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43|回复: 0

[媒体报道] 【城市商报】清流社工创始人李越: 企业的模式,公益的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苏州   城市商报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C4%D0%C4&qid=&p1=1


社会工作者,一个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理念,遵循科学方法帮助他人,协调社会关系的职业,在许多人听来还是个新鲜词。28岁的社工青年李越却坚信,社工行业不仅会有春天,而且必定花繁叶茂!为此,李越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一条公益创业路。

  □商报记者 曾雅文 龙美娟

  本期Boss档案

  姓名:李越
  性别:男
  年龄:28岁
  籍贯:河南省创龄:一年半机构:清流社工服务中心
  创业箴言:我付出资金,付出青春,只求一个安心。
  社工也会有春天

  李越一直相信,在不久后的中国,社会工作者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职业前景。这种信念来源于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体察,以及对成熟社工模式的景仰。
  2005年,李越作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新生前去报到时,脑子里对社工的认知还停留在刚刚搜索过的百度词条:“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个案、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社会服务人员。”和他同届的另外80几名学生,同样是懵懵懂懂。最后这批学生留下来从事专职社工的只有两人,李越是其中之一。
  “我在学校比较活跃。”李越笑着说,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很多社工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见识过许多需要帮助的老人、青少年和残障人士,深感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还很不够,有些即便有政策,也难以落实。“比如虐童事件,按照法律是可以剥夺父母的抚养权的,但是剥夺之后交给谁?我们现在还缺乏这样的承接机构。而社工机构可以来填补这一空缺。”
  不过,让他真正认识到社工是一门体面职业的是一次香港之行。因为表现优秀,2007年底,李越获得了前往香港参观学习的机会,香港良好的社工从业环境让他大开眼界。有数据显示,香港只有700万人口,但注册社工多达16000人,也就是说,每四五百人中就有1个社工。目前,香港已有近90%的社会福利服务由社会组织代为打理,不仅政府的购买经费充足,来自社会的支持经费也很多。薪水报酬也颇为丰厚,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社工,其工资参照公务员标准;在民间机构任职的社工,收入则根据本人的资历和职务来定,初级社工月薪在1.2万至1.8万港元,高级社工月薪可达6万港元。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以做社工为荣。
  “在香港,社工的社会地位、受尊重程度、待遇水平和从业环境都很优良,反观内地,上海2003年起步,算较早的,但2008年之前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李越形容当时内地的社工发展状况,“就像一颗种子播下去,落在了水泥地上”,然而香港让他看到了种子开花后的模样。
  大学毕业后,李越收拾包袱去了深圳,进入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社工机构做专职社工。因为毗邻港台,深圳虽自2007年才开始发展社工,速度却非常迅猛,很快社工组织的规模和数量就反超上海,“深圳是当时内地社工行业发展最好的,大一些社工机构光专职社工就能达到两三百人,今天苏州多数社工机构也只有三四名专职社工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越成长得很快,三年后就从前线社工升级到社工督导,并开始创立了自己的社工服务机构。

  资金人员都是难题

  “我们的爸爸是司机,妈妈是卖衣服的,去年他们离婚了,我们跟着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开车,所以我们对爸爸的印象就是睡觉中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很少打电话也很少来看我们……”这是一对老家在盐城的7岁双胞胎在苏州的生活故事。去年苏州清流得到市第二届公益创投资金支持,为在苏流动儿童开展了“小鬼当家”活动,教导这些孩子学习自我管理。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苏州清流已经承接了10来个项目,关注最多的对象是老人和青少年,与此同时,李越在佛山和深圳的办公室也在如火如荼地运转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传统的慈善公益行业,除非有第三方资助(如政府、基金会或企业赞助等),社工机构并不提供纯公益服务。“因为社会服务的提供需要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行政成本、服务成本及研发成本等”。
  李越说,社工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在民政局而非工商局登记注册,但日常运作与企业非常相似,同样需要为职工支付薪资、缴纳五险一金、发放员工福利,同样需要考虑成本,核算收入,只不过机构秉持的目的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更注重公益性。
  “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基金会、企业,通过承接订单做项目来获取收入,此外,通常以法人形式注册的社工机构也可以接受一定的社会资助。”这种运作模式意味着,如果前期得不到资助,就必须和一般企业创业者一样,由老板来垫资。在机构成立初期,李越就一直过着“月光族”的生活,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投进了机构的运营,直至接到项目订单。
  尽管机构运作已经进入轨道,李越仍处在焦虑中,他在期待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浓厚的社工意识。“在香港、深圳也好,在苏州也好,政府的项目资金占社工机构资金来源的80%以上。”李越说社工机构的生存发展非常依赖大环境,但是国内社工发展并不平衡。就珠三角而言,政策已经较为成熟,关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使用标准、社工的年度活动经费、最低工资基准等都有明文规定,项目支持力度也较大,相比之下,内地步伐较为徐缓。李越透露,佛山清流服务中心成立半年多,承接的订单一般在二三十万左右,而在社工人数占全省约三分之一的苏州,清流所承接的项目资金规模平均仅为几万元。
  而相比资金,李越其实更担心人员问题。“招专业社工比较难”,“全国有200多所高校设置了社工专业,每年培养10000多名毕业生,但是有90%的都流失掉了”。

  为了公益,继续坚持

  从事社工行业以后,李越时常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社工是什么?在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解释之后,他就会想起“种子碰到了水泥地”,“有时候忙到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有时候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会很受伤很难过,也会反思是不是太冲动,我付出青春付出金钱,到底值不值得?”
  然而,思虑过后,他还是相信社工的春天不会太远。在接触社工行业近10年之后,平等、尊重、博爱、接纳、同理心等价值观念已经内化为他的行为举止,做社工不单单是职业,更有个人的情感寄托——那颗种子,好好呵护,就会开花!
  他说起自己曾做过的一个项目:那时他刚到深圳,在这个移民城市看到很多外来务工子女下学之后四处流荡,连做作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趴在阳台上或者路边凉皮店的椅子上,李越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如果将来我有小孩,会希望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吗?”这是一种类似于职业习惯的思考,却因为站在他人的立场而变得善良。其后,他提交了一个名为“四点半课堂”的项目,提议给下学后的外地孩子提供一个明亮、安全有保障的活动场所,帮助他们探索和发展个人兴趣。项目的效果不错,而更让李越欣慰的是,之后政府也加大了对外地青少年的关注,在社区内设立服务站,孩子们再不愁无家可归、无处可去了。
  “拔高一点说,社会工作高层次的目标就是促进社会政策的改良进步。我们希望社会能变得更好。”
  对李越来说,一切才刚刚起步。

  苏行微评

  李越从事的是近些年渐渐冒头的公益创业。这种创业的特点表现在:一是由非营利机构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涉及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当前国内从事公益创业的为数不多,可供参考的案例也不多,但是可以想见,在小政府、大社会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大有前景。资金方面,由于这类机构比较依赖政府、NGO 等的支持,因此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还需等待社会服务的进一步完善。


苏州城市商报媒体报道李越.jpg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24 00:37 , Processed in 0.05493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