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引起新新人类自杀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而言,这样的行为不应该认定为单纯的自杀行动,也应该包括情绪压力所引起自伤行为或自残行为,更进一步的延伸,攻击行为、忧郁反应亦可以视为广义的自杀行为。为了能够处理青少年的类似行为的发生,我们必须了解可能导致相类似行为发生的因素。进而在面对类似的情况下可以适时给于青少年协助。
' M) @+ P5 r9 \$ m$ }
' b, K0 \/ f4 X8 o: D! @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面向来讨论如何青少年的自杀危机
1 y! n; K4 y) |$ I, D 8 j# j7 F" b6 m# p+ K+ Q1 B7 ]" j
一、青少年自杀的前兆与特征& v! n* H- p; x' o3 f4 H# h7 D1 L
8 K* }. r. M/ P2 G) i, \# t(1)人际、家庭和心理社会特征
, [7 l# L0 O2 H/ z4 p6 ?
2 m& |& T4 V6 F/ ? 儿童或青少年若有人际关系的困难,容易形成具有自杀的念头与行为,特别是在当青少年失去亲人与失去朋友的状况下,加上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够具有自行调适悲伤的能力,若无人发现给予引导与支持,而使得青少年觉得自己被遗弃及没有价值感时,其自身极可能陷入了自杀的危机中。对于青少年所处在的家庭,若发生功能异常或与分裂时,也会形成为青少年自杀因素之一。而就青少年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我们也会发现,缺乏沟通技巧及成就行为极端(高成就、低成就者)的青少年,还有青少年本身所属的团体及个人对于所处时空,有着高度悲观看法。这些人格特征都与自杀行为有不可分的关系。
) ~1 }7 J; Z% H- {. Z 3 Y, c) s( F {5 e
(2)内在与心理特征 a, W0 v1 I4 [( F/ B9 `0 h ` t; Y7 y
/ c, q) T) S1 Y! ^: C忧郁的产生:
, A2 ^# P H0 e) W: P v
/ j' x4 X5 M; D/ o- r 以相关文献所提到的,并非所有青少年自杀个案都有忧郁症状,但是忧郁却是青少年自杀一项重要且普遍的现象。其它心理异常如:焦虑症、强迫行为、敌意和精神病也与青少年自杀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 X; c A" A6 E& S& W! y0 H' X' b8 u ! d, ?. |* O$ x4 |% C; J
冲动与冒险的个性:1 ~3 }0 \; V9 Z! q$ [" h5 _5 s/ k
1 w3 s6 P- N: v0 m, v( Z 冲动的青少年不仅会感受到他人的自杀的冲击,也会对别人对自杀的反应所影响。青少年虽然对于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到矛盾,但是以冲动的习性处理压力,再加上不怕死的反应很容易产生自杀行为。我们会发现,学习如何控制青少年冲动行为便是阻止自杀危机的关键行动。, ~4 [# k! y: H. ^5 L1 H
! Q( `9 N) ~7 j$ Y$ l5 [9 K寂寞:
B; Z% ?4 S3 G$ m/ ~+ | 7 s. ~' c- z2 P8 c2 R
延续前段文章所论,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形成,成肇始于缺发情感的支持与疏离感的形成。而寂寞可视为前者的结果,也可能视为沟通能力的缺乏所致。
e4 N$ {, }$ y8 f- w% s ) O1 ?4 L7 O, c. X$ c
自我形象:5 Q' d% `+ {4 h M) g6 W Y9 n
- N) |. C1 j3 h 自我尊重低、自我观念差和自我无价值是自杀青少年的典型特征,而另一方面在不合理信念的影响下,形成错误的思考型态,如(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常以二分法来思考事情;对于周遭事物的反应僵硬缺乏弹性;高估事情的难度,而无力解决问题,总是认定自己是问题的始作俑者,进而放弃未来),而造成了青少年的行为退缩、个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而错误的思考型态往往会加重青少年自我挫败现象的程度。! [/ D6 k5 g$ T$ Q o. [! J
1 B! s+ [) u1 u$ e8 {
二、青少年自杀辨识与评估策略
0 o6 ]" O7 n$ V8 _& o# N
/ I5 v; S a& G(1)谘商: E, }1 u. ] P: f
/ U |8 U5 r5 H; r( l
谘商可能是最有效的自杀评估方式。谘商的对象包括青少年本身、父母和教师。因为可能自杀的个案恨自己、恨世界且处于情绪的狂飙期,所以谘商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需给予当事人感受到信任、信心和帮助的热忱。谘商员可以从下列的参考点作为评估的依据:6 n3 e/ x5 [8 ?( S: c* @7 l! O
- K2 C7 I% L: ^; E, r
1.问题发展的背景(忧郁、焦虑、寂寞等): E. k5 z1 {6 P7 d
. q; D6 `- A7 h/ ]8 N H6 t2.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r) r- Q. ~ U% |! ~
5 m9 P) m# _$ Q5 G, y
3.青少年的发展过程
0 m. o# S6 C' e
2 D- ]' l: b( b( L# r4.人际关系交往的情形
) \) b" P1 \3 B6 j) w, v; ] ' ]6 P' L; R4 U) o- X9 H
5.语言与行为上的可能线索- y; q1 P% c$ z/ Z
2 }$ h0 _+ F9 u0 | W. N2 ~% `+ E$ B6.目前可能发生导致自杀的压力源
; b/ Z5 |$ |+ N9 z! H& _ ; p* X7 |; ~) U/ F( v* |6 s" x
7.行为饮食睡眠习惯和情绪状态的突然改变。+ t/ s( B+ ?8 |/ D8 k
8 `& W3 T! j+ m9 A8 ?) J
(2)行为警讯) m ~! L E$ F; D; `" m
- r' X' J! ?% e) R% M
自杀危机的警讯在行为上的改变包括: 1.情绪变动或不稳定。 2.积极乐观的人际关系转变为消极退缩。 3.冷漠或缺乏活动,如:放弃原有重要的良好习惯。 4.睡眠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缺乏食欲或暴饮暴食,失眠或昏睡。 5.学校成绩一落千丈。 6.逃学情形严重。 7.教室捣乱行为增加。 8.可能在学校或放学后与「狐群狗党」嗑药或酗酒。 另一方面,伴随行为所出现的语言讯息也是一项重要的警讯。
' c" o I# O! d4 ? 9 K8 t- D& p/ b% Y- ~- k
(3)语言讯息
9 x {+ T$ K) s% x$ ~1 d, r ' d3 {! f ?' b! S
大部分感受自我挫败的青少年多少都会在语言上暗示其生命的无常 与难于掌握,或没有继续生存的价值。如果青少年当提到下列的话语: 「真不晓得如何活下去」,「真想挂掉算了」,「我的问题只有一种方 式可以解决」,「我已经为时不久了」,「活着真累」,「这样对 待我你会后悔的」,「我的问题很快会过去的」等等都是一种暗示,甚至有些青少年会直接表明自杀的意愿。1 [; G8 m, @! {* S& n: a8 t
7 n% T8 U& A. w1 A+ U4 m
三、防治青少年自杀危机策略. |/ {$ m! h- m# T1 V, X& ~
* A! H7 E |& |( e# [
(1)就危机管理与因应技巧方面
1 U# \' V N1 E- F$ \2 A( m
5 _- D1 t; Z J- O$ g0 D4 \: s 在面对青少年自杀危机当下,可以试着运用下列的六大步骤,作为化解自杀危机的步骤:
* d; |6 S4 n! B! g % V" C" B, F c0 W
1.倾听与尊重自杀个案所表达的情感。自杀青少年感觉到他们的问题十分严重,他们的情感急需被他者体会及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