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341|回复: 0

[实习实践交流] 香港实习经历:感受·体验·思考《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 R* b" [# G3 }# }! I) Z
05级社会工作专业- I  z) r2 j0 W9 r7 s: m
李诚
/ n' |, t% I3 @6 Z3 {
去香港实习之前,我对香港社工工作手法的认识几乎为零。抱着一点憧憬与紧张,我开始了近十天的香港实习之旅,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相反,我觉得那才是一次真正的实习经历,这次实习,我空手而去,满载而归。这次实习让我树立了对内地社工事业的坚定信念,也让我看到了内地社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5 c3 V5 Z1 R% P6 u4 o$ |$ P, |6 [
, x4 i$ P: \6 I; Y8 a- |$ F# y
    香港初感
! x# e0 B6 V' r$ Q
1 \4 X$ n6 M  g
第一次来香港,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但又都是充满挑战的。第一次与一个国际大都市如此的接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是来这里实习的,因为那种感觉有点虚幻,已经被兴奋冲昏了头脑。虽然人生路不熟,但香港人的热情与友善让我觉得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3 k! a# n; M% u2 k' E6 m% }# p- C; E5 Z
香港人对外地人的友善是我观察和亲身感受得来的,卖电话卡的老板知道我是刚从大陆来的,不但便宜了五块钱给我,还很有礼貌地教我怎样用这张卡打回大陆;电车上的司机时时回头告诉我,我还有几个站就到站;我们经常去吃饭的那家店的的阿姨知道我是来香港实习的,怕我们吃不惯这边清淡的口味,特地给我们的饭菜调整了做法,让我觉得香港十几块也可以吃到很好的东西;在那边的居民住户碰面了都会很有礼貌地微笑打招呼……这一切,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香港人真有素质!”
7 B2 O, Y+ o1 \* n! {
- D7 C# r# Z" C2 Y1 C& x  S9 N
香港人总给人干净、得体却不浮夸的感觉,路是干干净净的,人也是干干净净的。* U4 H3 M3 d1 r7 G, C4 |" e+ C
7 a: J. u0 I' ]. }9 p
香港的交通相当发达,不管你想去香港哪个角落,总有交通工具可以到达那里。从西环到湾仔,坐电车只需半小时不到的车程,票价两元,那是香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后来我甚至觉得,电车才是香港最物有所值的交通工具。
" ~1 u* A! a/ ~: D$ c( U
4 K( r* }6 B) y& S1 \
每天出门的时候,随处都可以看见打扮正规端庄的时代女性。在香港的街头上,很难看见不化妆上街的女性,化妆是一种礼貌的象征。一直很喜欢研究和观察不同地方的不同女性,从她们身上,我会无意有意地衡量着自己奋斗的目标,也许我潜意识里就想活得像她们那样独立、有自信。越是发达的社会,越是关注女性、未成年人和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利益、社会保障等,在香港立法会的会议中,我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那是一个发达社会才会有的。5 p5 W( V4 j. c! ?: R

- o# V* d# n# x, O1 ]
香港的景色是出了名的美,实习之余,我也抓紧时间到处逛逛。在香港可以见到很多国家的人,菲律宾人、中东人、西欧人、日本人、韩国人……各种肤色各种着装,有些你不一定可以说出他来自哪,那已经是一道很特别很美的风景线了。香港的夜景也很美,香港有太多值得我“大惊小怪”的地方了。虽然十天下来后,我们并没有去过很多大陆同胞“必去景点”(海洋公园、迪士尼乐园等),但每晚回宿舍时在地铁上欣赏着一路的风景,我已觉得很陶醉很满足。每次看到美丽的特别的景色,我只能掏出相机把很有限的拍下来,但美好的东西都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9 i; R1 _3 z7 n
/ b1 J/ |$ z5 O; j; A7 i/ L. E

; M$ p- _, m: T8 v
香港包容性很强,来香港一个地方就好像去过很多个国家,这真叫人兴奋。去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有时我会幼稚地把在香港实习的日子当作我的留学经历,虽然有点可笑,但细想其实也有几分相似,只是在这里我不用每时每刻都说英语而已。我们每天都在精心计算着开支;每天都在外面吃饭,经常会比较哪间的饭菜划算,然后向每个同学推荐;一有时间就会争取去玩,妄想能在这期间用最少的钱把整个香港都游玩一遍;一见到比大陆便宜的东西就想买……对这里的任何事物都觉得新鲜和好奇。  A' i! R% l: i# H3 _# U
+ S: r* r# e4 O  M" ^
对香港的第一印象很不错,这里是一个很适合求学的地方。
5 w' U1 Z! {5 V& E: f% @: t
6 G' a: e- {3 p7 l5 L* s
    实习体验 ( v1 X1 w* O  n* e& f; C

* @0 ]) c+ f* k* E, t2 s" Y/ a
我们在香港参观了很多的机构,其中给我最大感触的就是他们的长者服务和青少年服务了。对于青少年服务最大感受就是这些机构的组织和管理都比较规范,且很注重人性化管理和各机构间的合作。每个机构都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和服务计划安排、服务质素等要求,每个个案的跟进也做得十分的到位。而像内地,如果介入完了就没有继续的跟进,我们认识的第一个案主阿琪就由社工从十三岁一直跟进到现在二十六岁。我们参观了香港信义会元朗区青少年服务——天水围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信义会很强调青年工作与社区的适应性,强调青少年服务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融入社区、让社区支持青少年的成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青少年社工们都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邀请了区议会的议员、政府官员、社区知名人士等作为嘉宾,活动的目的是为那些具有音乐特长的青少年提供展现才艺的机会。信义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个青少年总会有他们自身的优点,我们要通过激发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我发现外展队的工作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同青年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获得青年人的信任,与青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外展队工作的关键。郑姑娘对我们说,他们不会责问青年人“为什么不回家”,而是转换方式,问“你刚才去了哪里”和“待会儿去哪里”,以此判断青年人是否有危机是否需要帮助。外展队将青年人接回协青社后,社工并不马上行动,而是等到青年人冲完凉、吃饱饭、美美睡一觉,获得安全感之后,社工才会介入。我觉得信义会的社工很会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7 D/ i- d0 K) W# L& ^1 T

/ i5 r  ~2 N, L5 m9 B; B0 e& j" v
我们在香港还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沟通。同去的大部分人都不会讲粤语。因为普通话在香港远未普及,只是在回归之后才渐渐兴起了普通话课程,所以香港人多数不会讲普通话,可能能听懂一些但很费脑筋。因此,我们与他们存在语言障碍。还好带领我们的两位社工都会说普通话,同去的几位广东同学也可以帮忙翻译。在香港宣教会——大兴白普理老人中心,这个问题又一次让我畏缩。因为老人都不是很会普通话,我们大家针对这一点策划了一次小组活动“开心欢畅迎鼠年”。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认识了更多的老年人,并且深化了同他们的关系。正是从这个活动开始,我们才打开了工作局面,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接纳。
3 C4 M: y9 A* R$ x% q      对于香港的长者服务,香港主要是由政府资助一些非营利机构,由他们组织专长人员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服务,它提倡以社区为圆心,提供以中心为本的服务及以家居为本的服务(为居家的弱老提供服务);他们很少把长者定义为需要照顾的人,而是提及长者也有自我照顾的能力,甚至可以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是一项重要资源,在大兴那里的老人都十分得快乐,健康幸福,有的还会去参加义工小组。香港的长者服务是做得比较完备,有体系的。从长者到护老者,从个人到家庭,在一站式服务概念的指引下,在社区中心里都能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m/ [/ K0 l3 i5 R/ b4 w
' [9 M4 J8 s7 |2 S* O8 P8 V; |
; ~) A9 r  y+ s) W' q3 n# d& l! x
香港的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十分敏锐,每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件或新闻,社工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推出相应的服务。如:寒流袭港造成多位长者去世,于是推出“平安钟”服务;由于觉察到香港近年自杀率上升,且青少年的抗逆能力差,推出“生命教育”等。
- P) R+ ]1 w% I4 _/ `* K* R) q0 D3 c$ m
    思考感悟$ E  [# g( g: Z

' `8 l: P$ [" Z# j6 P$ g这次香港实习给我的反思是,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坚定的是自己的信念;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将社会工作的守则、信念以及技巧与自己的做人方式融合在一起,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如何恰当地对社工进行定位——社工不是救世主;如何对自己的进行认识,评估;作为一名社工,应该具备的是什么……
+ z; P6 w8 O& Y1 _& y% K
# z9 x& T1 q5 C; E3 X
2 t0 O3 N4 a. E
香港之行,感觉自己的社工专业热情高涨了许多,也感觉自己的社工专业知识还很缺乏。这次香港之行让我们体会到香港福利事业的发达,他们机构的设备非常的人性化和专业化,在管理上也非常具有优势,懂得利用某些服务来赢取一定的资金。参加他们的员工培训以及小组活动,更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香港社工纯熟的专业技能和崇高的职业操守,他们所教授的专业技巧对于我们本学期的实习,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参观过程中,与他们的接待人员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T8 N- m) f$ ^3 a3 r$ @- H

: u3 n$ ]( v' D2 F( j最后,我们想对本次香港之旅所有接待过我们的、给予我们暖暖关怀的机构以及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大坑青年中心、香港赛马会药物信息天地、香港信义会天水围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香港大兴白普理老人中心、香港单亲协会、救世军大角咀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母亲的抉择——未婚怀孕服务部支持中心(TST)、基督教新生协会 “新生园”福音戒毒辅导中心。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感谢中港社会服务社的黎信强先生和杨伟坤先生,他们在我们本次参观之旅的生活和住宿都给予了非常细致的关怀。2 r- c# x# Q4 d# O- \; c
( h9 `/ u7 m9 i/ I/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 12:38 , Processed in 0.08231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