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笔者慢慢发现,老年人最大的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中,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这些成为支撑他们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不太关注。$ Y) I, p2 T8 m9 x& W; i7 f! @
& O, X* T1 {/ X" f
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养老机构的一些老人往往性格孤僻,不容易相处。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用加倍的爱心、热情和耐心,去温暖老人的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陪伴他们。那么,在探访、陪伴老人时,工作者要掌握哪些技巧呢?8 m% u2 q# e% X6 W" E d" x
5 b2 ], a/ M, P, I3 u
爱心、耐心、细心,用心去交流。工作者的态度要和蔼,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切记不要嫌弃孤寡老人甚至是临终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此外,老人一般都比较唠叨,一件事情可以说很久,对此,工作者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时刻留意老人的变化,如冷、热、咳、渴等,以便能及时处理。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谈话,工作者应近距离俯身与老人交谈,这样老人能得到很好的重视,会感受到来自工作者的平等对待、用心交流。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眼睛,视线不要游走不定,同时也可以摸着老人的手进行交谈。同时,有些老人耳背了,工作者在交流时要大声点,但语气不能生硬、强烈。多数老人说话唠叨、含糊,这时,工作者要善于倾听,要注意观察对方表情和反应,通过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需要。; K) z( k* C! M. G9 H+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