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08|回复: 0

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彼得原理  ; m  B4 g2 P- B3 R( I5 U

6 u( B' D; k9 n. I3 e  1 q$ C, }; r' Y3 I1 w/ j6 W

: Q1 T6 t. ?! B1 v# v+ A' Y9 p4 P! R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7 p8 r9 p$ V1 \. s7 Y8 N4 [

; `( v/ [$ w; F3 R' D+ _  . U4 j& L( o$ P0 E; G4 ?  z

2 ?; r) y  _# e" c2、酒与污水定律 $ @& I# D( S1 B7 h6 K. Q

9 o$ M, b+ c9 B7 h8 b. Y4 `. w3 z  " h2 k# |' U( O

+ X6 f( h0 _, p  r+ N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 `3 c: o  K2 i5 S1 ]1 o) h. g) E: i$ P$ j* [! Z0 C/ m
  2 J0 i3 o% b3 L
/ Q9 y0 C& T+ I/ v9 a
3、木桶定律
( Q& L5 C2 P. {4 p* W% [! u' A. k4 z
  
: |& m( E8 o% `/ z) n: b$ z. `/ v1 l; a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0 p. f, f+ n9 n6 N5 [- o' U8 V8 ~% T. V* @5 Y* y, h
  
: W/ o2 J' \9 l5 e) k5 a$ w
' ?4 ]2 |- k) {4、马太效应
+ h# ^2 b" F0 L5 D( l: M* e- B# s* \4 {0 s4 a5 `' A* v9 k" l
  
5 O" |# Q; f/ I' Y* [3 l
% u% [' T( q; X: Z# Q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9 e9 [* L! M# a4 c; E0 k( G3 m
! }+ S8 t* }2 n  / k8 k; b7 w' ^3 j8 M
: Q! d. Z7 v1 A; f7 ^- H! W
5、零和游戏原理
4 }* r0 B) ^  o3 O2 g, \+ m.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8 y# g) I1 s/ |: U& I6 f* W; N* [$ {

2 G6 |+ a& a1 [! _9 {) ?  
" l; a, \3 Y) _! M( Y6 D6 V9 _* R, F6 T: y( P& V0 P  C
6、华盛顿合作规律
/ N1 v- V. M* l6 I6 E) l9 k9 u
  l# e: N# O4 N( ]4 I  * |0 E" g( o/ `) h

* }. |) _  A, ^  v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 z9 S" Z6 b- w3 ^9 X! f

0 J6 n0 Z# R) s  
: k6 X% F4 W* n% U: m
2 e. g0 n9 ~5 h, m* {8 A1 ~: Y7、手表定理
6 {4 P# y6 o: q/ z1 x; _
7 B8 Q; C+ h3 w# ^4 X2 T' K  k  5 ~  T- J& M% s8 ?$ ?

- o) x9 w' v6 `' X# U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 F% b! g( V6 ]! `$ d5 j7 g4 J( x

; @' s: w$ {% ]6 u  
' Q; _# S2 T5 o4 i1 G0 O. s. X8 r. p* x  @, o' o2 v, K4 h; W
8、不值得定律
/ M- L3 r2 V) v3 T$ D% U0 y0 d8 P5 U0 t- S$ r
  
8 h) s9 i' @, [4 S8 g# ~5 Y6 P
: L, e7 G# a/ ~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 g6 k0 E5 P$ r: H! L
" n# z0 Q, c9 ?6 \! l  
, j3 `' d5 k. {" R1 _2 B% x
2 B6 d, [) R$ \4 g. ^- ?$ }- A9、蘑菇管理
* F/ D2 \1 B: X3 B' O! F: @  W
, A0 C, M5 j3 M! ^  0 y0 `% w8 N, Z- r

  j1 |9 w! r7 N2 \9 c: G9 Q! ~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 W. _; L' |' W9 {$ z3 o  z. z
  ?' ^! z/ W- f6 ~    ?2 M7 O/ R8 u0 D

8 K: V7 W) j! g# K5 t-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 H! _  |! \0 a$ t( c  K$ o2 g

" ~4 Y4 u/ X% j  
* }% `' J. c" f, T; f% y( c. t: J- R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18 15:37 , Processed in 0.04042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