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上海频道9月18日电:孩子生病了,语言交流有障碍,找社工站社工陪伴看病;邻里纠纷难调解,找社工们解决;对相关法规政策不理解,找社工站专职律师免费咨询……成立3年来,卢湾区新天地社工站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供服务为重点、以培育情感为纽带,成功立足新天地国际社区,并成为深受社区中、外籍居民喜爱、信赖的基层组织。
" N; h( P- l6 r* N) d+ a
* \ x% x5 x: A. `7 y “社工站不是居委会,而是连接政府、居民和物业的‘纽带’,说到底就是‘服务’,而且要有‘服务的艺术’。”作为新天地社工站的负责人,陆静来这里工作之前,一直在居委会工作。虽然都是和居民打交道,但要在国际社区里把工作“做到家”,还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4 I3 U, ^0 [- x- t, ?! f' ^/ k8 d' d
4 }, @( X, N4 s' i! [: Q$ v 从桃源路的淮海晶华到马当路的华府天地,从兴业路的锦麟天地到济南路的翠湖天地雅苑,再到翠湖天地御苑,新天地社工站服务的小区里有80%是外籍居民,流动性大,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何管理好这6个涉外小区,服务好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呢?“我们依靠的是贴心的服务、温馨的氛围和不断完善的制度。”新天地社工站负责人陆静一语道出了关键。
* _2 d0 i( [, x4 Q9 O: H8 c8 g2 U3 N% D, r0 X0 L
前些天,住在华府天地的EVA因为孩子的就医问题而焦急万分。由于刚到上海,和医务人员语言不通,并且不太熟悉上海公立医院的看病流程,孩子发高烧好几天都没得到有效治疗。新天地社工站工作人员们了解情况后,立即放弃晚上休息时间,主动陪EVA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排队、挂号、陪输液……社工们贴心的服务让外国友人对“新家”有了亲切感。- I) g& h* C4 O
: n; Y e1 t" Z ]2 d5 F" _
“和一般居委会不同,我们的活动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 3年来,新天地社工站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但是,由于社区居民中白天工作繁忙的商务人士占了一大半,所以,社工站活动主要集中在晚上,并且在活动开展半年之前,一份中英文社区活动菜单就已送到居民手中,方便他们安排时间。
/ }2 v' q6 q _- i% U; `2 X: o* c' o3 ?* E6 x& S( |# @
“外籍居民不了解中国的居委会,但熟悉国际上通行的社工站,这也为我们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陆静告诉记者。
* z+ j* N& D$ u
/ d8 x3 z' L) |2 U8 v2 F 在外籍人士占80%的居民区仅仅服务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完善的管理才行。有一次,翠湖天地的一位业主向物业投诉,楼上的美国人每到周末都开派对,噪音打扰了他难得的周末休息。然而,以“派对”为乐的美国人却很不以为然。面对文化背景和习惯迥异的两位业主,物业公司十分为难,因为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民居噪声管理的规定很模糊。麻烦被转交到了社工的手里。社工们请两位业主坐到一起,提出了签订“派对协议”的建议。经过大家协商,一份写明了派对最晚结束时间的协议,让双方都很满意。总结这次纠纷调解的经验,陆静用了五个字:“契约式管理”。“协议是调和不同国家居民、不同家庭的最佳手段”。(王月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