礼貌,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 H) e, \* a5 o* W% M+ d 拿腔拿调+ O. z% z, O" [, `* ~
有一位从新加坡回国求职的机电工程师,由于在新加坡待了两年,“新加坡腔”比新加坡人还厉害,每句话后面都长长地拖上一个“啦”字,诸如“那是肯定的啦”,半个小时面试下来,考官们被他“啦”得晕头转向,临别时也回敬了他一句:“请回去等消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