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 芳 张俊峰 & j, j8 D: [1 ~ x) x3 I
管理观察2009年16期 ! T# J$ L q7 I( u* |7 x; n! m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压力日益增大,本文提出企业可通过改善员工心理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开展员工援助计划以及发展社交支持网络等手段为员工减压。
! T+ e% b$ s1 I5 s; `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工作压力 减压
R7 J8 P: ^8 ]- A) v & L/ _6 `! |1 A, {
伴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竞争也在加剧。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变短,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市场及环境变化的瞬息万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工作已成常态。据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42%的知识型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44小时。另一项针对7000人的调查显示,64%的劳动者“经常加班”,27%偶尔加班。从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小时以上的多达78%,拼命加班已成家常便饭。2003年北京零点公司网上调查统计:有41.1%的员工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另有61.4%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5 j; P. w% D) \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而不适度的压力除了会对员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外,还会影响工作绩效。面对工作压力愈演愈烈之势,高新技术企业思考如何为员工减压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 ?5 M6 D# N! }+ A0 s: ?
5 r0 K& N2 Z: c# D2 m: D 一、改善员工心理环境
u' _- Z0 I3 { n- z# V* J 8 w, e, u& Y" D; D$ S
压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同等程度的工作压力会因为员工自身的心理因素而体现出不同的耐受力,所以从思维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干预,对于提高员工的压力对抗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帮助。 ) q) i7 R k' t3 ^4 e9 }4 l1 h
1、帮助员工肯定自己。 自我肯定能诱发积极、活泼开朗的个性,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石,鼓励员工无论是困境还是逆境,始终相信自己最终会取得成功,会大大增强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此对待员工,管理者不要吝惜自己的称赞和肯定,因为这些都是零成本却事半功倍的压力管理手段。给员工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你一定行”会比给员工安排培养自信的讲座更有效。 - K# I: H* j+ c6 B7 ~8 p( _
2、倡导积极平和的心态。 平和处事是一种对待压力的态度,是一种改变自己可以改变而接收自己无力改变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这种心态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离不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和环境,尽管企业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但管理者却可以在工作中倡导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员工学会了及时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追逐而为自己减轻,对于人际关系和管理制度中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宽容了许多,同时自己也逐渐明白有一些是可以通过自己能力而改变的,从而减少了无意义的抱怨。
- U4 q* ^4 D$ [. h- Y# \. R: n 4 C# |, J+ T+ B3 U, k) n
二、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 [# ?# }% N7 B+ ^# a
& F3 O; W( q' y0 M: O) b
1、创造高效的工作环境。有研究显示,员工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有利于减少工作压力。培养员工主动营造整洁、舒适办公环境的习惯,将能减轻因为混乱、无序的工作环境产生的厌烦情绪,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开设这些培训项目:保持桌面清洁。桌上仅留必要物品并随手可以拿到,以集中注意力;建立预约备忘录机制。新任务到来时,不要急于停止手头工作,将暂不处理的任务写进“预约备忘录”;加强文件管理。对文件按类型、或优先处理顺序分档,没用文件及时清除并形成自己的文件清理制度等。 " p2 y, @! C6 k7 q% Q7 J, Z! [
2、加强时间管理。时间的稀缺是诱发员工压力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和越来越少的资源中,员工要满足一个不断增多的数量需求所致。时间管理的概念潜在地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压力应对需求的方式,使员工懂得如何合理有效地支配和利用时间,树立任务分轻重缓急的意识,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员工在工作中的紧迫感。此外,在对时间管理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增强员工处事果断的能力。对事物的处理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是产生焦虑的源头,犹豫之间丧失了很多机会和时间,会对员工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3 D' Z( ^4 N5 L5 V( k 3、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工作中手头同时有几件事情需要处理是十分常见的事,不少员工将正在工作时常受到别人的干扰视为是一种压力,实际上是由于员工缺乏与他人的界限能力造成的,这种结论也许听起来与一般认识相悖,认为与同事打成一片是一种和谐的氛围,但实际上学会与别人划定清晰的界限是防止压力进一步增大的第一步。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自己做的,增强员工的个人权力意识,使员工能坦诚地主张个人的请求,鼓励员工敢于拒绝自己做不到的事,对无法拒绝的任务也要沉着客观地陈述困难;坦诚中立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感觉和需要,通过有意识地维护好自己的工作状态,使自己免于工作压力的困扰。
6 {) u* E1 S& x, S3 j
4 q- x/ i3 B7 | 三、开展员工援助计划 5 d0 b6 _7 S1 a7 U( n5 V5 E
0 D8 p2 Y3 ~ C4 S f% D& N; x 面对工作压力一些员工发现,即使他通过自我调节也无法使自己振作起来,这时就需要企业为员工寻找一个缓解压力的出口,帮助他尽快从压力的泥淖中走出来。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就是以治疗和帮助员工解决压力问题的管理项目。目前国外的许多知名企业,如lBM、Intel、杜邦等企业都在开展这项计划,国内许多企业由于专业人才和成本方面的限制,多数采用外包形式寻找心理咨询公司代理该项目。需要指出的是,尽管EA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进行压力管理,但并不代表企业压力管理只要有EAP就够了。由于该计划更多提供的是对员工压力应对心理上的辅导与帮助,属于一种事后控制,因此如何从压力源头上遏制压力对员工造成的影响才是企业压力管理方面的权宜之计。此外,在EAP心理辅助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还应注重与EAP代理机构定期沟通与反馈,通过EAP搜集一些关于目前员工压力来源的有关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可能是下一轮压力来源的信号,可以提示企业做到事前控制,毕竟治疗要比预防付出的成本高得多。
, R( L- ~" H7 N
) V7 ?% }6 }4 s( u% j 四、发展社交支持网络 9 i# z8 f/ {( F, L9 Q7 F
8 x* G" W+ \* a7 n 海恩斯、帕克斯等人早在90年代初就已提出,在一个人的社交网络中,作为在负面环境影响力或消极生活事件保护人免受伤害上,情绪支持被充分证明具有很高的价值。豪斯(1981年)也发现,与来自一个的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相比,来自同事或领导的社交支持能让他更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可见,社交支持对于缓解员工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 v; a6 `0 |9 J$ V& ]
企业可以将该理论运用到员工减压的实施当中: - \* ^# E* D: _
1、将支持性人际关系和人际网络作为招聘和遴选的重要标准。企业可将员工帮助他人的意识作为招聘人员的维度之一,因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为企业构建一个支持性的工作氛围,在这其中的员工工作压力过大时,能更容易地从同事中获取帮助和情感安慰,从而支撑自己尽快走出压力的困境。 , G0 c% d. V& J! f
2、加强经理人员对基本咨询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修养。压力管理并不一定需要企业付出成本才能实现,管理者自身淡定、乐观积极的处事之道本身就能够对员工的价值观和压力应对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忙着为员工减压付出成本的同时,别忘了从提高管理层自身的情商和修养入手,利用管理者的个人领导魅力,影响和改变员工的压力应对方式。此外,大量事实证明,来自上司的支持是缓解员工压力的重要来源,所以应加强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让员工在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交流氛围中,使他们的压力得到缓解与释放。
, r& B T! Y) y5 p4 V: ^" v" Y 6 b( Z; e# e% |& x d9 `
参考文献:
/ K' |; i8 ~* o: h [1] 贺广明,中国企业压力管理现状和对策思考[J],2006,(3):4-9
7 z+ J7 K! P7 }# R [2] “过劳死”逼近中国职场[J],每周文摘,2006年6月16日,第2版 & c% R0 z' Y/ l2 v# v* y8 S
[3] 龚娅南,四招为员工“解压”[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4):65
& ]( y$ `& A- Z# P# n [4] 张 鹤,别让压力挤走了快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