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uxin20072063 于 2009-7-20 18:35 编辑
9 a' _3 B7 \; X1 q9 s% `
; y* D: f! z/ s* I5 ^+ W2009年07月20日08:5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洪继东
( V" j7 `/ f9 ^! b9 w, _: i. I8 C9 X/ o; J n1 \3 u
昨日,全国第一个跨越行政区域的“全域社区,委托管理,全域服务”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在成都市诞生,成华区民政局、龙泉驿区民政局与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三方联合行动签订“全域友好社区”的协议,成华区100个社区与龙泉驿区50个社区参与其中,成华区并派遣200名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开展全域社区委托及走访服务。据悉,这是成华区将基层治理、社区均衡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而实施“大学生创业就业VPE社工全域走访服务”的一大创新。
8 w8 s0 k: B% J" q( s0 ~$ }7 E# R( g, L3 Q8 g4 E8 z) d
“抽去”行政架构,成华龙泉建立“全域大社区”
* D; J3 Y$ ^/ @ I8 P" J6 b2 Y, {. M6 v. V' P3 s
据介绍,成华区的保和辖区目前处于“大拆迁、大建设”的发展阶段,成华区保和辖区约有1万多居民在邻近的龙泉驿区十陵镇过渡居住(龙泉驿区也有不少居民在保和辖区居住),为了给搬离保和辖区的居民服好务,保和街道、十陵街道与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联合行动,打破目前社区以区、街为单位进行板块化管理的现状,以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等NGO组织为平台,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抽去”行政管理的框架,使两个行政区的社区“扁平化”——采取跨街道、跨区使社区与社区直接对接,一方面签订“全域社区委托服务管理”协议,将过渡居住居民委托给所在地社区进行管理,并由所在地社区提供全域均衡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推出“全域社区”服务体系,实施“社区居民事务代办制度”。/ s3 k2 {' V& W% x5 e
% \- y6 O0 I3 k5 j" v l
“VPE社工全域走访服务”让跨区社区服务无缝对接
+ S, f( ~7 g. V, b) \
; j5 K6 \7 k! u$ r1 y为进一步为过渡在外的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成华区、龙泉驿区与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还联手推出“VPE社工全域走访服务”,即由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华区保和街道建立一支“全域社区一对一”社区服务队伍,按委托管理服务的协议,通过社工定点、定片区联系,定期和不定期上门走访、电话访问、“民心QQ群”在线服务等方式,为过渡在外的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逐渐构筑起“居民跨区生活居住,社区服务无缝衔接 ”的全域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也将提供一定的全域社区特色服务。“今后我们在来龙社区就可以申办社保服务了!” 成华保和东升六组居民李清秀告诉记者,他今年59岁,现老两口居住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来龙社区6组,原来社保、医疗服务都要回保和东升社区,很不方便,今后就方便了。
8 S* d4 ~) G- e1 k* G) p0 q: L4 p( c
探索“村民待遇”与“居民待遇”服务均衡化
/ w1 J3 R& ^6 v' K/ _; j* Q' o8 |: n1 S; P
“ 我们将探索建立‘村民待遇’与‘居民待遇’均衡化服务体系……”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在统筹城乡大背景下,随着村民的集中居住,原来的地域关系、利益关系、生产劳作方式等不同程度地被打破,一些村民将搬离原籍到异地居住,这样村民在异地居住就同时存在两种身份的“待遇”——一种是对原地而言的“村民待遇”,涉及到分配原来集体经济组织利益、领取相关补贴等时,需要回原籍;而对异地的居住地而言,则是“居民待遇”,可以参与当地社区基层治理,参与制定所居住社区的社区公约、甚至参加选举、重大事项的议定,参与所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等。为了更好更优质地对两地跨区居住居民提供服务,成华区和龙泉驿区将“全域社区”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区(市)县,以后,凡是跨区居住的居民,都将在居住地享受到同等“居民待遇”服务,而享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领取失地农民各种经济补贴等“村民待遇”则回原籍。
3 R5 r# l% ^! H: c) b
F$ T: L. _% E0 T5 u( K `% H“好巴适!我们对东升社区来说是村民,对新苑小区来说是居民,现在村民、居民两种身份的服务都能同时享受!”东升七组居民李光和说,他今年62岁,现一家5口居住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新苑小区,搬离出来居住后,感觉不方便的主要有,不能跨区到社保定点医院就医,异地居住后了解本地政策、信息不够及时等,龙泉驿区和成华区建立全域均衡服务体系以后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今后在哪里居住都一样方便了……成宣 本报记者 洪继东* G, c* G1 w* D" D2 q
: Z3 j" I& Y* G# }* x ?' T7 n) X
专家访谈
; }8 X, R1 y- n1 a4 s1 e! R( T8 A. p6 O( R
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罗映光:探索建立“全域社区、全域服务”均衡化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依托保和街道东升社区和十陵镇地缘关系积极开展使村民在离开原籍到异地居住以后同时享受均衡的“村民待遇”与“居民待遇”服务体系研究在全国尚属首次,也是成都市推进城乡统筹工作的一大创新。$ C, Y: Y2 p9 O% R8 M
% L3 ^- ~7 K) u. |5 E1 [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副处长刘川云:成华区、龙泉驿区围绕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与服务推出的创新举措,打破了社区之间、街道之间的界限,真正让居民享受到了均衡的社会服务,这一模式在成都具有推广意义,构筑“全域社区,全域成都”是形势所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