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64|回复: 0

[时评] 别再拿什么榜样来教育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经常用“榜样”这个词来教育人。听多了,也厌了。耳朵里听出了茧子,不得不掏一掏。免得自己毛塞不开。" l# Q" C+ @8 r/ V& r' Z7 ^0 e
  咱就说“榜样”。榜样这个词很重,重到能在我心里面扎根。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激励我向好的看齐,口里还喊着“一、二、一”。榜样这个词很响,响到只能在天际去听,因为我没看到它的价值,却成了喊着口号,举着红旗,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人。然后掉队,以至成了没和那些队伍同流合污的一个局外人。4 S# z4 D7 Y4 N" d& E* H
  榜样,自然是指那些让人敬仰、让人崇拜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通过学习他们的品质和事迹,从中领悟到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真理。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所以,我学习榜样的精神,向榜样精神看齐。而有些榜样却不一定适合我,即使不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但绝对会让我尊敬和期待。
3 a* f$ Y$ j4 e0 g# q- b2 j+ C7 V+ l2 ?  我们可以把榜样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凡人的榜样,另一种是为官者的榜样。别看是两种不同行经的榜样,却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0 W  c& G5 a; ^0 b8 d  平凡人的榜样。如雷锋。他的事迹多的数不胜数,却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默默的帮助同志,以同志的名义给寄生活费;帮助百姓担水劈柴等等,这些都是在某个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雷锋就是以一件一件的小事,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有了明确的做一个平凡人的方向。雷锋的榜样精神,相信每个人都能铭记。而现实中,这种精神只成了美谈,人们心中存在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榜样的力量起不了什么作用。: n) _" |  Z9 x
  为官者的榜样。如焦裕禄。他在自己的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心为地方百姓谋福利,和百姓一起同自然灾害做着顽强的抗争。他的事迹可以说响彻万里,奔腾不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成千上万的百姓相拥而泣。出于百姓的心愿和对他的万分敬仰,自发组织了一支浩荡的送葬队伍,原因就是他深得民心,是人民心中的好干部、好兄弟。他的事迹也同样感染着我们这一代人,既对他充满钦佩,又充满着敬仰。这样的干部上哪里去找呢?媒体经常暴光一些贪官污吏,却屡禁不止。用举着红旗,喊着口号,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人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2 `/ G* |& T% Q" W0 Q+ {
  当然还有很多让我们敬仰的好榜样,文中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只看这两种榜样,如果这两种榜样能在当今起到决定的作用,那还会存在贪者皆贪,冷漠皆冷的局面吗?不用我咧咧,大家都会心知肚明的。若再拿出榜样来说服我们,恐怕也会碰壁。
" ]' D; ~+ i) O5 T* `  社会需要和谐,民心需要稳定。而能促进这些形态过程,还得依靠国家机器,让国家机器快速运转起来,严厉的打击腐败、打击经济犯罪,才会为百姓创造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百姓这个国家基石更稳固一些。光喊口号是解决不了现实存在的问题,打击的力度不够也只能解一时之痛,相反会引起泛滥成灾的状况。
/ Q* ~) I5 `5 ~2 ]/ ]" j  我们期待的是多些焦裕禄似的为官者,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着好事。而不是学习什么榜样之类的词句,官正才能正民,民正才能巩固国家的基础。为官不护民,民心自会失望。既为杂文,高调的东西只能害了读者,因为我们不是写颂歌,而是在剜瘤割疾,还一个健康之躯。
" J, [1 f/ T* p! F8 T  F  V  写文就事论事,申明要阐述的观点。切勿针对,否则难以心安!, ^0 K* d, _9 P, _

) C% A# F/ l, w) J  S/ ?1 c$ H作者:柳浮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18 03:50 , Processed in 0.03950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