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遍中国”被指打公益幌子赚钱
; y& t. k( l6 M5 a" x3 u& b" x
' m2 N8 [' E& \ y) e, x) @2 K ] 作者: 于佳莉 | 来源: 公益时报 ' `9 K; f E& x" Y
明星和慈善一旦名正言顺地糅合在一块,便成了娱乐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当明星拿出更多的热情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时,有些机构却鱼龙混珠的利用艺人的爱心进行商业操作。
" i$ t* R( U1 V% ]7 h0 J 有人说,娱乐圈向来是个是非之地。有明星出席的活动,也总是伴随着似是而非的炒作、花边、内幕。幸好,在很多慈善活动上,明星们还是用真挚的感情倾洒着他们的爱心。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当他们义务、免费出席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时,有人却利用他们的爱心赚取利润。
6 V/ C3 o% w. ? 近日,有知情人向《公益时报》透露,去年赈灾时候有众多艺人参加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赈灾邮票发行背后其实是商业公司在操作。6 y1 B! n7 j( { W3 T! V8 i
“我们当时收到了邀请,而且对方给的资料中也有正规公益机构的公章,所以当时我们的艺人也参加了。”该知情人表示,“后来才发现都是商业公司在操作的,特别气愤。怎么可以拿艺人的爱心进行商业操作。”她强调表示,因为艺人很热衷公益活动,所以公益活动都是义务出席,没有出场费。9 B) Q" t( i4 e! ^( G
圈内一位人士表示,利用公益活动牟利的文化公司目前在公益界很多,很多艺人参加这种活动,“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 ~) c0 i z& ^6 `- f' p8 { 赚取利润到哪里去了
/ `; {, V1 o/ b2 }6 T( y- s K0 F 在该知情人提供的一份《5.12汶川大地震—-演艺界爱心捐助纪念典藏邮票邀请函》资料内容显示,该公司接受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的重托,各会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展开抗震救灾募捐公益广告的工作。“与国家邮政部门联合推出《“5.12汶川地震——爱遍中国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爱心捐助主题纪念邮票》邮票册将载入各会的抗震救灾劝募宣传信息。本套邮票每销售一枚邮票则向中华慈善总会等机构捐赠1元,用于援助地震受灾同胞重建家园。”落款单位资料上显示:“委托: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承办: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二○○八年五月”。" @ X+ c$ p2 A
8月21日,记者从中华慈善总会了解到,中华慈善总会并没有委托该公司从事这样的活动。中华慈善总会宣传部刘芳说,“邮票这个事情知道,当时也找过我们,但是警告过他们,不能这么做,我们并没有合作,我们也是偶然在网站上看到过,把我们作为合作伙伴,给他们打过电话,后来把慈善总会的名字撤下来了。”
# q( f1 Y5 k0 Y; l7 E6 D# s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宣传部张忻忻告诉记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没有联合发起这样的活动。”而在该公司却发给国内外参与活动艺人的新闻稿中写道:“宣传合作:中国红十字总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2 U2 y6 i- [, R# f W, W7 p3 } “我们觉得是正规单位举办的,才会参加,没想到竟然是文化公司在操控。”知情人表示。之所以断定为正规活动,她向记者展示了邀请函中印有国内三家公益机构公章的回函,其中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同意在“爱遍中国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公益广告中刊登捐赠电话的回函,中华慈善总会关于同意合作刊登募捐公益广告的回函,以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关于同意作为抗震救灾募捐公益广告受捐单位的函。
* F$ Q5 P2 G/ H2 i' t& x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相关部门看到此函后表示,这确实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赈灾时候发的,但是只是说劝募信息可以刊登。“只要能确保赈灾热线,账户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就可以。但是从来没有发起过邮票这样的活动。”她强调,如果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活动都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新闻或者公告。9 r" X; f$ ^( O! a5 \
中华慈善总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此函主要是把我们的募捐信息放在各大媒体上。赈灾时候,跟百度、新浪都是采取这样的形式合作,没有合作过邮票这个活动。”她强调表示,关于赈灾有关活动,中华慈善总会曾在网站上发布过一个公告,表明有关赈灾活动已经停止。
5 P% o6 T$ I7 M8 e' W 民间公益机构实属文化公司?
, G1 K- e$ y' e( t. x+ G 记者在百度里打入“爱遍中国 赈灾邮票”发现,由国内外众多艺人都参与了此次活动,包括孙俪、袁立、李湘、林俊杰、韩庚、吴佩慈、苏有朋、林心如、苗圃、李晓冉等几十位明星,无论活动规模还是效应上,都呈现了该活动的巨大影响力。; p e- X& m0 r* |
在调查中发现,“爱遍中国”经常以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机构的身份组织策划各种大型活动,包括爱遍中国公益短篇以及一些助学活动。而记者从民间组织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了解到,该机构并没有登记注册,没有合法身份。0 ?, l# l: X Q1 Y. M
8月21日,记者联系到了爱遍中国相关负责人,该人士称,爱遍中国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机构,但注册是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自称为注册法人。
$ L9 I) J: T8 M' E 该人士称,这家机构刚成立不久,赈灾邮票是他们联合邮政部门发起的,目前邮票还在卖,主要通过网上订购的方式。“每卖出一册,捐赠1元,形成善款后,找合适的项目。”并没有象邀请函中所说,与相关的公益机构进行合作,并向公益机构进行捐赠。: f3 R7 O* [; a0 \& C' G, o
当记者向该负责人问及目前筹集善款的额度时,该人士表示,“我们总共到现在销售没有超过2万枚邮票,还包括给每个艺人回赠10-20套邮册。”并强调,“你可以查邮局的印制总数量。”据了解,该活动从开始到现在没有接受第三方监督。5 S* F: l. `1 E; \4 ?# [7 I) X, K
当记者继续追问此活动到现在为止募集善款的具体额度时,对方表示,“至于我们到底捐了多少,我想,每个企业都不愿把自己的捐赠总量透漏,也可以有权利不透漏(因为,剩余的是我们自己的钱,我们买东西捐慈善是我们自己花销的事情)”。
6 U8 B2 \$ P# _) o+ T 圈内一位人士表示,该活动明显是商业公司在操作,只不过打着公益机构的幌子蒙骗很多艺人,其实,这个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家文化公司在操作。0 _" v O* o) w: n" m E7 a7 z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一位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目前很多,有很多公益活动都是演艺公司自己操作的,但是很多演艺公司却以公益组织的身份去谈,说这是公益活动,中间自己操作了很多东西,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文化公司背后赚取利益。- n: |5 N6 E4 F. ^; J* n
记者从爱遍中国网上的简介中查到,2008年度,爱遍中国曾组织过很多公益活动。为了证明自己曾做过很多公益活动,乔姓人士给记者发来了相关文件,其中包括2008年9月份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向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的壹万元整的捐赠证明,以及2008年9月该公司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慷慨捐赠公益广告10万份等文件。
3 X! X' M% W* L& S- X 他告诉记者说,“邮票在继续出品中,但是今年卖不出去。”如果邮票卖不出去,该公司还进行印刷,着实让人费解。他强调,目前公司还有其他营利性的业务,包括候车亭公交车体楼顶大牌等广告。他一再强调,目前他们所做的公益活动投入的资金远远大于邮票所筹集的善款,但具体多少,拒绝透露。
7 H! J$ ]5 w- | m) o# \ 业内一位专家表示,一家文化公司打着公益的名义向公众募捐,从概念上,属于募捐行为,在这法律上不允许。
6 P7 s3 Z# e; i$ K# @ 人两身份的谜团8 |1 P6 R; l u, g- J4 }
8月22日,记者从北京市工商局查询到,这家名为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注册号为110104010941769,法定代表人为赵京永,登记机关为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宣武分局。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图文设计制作;公关策划;企业管理咨询、教育咨询、经济贸易咨询、企业策划、投资咨询;市场调查;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摄影扩印服务。: k$ R( Y) Q, O: u# M# K. `9 m
爱遍中国负责人自称是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法人,而根据记者调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却是名为赵京永,而8月22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此事件又蒙上一层谜团。/ Y& y, J a9 i4 D$ w" o5 m$ N
8月21日,记者在爱遍中国相关介绍中,发现这家自称爱遍中国的机构与国内多家基金会进行合作过,其中2008年“爱遍中国援助贫困母亲行动,宣传捐赠幸福工程慈善项目,主办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合作过。记者拨通幸福工程办公室电话确认此事,相关负责人表示,幸福工程从未与爱遍中国机构进行合作过,也没有与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过。* J' _6 @: m2 b7 I0 y" [8 I0 S
当记者向乔姓人士询问此事时,该人士直接拨通了幸福工程相关负责人电话,寒暄了几句后,挂掉,让记者打电话过去再询问。当记者第二次拨通幸福工程相关负责人电话时,再次询问幸福工程是否与“爱遍中国”或“华东方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过时,该人士还是表示没有。在记者追问下,才知道刚才给他打电话的是“一位姓赵的人,做车体广告的。”. w; D% A' j6 i7 T7 C- V* P1 C4 L
据一位曾与“爱遍中国”有过短暂合作的公益机构人士透露,“当时爱遍中国负责人与我们联系时,是一位姓乔的,后来在另外活动现场发现,这个人还有其他姓名。”该人士表示,之后再没有与之联系。8 J' Z# q5 e5 R6 E
有“公益”的头衔,再加上众明星的加入,在公众看来,这完全是一场艺人集体展示爱心的大义卖,然而实际上,却是一家商业机构打的“利益招牌”。圈内一位人士表示,打着公益机构的名义出去赚钱,当然比一家纯粹商业的公司更容易赚钱,更有利可图,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商业机构“鱼目混珠”进入公益界的真正原因。# L% g) f* _( |. D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现实中,有很多文化公司利用明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欺骗了艺人的爱心。“有很多艺人向我们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