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renzhong225.spaces.live.com/blog/cns!4BB12087683A2A39!2048.entry 春节抽空读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等等著作,发现一些地方很有意思。因此逐段摘录一些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 b, g k a) r* I4 ]1。《精神分析的概念与理论》(1963年,P369—371)、《精神分析治愈之道》(P109),发现自体心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虽然1963年时自体心理学还没有真正产生,不过这个概念直接运用到后来完全成熟的自体心理学中。 恰好的挫折的概念来说,里面似乎包含了与比昂的包容概念的许多重合,而比昂在此的文献我看到的大约是1962年(各位知道有更早的可以提示时间),科胡特在1963年的著作中也类似叙述"恰好的挫折"概念: 科胡特的引文,这段引文出现在他1963年的著作中: “中和的心理结构是心灵不可二分的部分,......它的形成来自无数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的内化。 恰到好处挫折......经验的复制(认同)经由内射的机制而建立.......小孩的驱力被父母的禁止阻挡。如果这些禁止是非创伤性的,那么经由无数良性的会议,孩子将摄入父母这种克制驱力的态度。。。。。。。结果,若孩子内射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那他婴儿期驱力就可被一种平静、安抚及关爱的态度驾驭,而不是被一种父母的反攻击态度凌驾,小孩之后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自己的驱力要求。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 比昂在1962年也强调包容,婴儿常常被极端且未调节的情感所淹没,并且会在脸上或哭泣、喃喃自语时传达出来。籍由倾听与观看,照顾的双亲接纳这些感觉,调整它们、转变它们,赋予意义,然后反映给孩子。小孩子最后内化这些过程并且学习到包容自己的情绪,或者说因此(父母的情绪反映)而改变自己的内在情绪经验。 科胡特在此表述的十分清晰,读者这两个概念的类似性不差异性觉得如何?想听听大家意见。 2。科胡特在其《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作了很有建设性的提示,他提示自体心理学可能和古典精神分析或者克莱因学派在当代实践中并不是差异的,而是总结了比较有效的疗效因子。
- \7 s* U6 b0 B8 B1 S9 k* f. y& x
& Q2 f ?5 x( j5 k7 h/ F! s这些疗效因子并不是自体心理学独有的,而是有效的精神分析治疗中都具备的,但差异可能仅仅无意识和有意识例如投射—认同如果作为一种临床过程的客观现象,不单是克莱因学派的专家才会遇见,而自体心理学家也会遇见。在科胡特的分析中,科胡特认为真正起作用的可能不全部是那些诠释的内容,而是诠释内容时候的气氛和治疗师的方式。任何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因子的存在可能比学派理论更加普遍。 8 D" B- F S/ i0 z ]9 l o
美国的Westen在他的论文里也讨论了类似,他将整个治疗归类成八个阶段的临床互动过程。
2 J$ D& L+ u y% T4 O, x. { 如果说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是三个人的俄底浦斯问题,那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就是两个人的客体关系单元,而自体心理学则是针对一个人的自体. 3。科胡特在其《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指出,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自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关门弟子,移民美国的哈特曼创立),科胡特在自体心理学之前更多是自我心理学的成员.客体关系理论对于科胡特的影响要小于自我心理学的观点,特别是自我心理中哈特曼和雅克布森对他的影响. 4。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另外一个澄清是,也就是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的某种关系,"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自体客体关系是一辈子心理生活的要素.......自体心理学也认为在心理学层面上,人不可能从依赖(共生)发展到独立(自主).在我们的观点中,正常的心理生活发展的特征是自体与自体客体间关系本质的概念,而不是自体抛弃自体客体的过程.更特别的是,我们不能用爱之客体(love object)取代自体客体或从自恋过渡到客体爱等等这些观点来理解此一进展过程'(1984年) 如果和客体关系理论相比,自体心理学强调的点接近客体关系温尼科特理论所说的绝对依赖或者说你我未分自恋的点.但自体心理学将此表述为自体终生的核心功能之基础,而非仅仅是早期一个阶段. 5。不过这里有客体关系学家,曾疑问"这是否说自体心理学所认为的人类自体过于脆弱?" 在自体心理学的回答中,自体客体在与自体接触中,自体客体的功能会内化入自体中.如果人生早期的自体发展是健康和质地紧密聚合的,那除非是外在的巨大创造性打击——例如突然丧偶、被长期禁固、冷战时期的间谍性折磨等等,自体才有可能受到严重创伤。& n! `4 P8 y. _) ]
但即使遭遇如此事件,科胡特也还相信只要这个人所受的折磨或打击没有导致这个人精神分裂、神智失常的话,这个人的自体还是有许多康复的资源,并可能在修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好的康复。这可以看出自体心理学所相信的自体并不脆弱。但自体客体的接触对于人是终生需求的.不过只是和客体关系理论的立场视角不一样引起的差异而已。
$ L! w- h" T8 Z! [; l# ~这点在我研究的西藏和缅甸佛教长期隐居闭关者的人身上也得到体现,他们至少三年以上独处闭关中,但良好的作息和一些建构自体与自体客体接触的仪式等等足够调用一个人的内部早期资源,来达到健康心理,甚至获得精神进展。并没有出现在独处之后的精神崩溃.4 B# C! j3 i5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