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71|回复: 0

[技巧] 老年人的活动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助老年人一直坚持活动,是护理人员的职责。老年人可能以为慢性疾病,服用药物的作用或是副作用、疼痛、身体活动功能受限、寂寞、情绪不佳、忧郁、自我满意度低等原因而不愿意活动。因此,首先要让老年人了解活动的重要性,比如:参加家务劳动可以使老人提高自我价值感等,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计划。
9 M9 c8 ~! }7 y   (一)老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0 s( f+ u3 N7 O
护理人员协助老年人做运动时,首先应进行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
) I/ j! C. p, d9 l     1.评估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 . D& b/ o0 t' ~4 R
     2.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特别是老年人的协调情况及步态。 / d, Y1 R! [2 |9 e. i; ?
     3.了解老年人的病史,评估其活动耐受力。 " t. m( G9 S, s( u* w
     4.收集老年人的用药情况,以作为老年人活动后计划的准备。
2 Y% w' O. K: i+ C3 t" n+ c     5.活动的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兴趣,而且是老年人做得到的。 6 ?# R5 r$ j2 y$ g% m* S+ q
     6.与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动目标,例如老年人希望的是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或是增加对活动的耐受力。 , J6 U- {/ l4 |9 W! j
     7.活动之前应该做热身运动,至少10分钟,以减少肌肉系统受伤的概率,活动后应该慢慢减缓再停止,不可立即停止。
- Z. A. i$ Q7 z) B; f* U     8.应该先选择不费力的活动开始,再逐渐增加运动的量、时间、频率和减少每一次间隔。
: _& P% R% Y' ?3 ~/ j4 c4 W     9.每次给予新的活动内容时,都应该评估老人对于这一项活动的耐受性,是否出现间歇性跛行,不正常的心跳速度增加、疲倦不堪、呼吸急促等情况。
) B1 r5 d' t, H9 w& }& v9 D     10.老年人在两种活动之间,需要较长的时间休息,因此活动计划应该有个体差异,要随老年人的适应力而在做调整。
( w% B) S6 i- |3 ~& Q! }- p5 t) k$ i" ^   (二)老年活动量和活动种类
' `: c' @( t/ o  V2 m    老年人的活动量与活动种类以及强度应根据个人的能力及身体状况来选择。有学者认为:每天活动消耗的能量如果在4180kj(1000kcal)以上,可以预防某种疾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老年人的活动量参考:可消耗335kj(80kcal)能量的活动有:体操20~30min、沐浴20~30min、扫除20min、投球10min、洗衣服50min、爬楼梯5~10min;跳绳10~15min、跑步10~15min、读书6h、协作40~50min、游泳5min。
7 b' v8 G& i3 b    老年人的活动种类可分为四种:日常生活活动(daily living activities)、家务活动(household avtvities)、职业活动(occupational activities)、娱乐活动(recreational activities)。对于老年人自己来说,日常生活活动和家务活动是生活的基本;职业活动是属于发展自己潜能的有益活动;娱乐活动则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要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掌握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只有科学锻炼,才能增进健康。比较适合老年人活动的项目有:散步、慢跑和游泳、跳舞、球类运动、医疗体育、太极拳与气功。
) ?+ `% R0 [- |0 \% L6 ]5 j   (三)老年人活动的原则 6 J# ~/ c4 j$ ~1 `- ]
     1.正确选择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状况、场地条件,选择运动项目,控制适当的运动量。体质健壮的可选择运动量较大的项目进行锻炼。 9 B3 u1 [( O6 O! q
     2.循序渐进 机体通过锻炼,功能逐步提高。但机体对运动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不要急噪冒进,急于求成。
+ O8 f" g6 r1 @6 Y: e5 s4 {     3.持之以恒 通过锻炼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使之逐渐达到目的。一般要坚持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取得效果。在取得疗效以后,仍需坚持锻炼,才能保持和加强效果。所以运动锻炼一定要坚持进行,持之以恒。
/ Z5 ?  d8 p5 J     4.运动时间 老年人的运动的时间以每天1~2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一天运动总时间不超过2h 为宜。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起床后,因早晨空气新鲜、精神饱满、利于运动。下午或晚上活动时间可按个人情况确定,最好安排在下午5~8点为宜。 5 r- D/ a; Y  `. i7 }. @4 ?1 w
     5.运动场地的选择 运动场地尽可能选择空气新鲜、安静清幽的公园、树林、操场、庭院、湖畔、疗养院(所)等地。 9 k" _9 k% N/ t
     6.运动强度的自我监护 运动锻炼要求有足够的而又安全的运动量,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尤为重要。运动时的最高心率可反映机体的最大吸氧力,而吸氧力又是机体对运动员负荷耐受程度的一个指标,因而可通过最高心率来掌握运动量。 6 f) s$ a* d0 b4 F+ X! F
最简单方便的监测方法是以运动后心率作为衡量标准,即: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龄。身体健康者可用180作被减数,即运动后最高心率(次/分)=180-年龄。 $ L# ]: z6 R2 P
计算运动时心率应采用10秒心率乘以6的方法,而不能用直接测量1分钟的办法。 3 S7 G$ u& |9 Q: O, j1 e
观察运动量是否适合的方法有:a.运动后的心率达到最宜心率;b.运动结束后在3min内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应加大运动量;在3~5min之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适宜;而在10min以上才能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太大,应减少运动量。
+ \- Q& h$ J8 F6 O  {以上监测方法还要结合自我感觉综合判断,如运动时全身有热感或微微流汗,运动后感到轻松愉快或稍有疲劳,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振作,表示运动量适当,效果良好。如运动时身体不发热或无出汗,脉搏次数不增或增加不多,则说明运动量还小,应加大运动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严重的胸闷、气喘、心绞痛或心率反而减慢、心率失常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予治疗;如果运动后感到疲乏、头晕、胸闷、气促、心悸、食欲减退、睡眠不量,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减少运动量。
3 g! P! U2 H" [# a% w3 u7 P0 q; i$ R     7.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
& o. H) ?8 U/ N8 G& I     (1)饭后不宜立即运动。因为运动可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血液供给及兴奋交感神经而抑制消化器官功能活动,从而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导致发生消化系统疾病。
8 }1 V4 \% S* @7 R& e0 L" G     (2)注意气候变化。老年人对气候的适应调节能力较差,夏季高温炎热,户外运动要防止中暑,冬季严寒冰冷,户外活动要防跌交和伤风感冒。
& P0 j, D! d% J9 e4 L1 s* \$ v     (3)年老体弱、患有多种慢性病或平时有气喘、心慌、胸闷或全身不适者,应请医生检查,并根据医嘱实施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 B0 X5 r7 [# J/ }  T. L# i     (4)下列情况应暂停运动锻炼:患有急性疾病,平时有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精神受刺激,情绪激动或悲伤时。 + [/ G! x; p6 V: L0 N
    8.体力劳动不能完全取代活动锻炼 由于体力劳动往往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不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均衡活动,所以体力劳动不能完全代替活动锻炼。 5 i7 t+ S  [* D/ U( i4 ~8 q! O
    9.注意防止跌倒 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为30%左右。跌倒不只对老年人的身体带来严重影响,如软组织损伤、骨折、硬膜下肿块等;而且还会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经常跌倒的老年人很可能丧失自信心,害怕单独生活,特别是那些跌倒后要靠别人帮助才能爬起来的老年人,由于害怕再跌倒而尽可能少活动,这样常常导致骨骼肌萎缩,走路更加不稳,更易导致跌倒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g  d( U+ h) v# @; N6 W
  (四)患病老人的活动 5 W: M# U* ]5 [  t7 H: }) L
   老年人常常因疾病困扰而导致活动障碍,特别是卧床不起的病人,如果长期不活动很容易导致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因此,对各种患病的老人,都要通过帮助其活动,维持和扩大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9 X0 [( t$ u0 Z9 e% P
     1.偏瘫老人的活动训练 对这类老人要借助助步器和多脚手杖等辅助器具进行训练。助步器有两种:一种是带轱辘的,适用于能够步行但容易疲劳的老人;另一种是不带轱辘的,可以帮助不能行走的老人站立,也可训练老人行走的能力。多脚手杖种类较多,可根据老人的情况进行选择,它的支撑面大稳定性好,给行走不便的来人增加了活动的安全性。
( M% T) o0 l& Y! @7 D1 W     2.为治疗而采取制动状态的老人的活动 制动状态很容易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应确定最小范围的制动或安静状态,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做肢体的被动运动或按摩等,争取早期解除制动状态。   u/ k3 k5 a+ r) s
     3.无力、无欲、害怕活动的老人的活动 惟恐病情恶化而不愿活动的老人为数不少,对这类老人要耐心说明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疾病的影响,让其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对于无力无欲活动的老人,要让老人一起参加活动计划的制定,让其感到愉快、满意,愿意自己去做。鼓励和协助老人达到自我照??人的活动 人们总期望痴呆老人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活动,采取了许多限制的方法,其实这种活动范围的限制,只能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促进老人的活动能力,增加老人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痴呆老人更是如此。
: I! G7 }& `' s( z- o     维持连续的活动对老年人是很有益的,活动不但可以维持或促进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而且活动可以增进 老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
1 i4 \" u7 Y1 M  g" F     老年人在活动过程容易发生跌倒等以外事件;而不活动又易造成压疮等合并症,这是老年护理中棘手的问题之一。所以,护理人员,应做认真的评估,以了解老人的活动状况,要求老人共同参与设计一套引起老年人兴趣、适合老年人个体的活动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4 13:09 , Processed in 0.06573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