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掏钱买买买,社工仍喊穷穷穷!
4 J& ?- N3 k4 ]* D" @ h. P●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广州模式”在全国先行先试 ●实际运作中遭遇一些困境待解 : Y' p# [. h! s3 c+ J
广州日报 2015-01-19 记者 谭秋明, T! z4 N# l. M- |8 R3 k
4 a* i1 d9 e) O7 ?' D
政府出资“买买买”,社工仍喊“穷穷穷”,市民街坊则慨叹“没什么特别感受”……从2008年起,广州市试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连续7年投入11.11亿元。广州通过购买社工服务,特别是推广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促使社工队伍和社工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形成了“广州模式”。如今,“广州模式”正被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多个城市争相学习。" |7 q/ |" ]4 k8 p* g1 D5 c) m
( ?2 _( S" o- r/ U) F# w" F( A
作为先行先试者,“广州模式”历经数年试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开始遇到了准入、评估、提升服务质量等发展困境待破解。 9 T1 Q( Q+ M' D% ^
连年投入亿元与国内城市相比是“大手笔”,与国际城市相比却是“小数目”。其实,大规模地购买家综服务,在业界、学界中一直存在争议。有意见认为,全面开花的家综服务有如撒胡椒面,普及得快,却似乎成效不明显。 9 k- T- Q# w4 ]2 ]% U, Z
社工故事 “中国最美社工” 科班出身 同学没几个当社工 : V" W$ h6 S' L: T" |2 c& }
2013年,广州星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工林佳获评“中国最美社工”。1987年出生,不到30岁的他,从业4年,在广州社工界已是中流砥柱。 5 _( \, o/ Q; e) _
林佳读社工专业出身。在求职过程中,他不止一次犹豫该不该当社工,“当年的同学40多人,真去当社工的就几个,现在还当社工的估计没几个了。”来到广州,工作不好找,林佳投了几家社工机构,现在供职的星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招收了他,刚入职时月收入1600元,主要服务艾滋病及感染者。“肯定不敢跟家里说,也不敢跟朋友提起。”
+ {9 [. t0 J) ]4 I6 q每周, 林佳有专门的时间到市八人民医院和天河区、越秀区疾控开展服务。连林佳自己也没想到能一直坚持下来。如今,他是星空艾滋病项目的负责人,月薪涨到4000元,成了家,当了爸,妻子也是社工。采访中,他一直庆幸自己的坚守。
9 _6 C8 i( \( v0 r4 g+ x/ b“现在薪酬还是偏低,社工身份的认知度还是不足。但世间没有不劳而获,更何况社工是新生行业,你要和她一起慢慢成长。”林佳说。 编个案 社工哭诉活在“说谎世界”
- V: h/ P5 }( o和林佳相比,燕真认为自己算是一个“逃兵”。辞职前,她是一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专业社工,负责养老院养护专区的长者心理辅导工作。老人多由医院转至该区。燕真很受老人们欢迎。她也热情高涨地挖掘个案,筹备小组活动。
4 C, f' u, Q' I6 n E“马上要检查了,你拿不出(个案)也要拿!实在不行,翻翻报纸杂志,参考一下社会新闻。”机构负责人示意燕真,个案不足要赶紧“编”。为了保住饭碗,燕真交出了几个添油加醋的个案,负责人翻了翻,不耐烦地将个案册拍在桌上,厉声道:“你(的个案)就不能再激烈点吗?这样能体现你工作的重要意义吗?” ' Z u: ]; `' o" {
燕真开始参照社会新闻编造个案。她回忆称,“我写过与子女关系紧张的老人、与室友无法和睦相处的老人、怀念亡夫郁结不已的老人,还有意欲自杀的老人。但是,在我的病区里,根本没有这些个案。”应付过一次检查,很快又迎来下一次,“活在‘说谎的世界’里,良心不安。”她哭诉。
5 Z- F) ~6 v; x# T; v抢个案 癌老人大呼:“别帮我了!” & _& d4 T, N$ X5 _+ J$ }
“不要帮我了!谢谢你们的好意了!”82岁的梁伯最近查出了肝癌晚期,而且发生了转移,令他感受煎熬的除了病痛,还有同时而来的两份“关爱”。大约4个月前,百病缠身、与独子关系一直不和谐的梁伯同时被两个家综的社工“盯”上了。一边要帮他申请养老床位,一边要将他送进医院全面检查,两边都表示要帮他化解与独子之间的误会,让他们父子重归于好。
" t2 s( k4 B% Z0 F& [7 x刚开始梁伯甚为感动,渐渐地他发现,两班“后生”原来针锋相对,“该听谁的呢?”梁伯的烦恼来了——一家知名机构的负责人讲述了这个“抢个案”的真实案例。他指出,两个家综的社工原本可以合作一起开展关爱梁伯的服务,但其中一方以“保密性”为由,不愿与另一方合作而引发矛盾。
- {: u% _+ H1 U9 {& n. a这位负责人指出,社工承受着各种业务压力,首当其冲就是完成指定个案数。“没有的硬要完成指标,就要去抢。”记者了解到,梁伯目前已进入医院治疗,但谢绝了社工的继续跟进。 4 O: G. c- c3 O" k5 j% J; U7 h" U
广州模式 每个街道一个“家综”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 t6 f Z7 H1 m; U* r
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兴起向先进城市学习社会管理经验的风潮,广州率先学习并引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 l u' \, u0 {6 J+ S: S2010年:广州确定学习新加坡,大规模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设定了至少每条街道建设一个家综的目标
! |% H1 Z& ?2 ]; h怎么买? 服务全部招投标 1 {5 A3 [# x7 X* e+ M
从2008年起,广州市试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2012年的投入首次突破亿元,投入资金达到2.95亿元。2013年投入增加到3.3亿元,购买了165项社工服务。这165项社工服务中,有153项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也就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服务,投资金额达到3.06亿元,另有12个专项,投入金额1600万元。
* l; }0 J4 I, v* L! i Y无论是购买家综服务还是专项服务,全部通过招投标进行。机构中标承接家综服务,可获得3年200万元的购买资金。如中标专项服务,则视乎项目覆盖的服务人群、服务量、服务难度等定价,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迄今为止,全市最贵的社工专项服务是“青年地带”服务边缘青少年,3年投入达到1650万元。
' D2 z1 t! u4 h. u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有专门的准入评估,但不是广州这样直接使用了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有来自香港的社工专业人士认为:“社工是做人的工作,是为民服务,用商贸招投标方式购买社工服务,不妥!”
1 k% {0 _% f* d# ?( n; i! s买什么?153个家综中心 数十个专项服务 0 V% O3 ~7 Z9 Z+ J
近几年,广州市开始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转型,大力发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而且连年追加投入,那么,到底都买了些什么社工服务呢? ; s) H9 C6 F, i+ S
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覆盖全市153个街镇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居家社工服务;二是关注专门群体的专项服务。 $ p9 E* y- V" h
覆盖全市153个街镇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居家社工服务,以“3+2”模式运作,3项必备服务主要以社区老年人、青少年和家庭为主,2项个性化服务视乎社区特色由承接机构自主设计开展,如外来工集中的社区开展关爱外来工及其子女的服务等。 : S- ~/ J+ d% `+ |) V- I$ |7 x
专项服务主要关注特殊边缘群体,到2013年,广州已有21个专项服务,如协助精神病人社区康复、刑释人员社区矫正、残障人士社区复健、外来人员融入社区及就业等。
! ]9 t- A3 | E$ p( p8 i |8 z买对了吗? 有人认为“没买对”
: p3 L8 I0 t( f: N“当下的社工数量和素质并不能提供足够专业的服务。”—— 省民政厅一前厅官 ( I% `; Q& u4 C$ p- T# h9 L) o3 ?' w
一位广东省民政厅前厅官不止一次在研讨活动中表示,大规模急速地开展购买家综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投资虽大,一时间能起到扶持社工机构发展的作用,但是当下的社工数量和素质并不能提供足够专业的服务,反倒是“拔苗助长”。 ; h6 Q5 {/ j/ s7 L) @& {) X
而“没买对”也是本报记者在社区采访听到较多的反馈。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数亿元的投入,市民却认为是撒盐入水,自己没尝到一点滋味。 * F, h9 ^; W- ^: |! c
至于社工机构,甚至是一直负责操持此事的民政部门,也正为“到底买得对不对”而陷入迷思,而这份迷思主要针对实际运行情况引发出的诸多问题而言。
8 r9 \8 h- Q# \% ]运行之困 评标准入:专家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 V# x% P+ e$ { t) L日前,一宗关于萝岗区某街道家综的竞标纠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市民政局正在展开调查。
" [# ^ [) O& }, D其实,早在试行之初就有人投诉称,有些购买社工服务的评标是一场“知根知底”的走过场游戏。“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这是无可辩驳的现实。”一位评标专家库的专家坦承,这个专家库初创时,由于广州社工人才紧缺,专家库的50多位专家主要由高校社工专业负责人、教师出任,而他们多数又是本土机构的发起人、理事、监事。“这就要看各位专家会不会主动回避。”
- L0 k- `1 H$ s9 d; U+ |9 l! |这位评标专家还指出:“机构和街道‘串通’的可能性更高。”刚开始参与评标时,很多社工机构连标书都不会做,但是他们会主动和作为招标方的街道搞好关系。“招标方会设定一些对机构有利的条件,为他们争取略高的分数。”
% O* b! g) A2 Y此外,个别招标项目可能由于地处边缘,例如要在萝岗、花都、从化等地开展服务,又或者服务难度大,如针对吸毒人群、刑释解教人员等,开标后没有足够数量的竞标机构前来应标。个别机构为获得政府购买,会请相熟机构前来“围标”。
3 w7 i+ W6 \* k7 O$ e0 b5 g4 C. d评估失准:5~6家评估机构标准不一 2 x+ H' s4 A3 o+ T: v
广州市规定承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构每年必须接受中期、末期两次评估。运行数年,对评估的诟病,也逐渐多了起来。 # U6 K9 i- i5 k7 E1 O
“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应付评估之上了,还剩多少精力认真开展服务呢?”一些社工认为,“编个案”、“抢个案”很大程度由过于频繁的评估造成,“几乎是首尾相接,中期刚结束,末期马上就来了。”每次自评、接受中期评估、末期评估,机构都要准备大量的文书材料。
5 u2 b. t2 ]; H! ^$ ^4 o令社工机构倍感头痛的还有,各区的评估机构不同。目前,全市有5~6家评估机构负责对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进行评估,评估标准不统一。“我们在不同区承接了家综服务,有些区评估基本只看文书,有些区会来实地查验。”一位社工机构负责人称,在最近的末期评估中,评估专家组到现场查看了一下文书和环境后就离开了。
/ w2 e7 M9 I: x; R“评估标准不统一,没有达到预期成效,甚至伤害了一些机构和社工的积极性,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大问题。”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直面这一问题,称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 H% f- o" P# `冒险求生:一个社工“掰开”几处用 & [) r( Z( G4 K0 |5 }
“主任以能者多劳激励我,似乎不好拒绝。”一位从业近四年的一线社工吐槽,她服务的机构日前在佛山获得了一项政府购买服务,由于机构人手有限,负责人委以重任,周一到周五,她在广州一个家综开展日常服务,周六日则要到佛山去参与专项服务。“机构是一套人马,同时接跨城市的几个项目,把社工累得要死,却只给一份工资。” . q- G& {0 E4 z1 O) @9 `6 t6 K
该机构的负责人则表示,“这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她说,不断争取政府购买服务,几乎是社工机构维持和发展的唯一渠道,而且,社工行业才起步几年,薪酬偏低,留不住人,留得下来的都算是骨干了。其还称,过去一直靠“一套人马接多个项目”来维持,但现在广州行不通了。因为每一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名单都要在社区服务网上公示,一个社工在两个项目中出现,机构就会被警告。
i2 Y* u2 I0 u* y“很多城市购买服务还处于试探阶段,不敢投入太多,想给员工提薪比较难。”对于服务质量是否有保障,这位负责人语带无奈地说:“呵呵,我们就说是‘一分钱一分货’吧!”她期望社工与机构共度时艰,“周边城市都发展起来,行业就有起色了!”
- O- ^ o; Y/ k* q* z社工群像 走一半留一半 部分因病致贫 ; r% d: g' ~3 o, m' O$ J
社工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者。社工的工作状态、生存状况决定着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而现实中社工不仅存在定位不清带来的身份尴尬,而且一些人陷入了低收入、低生活质量的困境。
! r8 d/ e# ~/ v2 n. E定位不清:社工成居委编外人员 9 M; E. ]7 D# x& I+ t
目前,广州已经有150多个家综。然而,家综与街道、居委的关系似乎并不太明确。“我们当然是希望家综能够独立起来,开展专业服务。”市民政局负责人坦承,由于最初的定位不明晰,不少家综成了区、街“附属”“外援”,大量行政工作“倾倒”到社工身上。这恰恰是政府买了社工服务、而市民却无法切实享受专业服务的根源所在。
2 G! ~* d8 S5 l8 y“你就忘掉自己的专业吧,不就是一份工作吗?”街道人员向社工小李交代任务时常常这样说。她被安排去做育龄妇女入户调查、去派发预防登革热单张、去宣讲垃圾分类办法,总之,是一些与社工专业几乎无关的工作。
7 P8 f2 b/ C5 i- |- ]缺乏认可:“平民会所”少人捧场
1 |& m' ]* E. S% L6 q, c& R由于定位不清,在市民心中,社工、义工和居委大妈几乎没有差别。至于什么情况下应该请社工帮忙,有什么问题应该交由社工处理,很多街坊没有清晰概念。日前,本报记者在几个知名社区对约300户居民展开调查,其中有288户居民表示没有接触过社区社工,而且不知道在社区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社工。即使接触过社工的居民,也认为:“社工和义工不是一样的吗?都是帮忙组织社区活动的吧!”至于家综可以提供什么服务,有多达217户回答:“办暂住证、准生证的地方。” , O' B* f# ^+ r
该项调查样本虽小,但表明,经过连续六七年投入超过十亿元购买社工服务,其实市民“不买账”,最初想要打造由专业社工来负责运行的“平民会所”,市民鲜少捧场。
9 Y' F& I" w0 R收入不高:“限价”带来社工大量流失? ' b" \1 F0 v( i8 |0 ]* O
广州家综的一线社工,多数拿着三四千元的月薪。最近,重病社工李丹的求助引起广泛关注,在患病之前,她是一名家综社工,每月实收2000元。40多万元的医药费只能靠申请医疗救助、寻求社会捐助来解决。而在新加坡,一个入职两年的初级社工,年薪达到20万元新币(约合100万元人民币);在香港,一个新入职的社工最低月薪是1.6万港元(约合1.28万元人民币)。
- |$ D5 X$ Z# ?. R% J在广州社区服务网上,各个机构公开的人员配置表中,有半数,甚至是三分之二被标注为“已离职”。以白云街家综于2014年11月14日更新的人员配置为例,承接机构自2012年2月中标,5月开展服务,至今已有7位持有社工师或助理社工师的社工辞职,相当于短短一年多,所有持证社工换了一次。
$ d! s+ o+ x* I# j一家承接了数个家综的机构负责人指出,广州购买家综服务设定每3年一次,每次投入200万元,这200万元中限定60%用于用工成本,亦即120万元支付10名专业社工和10名其他人员3年的工资。“没有自主裁量,怎敢加薪?何况实在没有加薪的空间。”该负责人表示。
( m3 j( A4 p7 Z, S+ y: X2 Y3 q2 N2 y数说社工
, H* g# ]$ J! V* f1 W! [9 t4 w很年轻 平均年龄:25岁
2 e% g0 a. _( T 据广州市民政局一项关于社工人才的统计,目前广州市从业专业社工平均年龄25岁。这支年轻队伍面临的却是社会管理、家庭生活中最为棘手甚至负面的问题。 ! U4 h8 S8 S2 q' f, @4 t
薪酬低 月薪4000元者甚少 广州市曾对社工薪酬开具指导价,从3000~6500元分为三大类数个档次,事实上,月入4000元以上的社工可谓凤毛麟角。 6 ^+ y, S e3 |! H) f3 J
流失率高 年流失率24.3% 由于市民对社工的认可度一般,评价和激励体系还不够完善,社工的成就感普遍偏低,也是这个行业流失率持续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广州市民政局统计,广州社工中,从业5年以上的专业社工仅1%。92.8%社工从业时间3年以下,社工人才的年流失率约为24.3%。
" r, J( y1 g/ G) E) n: @缺口大 每万人有5名社工 2013年,广州考取社工资格的专业人员有4374人。预期到2015年,广州每1万人将拥有5名社工。而香港,经过多年发展,拥有1.3万社工,约540人就拥有1名社工。
, p: _2 O Z' D: u1 ?- o买服务 花了多少钱? 从2008年起,广州市试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连续7年投入11.11亿元。其中,2012年的投入首次突破亿元。2013年投入增加到3.3亿元,购买了165项社工服务。
?0 j& s1 T# F, f+ y最贵项目3年花1650万元 广州最贵的社工服务项目“青年地带”是由广州市民政局和海珠区政府联合购买、委托海珠区团委统筹实施的社会服务项目。市、区按照1∶2的比例出资,共投资1650万元。项目在海珠区共设18个“青年地带”社工站,服务全区6~30岁的青少年,项目人员投入55人,服务期限为3年。 / k7 `/ M8 b$ t. X# r
购买投入占财政开支0.5% 广州用于购买社工服务的投入约为全市财政开支的0.5%。 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用于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约占财政支出的11%~15%。 其中,中国香港用于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仅次于教育投入,在全年财政支出中位列第二,超过医疗投入。
% e% [& g' e9 N/ b( z% L钱从哪来? 政经费福彩公益金 2009年至2012年,全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达到111109万元,其中—— 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等市,资金规模达到108965万元(约占全省的98%),公共财政预算已成为以上几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主渠道。 + T3 ~" t# g e* ^/ S' r: p
原文来源:中国社工时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ffc7bd487c4796a#rd
7 K5 L5 l9 T5 m2 ]: U9 w( q5 w! o8 J: B. z+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