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460|回复: 2

[案例] 青少年工作社工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例一2 q2 e; g: z- o- E; P, A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力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他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成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 z; [- }1 {$ W+ e2 a  m# _问题. d+ n# r* G& q$ h
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2 }# q4 Y6 i; O, u4 ?) Z$ x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 K3 t" f( w  L9 s# h; m( u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洋的介入策略?
! r0 h$ o& M  f2 y; N  `- o答题要点
; A4 b8 G  X& `2 f! O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维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2 b8 x4 s1 z  a2 D, y2 r(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7 b' x3 _6 v, R+ W0 i  W(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给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0 k3 l: A( I" U; {3 [# h, [
(3)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J( ?2 ^4 _+ `" [% L! W$ ~1 f: n
(4)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以考虑。% L" T" X8 I: j" U0 e) Q/ T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 a% m# t' y& T$ [4 |(6)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 w5 b; `5 q1 L6 a) J3 w  T5 u( d(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9 I; V0 l* Q* B) Z/ s7 J# N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4 f4 c. _8 D- D: g5 U9 b# |
(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 B, L. x/ ~0 @/ G! }  D
(2)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即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况;
( z' B& T, v: [* \; V  X(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 U9 ]" H6 s8 s/ D: o# F! N(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 ^5 Z: ]: I% {8 k;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6 G% B. |% X! F' i( z7 R
(1)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p4 P6 q$ a, W!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e) i+ ?2 g! }
(3)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母亲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8 p2 r, K7 h3 G  f9 o' H& ]  R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3 e# }% [% y- p. A8 `
(5)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
4 x0 _  A6 ^( o4 _0 S案例二8 H% i5 K6 C3 u3 P1 v+ B2 _
小龙是一年级的学生,一直由奶奶带着长大。小龙的母亲在他3岁时被车轮夺去了生命,父亲张先生爱子心切,始终没有再娶,但是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对小龙的教育方式以简单粗暴为主。% @* `5 a. t+ |+ O" Y$ F
有一天,小龙在学校和同学李逸发生争执,小龙将李逸的牙齿打掉了几颗,李逸当场鲜血直流,学校班主任将小龙的父亲张先生叫到学校,警告张先生要回去好好教育子女,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将不留情面,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回家后,小龙遭到了张先生的一顿毒打。从此以后,小龙“乖’’了很多,打人的坏习惯一直没有再犯,但是渐渐地,班主任老师发现小龙上课时常常走神,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经常做错,甚至发展到经常找不到作业本。" C" Y: c9 i. t4 b) j4 j
问题7 o! |+ o& W4 h
1.请谈谈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可采取的救助有哪几种类型?
+ W7 f: H/ o# b2.在上述案例中,小龙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s' X# T' ^8 {  W6 v7 T
3.针对小龙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 z# O6 A8 J3 R4 ^) q  J答题要点
: F, G7 N5 f% Q. i0 K8 h( }# W1.一部分儿童因生活境遇不良,表现为困难无依,或表现为反社会或反常的行为,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以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 B" W; Y$ o% I2 {6 q) `
(1)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的责任,促进儿童福利;0 M/ P) B4 [. x1 M
(2)保护性服务则讲求最低限度地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发展过程的稳定;
4 d3 U% E- d5 L# `) n: n& w: j(3)补充性服务则是对儿童生活的基本状况做必要的改善,但仍有部分保留;8 B) G" e( J: h3 K- O3 Y" y
(4)替代性服务指完全用替代性的措施改变其生存环境。% S. E  f* T/ [% j0 u
2.在本案例中,小龙面临的主要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d4 F* s" {/ u* s/ _(1)由于小龙的父亲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孩子有错时,非打即骂,使得小龙很少得到正面肯定,因此心理上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学习动力.脾气暴躁、好斗。) A/ ?* {  n9 j" K8 B7 P
(2)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温柔的母爱和一定程度的父爱,且奶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溺爱,这或许使得小龙在学习和行为举止上表现出学习成绩不佳、攻击性过强和具有破坏性的行为。3 m- u7 f0 m6 @! m9 u
(3)由于小龙的问题行为,人际关系不佳,导致其缺乏来自朋辈的理解与支持。" j$ y0 D1 ]" Y" F
(4)综上所述,小龙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如何处理学业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和注意力;如何做到和同学、老师和平共处;如何有效地和父亲沟通;如何应对自己的非理性情绪。2 ], P( X5 V4 i  f
3.针对小龙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法。
$ e6 K  U  H/ A' C: k- _(1)目标:协助小龙本人处理课业、情绪及人际交往问题,从而提升小龙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能力;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与小龙的家庭成员做好协调与沟通,帮助他们在认识自身问题的前提下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D& L1 l* R' ~, [; D( ^! A4 ~& L
(2)主要介入策略如下:
1 L) o5 h% ?0 N4 |6 `4 i对小龙提供心理疏导,协助小龙认识到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并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学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
* K2 e, g6 _5 s, T3 q, E! }帮助小龙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小龙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L# g" W3 l  m% {, s1 P  d& O# D为小龙提供必要的课业辅导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提高小龙参与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d3 `/ m0 _" t' a9 y' {2 n
和小龙的父亲进行沟通,教授其家庭养育技能与亲子沟通技巧,使其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理念与亲子沟通方式;; x8 h5 |" y4 g: K# D% P5 d
走访小龙的班主任和学校,让老师及学校了解小龙的具体隋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P- v; }# {( r2 F# t
案例三# g" D4 b8 D  }2 {8 E# x5 F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2 Y: t1 q6 g' _6 D& ^5 }% B- S, _. L
答题要点
! ^( B5 C: B* {2 R; j8 Y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d4 \/ N+ I$ h# N* b
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8 T  n* M3 s# e( ]
(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 a1 t% F7 b! D$ S7 c9 r(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 Y/ ?/ F9 @4 q  _4 i! T' x(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
$ O6 h, t8 C& f: Q2.方案设计  D  D6 g2 G  m$ l
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 p) l; u! m* W- z- P
(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 U) U* [9 X# P
(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 S$ Z- s+ h4 M/ o5 G( H(3)方案实施策略:$ H/ v0 g  u& R
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
6 u/ F3 {+ [) {$ T4 J; O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1 B/ u0 M, w0 `# e* L5 y) t2 C: X
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 G) B. @  |7 c- `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3 s# s7 o) ?2 s( k0 I
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 [: g; f$ a8 a- C
案例四
. f$ a" Y2 x8 _0 V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 c4 u2 D1 D0 B
答题要点
) D$ }  k* c0 f  z' t; t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
# ~5 P2 o# P5 p(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情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事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
9 L* B  \6 N& @( Q' H3 u" E/ N(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
- Q" p* f6 I. Q, M' ~  ?" B. B(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硬压力管理技巧;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法,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4 {+ H& I1 y1 u6 c5 s/ L4 C4 W
(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其二,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其三,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 G( p1 @! V0 A: {- u8 v
(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约见张女士的女儿施巧巧,询问其母亲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个案辅导即将结束。
8 l" Q# ]9 I1 u8 \6 W! A: ~) X(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张女士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其离别情绪,鼓励她坚持采用个案辅导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自身情绪及女儿的教养问题。
" ^9 I! l# j4 _* j' y7 T5 b# L% h(7)跟进服务。个案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并请求幼儿园给予施巧巧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们学生来说很有用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3 20:45 , Processed in 0.04570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