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形似万花筒,人生犹如一本书。尤其是人,行为有异,举止不一,其好坏就自有分说了。
6 {: W, S: Q) @" T* ] 举止一:聪明的装傻
9 k% F" \2 S9 e- L% V2 o/ X D 有的人装聪明,也有的人装傻。装傻也有好处,傻子有安全感。谁会把一个傻子当作自己的敌人呢?又谁会和傻子一比高低?和傻子决胜负,赢了是否等于输?' c, m( H: S) L# A4 R$ Q
装傻的人正是吃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才装出傻乎乎的样子,心里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你看他似不开窍,糊里糊涂,但一到节骨眼上,可又突然显示出“英雄本色”。 m8 M3 f2 @, Y8 @* r% [
这使人会联想起武术中的醉拳。醉拳可不同于一般的花拳绣腿,架势并不美观,乍看起来像个喝醉酒的人在发酒风,东倒西歪,似乎不堪一击。其实,醉拳很厉害,一招一势都暗藏“杀机”,装醉只是为了迷惑对方,把“杀机”掩盖起来。对方自以为碰到了一个醉鬼,于是就麻痹大意,不加戒备,可挨上了他的重拳,猛然醒悟时已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悔之晚也。' s8 F5 _ f; q- Y
装傻就似同打醉拳。
+ U1 p Y( t0 G( Q0 O9 l 醉拳是一种高难度拳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且有其致胜的诀巧:“形醉神不醉”;装傻也要功夫,也有其诀巧:“形傻神不傻”。装傻装得像的人,自然摸透了这个巧门。外表一副憨相,楞头楞脑,言行举止都是傻乎乎的样子,骨子里门槛很精明,傻都傻在虚处,精都精在实处。装傻装到这种程度,自然称得上是聪明的高手了。5 H/ e, G0 n, K* h
但是,善于装傻的人与乐于糊涂装傻的人是不能同等的,前者可能比较危险,后者可能比较看开。' r/ d' J- f3 z8 n* `+ ?
举止二:优雅的点头9 V2 m# u3 y. q3 t% t" z1 k6 e
轻易的肯定和轻易的否定可能是不慎重或不真诚的。一个劲地点头或一个劲地摇头是否有一种潜在心理,那就是对你不耐烦。所以,你说的话还没有说完,对方就已在大摇其头,虽然他不一定表示否定,很可能是对你所说的一切已没有兴趣,他不想再做你的听众,而是希望你尽快闭起嘴巴。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耐烦的心理,未免有些不太礼貌。2 |" N; H7 \, h( A5 n/ w$ l; b
相反,一味优雅地点头就显得高明多了。他既可以达到使你尽快结束谈话的目的,又不致伤害你的自尊,甚至还会使你顿生好感,以为遇上了知音。你也许说对了,也许说错了,都无关紧要。但事实上,你所说的一切他可能压根没有听进去半句,重要的是他不想和你辩论和争吵,只盘算着怎样截断你话流,缩短与你对话的时间,于是脸带微笑,频频颔首,让你尽快说完,说完了尽快走开,用彬彬有礼的外表掩饰自己,达到目的。( B' R% v: L+ M* I; N3 U
当然,频频点头的和频频摇头的人也不乏其个性,有善意的,也有故意的,我相信善意的多。但是,当你的话才说了一半,他已含笑点头,而点头的频率又超过了你说话的频率,或者他站在你面前,似乎在仔细倾听,而目光却越过你的头顶一直投向窗外,那么,无论他的头点得怎样优雅,你应该明白:他不仅是对你不耐烦,而且在作假。, t& v# F4 a6 z2 z7 V. j
举止三:顺便的说一句
% ]: R8 q) V Z$ G. ` 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付恍然醒悟的样子,“噢,顺便的说一句”。谈话进行到这个时候,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但这个转折十分自然,把相互对话衔接得水到渠成,毫不勉强。在这里“顺便”二字所发出的信息是:我不是特意说出这番话的,只是现在的谈话牵涉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就顺便提起,如同我正好路过你的家门,顺便进来看看一样。 R6 c' _5 K! T* g0 n- t
特意有特意的好处,顺便有顺便的好处。顺便的好处在于自然和轻松,在话题展开到一定程度时顺势带进,言者自然,听者顺耳,它不会使你陷于尴尬的境地,不会冒犯别人。同时,顺便的话是非正式的,说错了也关系不大,你难道可以对别人顺便说说的话大发雷霆?但是,正因为如此“顺便的说一句”,往往有人把它当作侦察别人反应的“气球”,说错了赶紧收拢,无伤大雅;说对了,还可以再顺着说下去,可谓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1 _ K. O f* \7 A/ f% I 更重要的是,“顺便的说一句”的位置如果出现在谈话的最后,通常是并不“顺便”了。它的后面不是句号,而是一个长长的破折号。一场谈话留下这样一个尾巴,总是意味深长的。对这个尾巴掉以轻心,是否要大错特错?前面所说的一切都在兜圈子,只是为了在给最后吐出这句话作铺垫的准备,临走时扔下这句话,把“天窗”猛地打开了,你又怎么能不抬头去看看呢?
2 b0 ~1 x5 h* S9 U% @ 诸葛先生道:“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其“七诀”是为世识人之精髓。我想,在值得我们参学考究的同时,简单的办法就是简单一点,单纯一点,看开一点,以人为善,坦诚做人,这个社会就会和谐许多。
; N8 K( i% s0 r
% o3 M0 T( f2 Y P3 }作者:是默 转载于东方社工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