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B0 p& m7 x5 ] {4 N
: S* c5 s2 L6 |
富商裸捐 青年争当义工 香港慈善如何吸引全民参与 2014年04月07日 09:51 6 q7 ^8 J* k6 P$ l8 q/ a- L" z a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437.png 香港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加在前面的定语有许多: 东方明珠[1.53% 资金 研报]、 购物天堂、 金融中心、动感之都、廉洁之都……香港的魅力在于它经济的活力、文化的多元包容、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不过,在繁华闪耀的霓虹灯下,港人乐为慈善的传统,却让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华丽的外表下更添温暖底色。没有物欲横流的冷漠,享有情义之都美名,香港慈善事业同样被许多地方作为学习的范本。 近日,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香港年轻人参与过公益活动,数以千计的慈善组织和团体尽心竭力扶危济困……有学者认为,慈善事业和机构在香港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 捐出来的港大 香港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部总监徐咏璇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讲述了港大和香港的捐赠传奇。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曾任港大客座教授,她在新书推介中写道:“徐立之校长在任(港大)的十二年中,感动了五万个人捐款,为港大筹得一百亿。” 2002年,香港参照新加坡等地的经验,提出校园慈善“配对”,也就是当院校筹得一元,政府便资助一元。此后,慈善捐款成了高等院校的重要经费来源。有香港媒体称,除了政府资助,一直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港大校友的捐助给予了港大莫大支持。从这个角度上看,说港大是捐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充足的经费,给了香港高校创造奇迹的可能性。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在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高居第35位。年轻学府的成功,香港科大总结经验中,就有经费充足一条,充足的经费使其在增设实验设施、招聘高端人才上有了底气。霍英东曾一次捐赠8亿元,是香港科大接获的单笔最大捐款。 富豪热心公益,从纯粹数字的角度来看,贡献良多。近日统计显示,去年香港80%的善款是由20%的人捐的。香港还有不少公众知名度没这么高的富豪,比方说余彭年。2010年,余彭年这个名字因为“裸捐”才被大家广泛知道。那一年9月,88岁的余彭年将总值93亿港元的资产交给香港汇丰银行托管,百年之后全部用做慈善。他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实际行动“裸捐”的人。在当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97名身价百亿元的中国富豪中并没有余彭年的名字,胡润说,这是因为余彭年长期热心公益,把财富都捐出去了。裸捐在港渐成风尚,香港人乐善好施,盛产企业家,也盛产慈善家。 慈善不是富人专利 当然,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只是富豪们做慈善的一个方向。香港慈善最可贵的是,慈善不是富人专利的观念深入人心。在香港,20%的人贡献了数字巨大的捐款,而另外80%人的参与却令整个慈善生态更健康、更持续。 香港是东南亚“首善之地”,在过去5年连续名列全球十大慈善地区,每年有超过六成市民作出慈善捐款。从街头捐款到定期助学、助老、助环保、助医疗……港人亲近慈善的形式多种多样。 或许连到香港 旅游的游客都有过买“旗”的经历吧。每周六是香港“卖旗日”,也就是各类慈善组织街头筹款的日子。义工在不同区域向路人筹款,捐款的人就会获得一枚圆形的“旗子”贴纸。“卖旗日”的义工,中小学生是主力,甚至还有父母陪伴的幼儿园小朋友。慈善的种子就在这样的活动中播撒开来。 慈善已经像是流淌在港人生活中很自然的要素。“百万行”、“渣打马拉松”这样深受公众喜欢的体育活动,也是一年一度的慈善盛事;“星光熠熠耀保良”、“欢乐满东华”这样坚持了数十年的大型综艺晚会,筹款也是关注热点;就连博彩业也在做慈善,香港最大慈善公益资助机构——赛马会捐款总额已超过280亿。 善款去向提供公众查询 香港向来倡导“为善最乐,不甘后人”,关怀、信任、互相扶持,是潜藏在民众的活力。香港的全民慈善的风尚是何以形成的呢? 除了文化传统的因袭,慈善的发展还离不开政策的引导。香港《税务条例》规定,民众捐钱给认可的慈善机构和信托团体可以免税,最少只需捐满100港元善款,多捐则多免。市民如果将不动产、遗产赠送做慈善用途,也不需要交纳不动产转移的印花税,更能豁免部分遗产税。香港政府也鼓励企业参与申办慈善项目,企业捐多少钱,政府也投入相同的数额。港府还善待慈善机构,社会福利署、卫生署会经常有拨款和补贴。 善款运用的透明度,是决定民众参与慈善意愿的重要因素。在香港,政府、媒体和民间团体都是慈善的“看门人”。香港目前有6000多个慈善团体,慈善团体都有公众人士和政府代表参与监督,如何运作、财务报告需要定期向公众公布。近年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的“惠施网”和“明施慎选”等,更是把慈善机构的财务报告提供公众查询。 ) i3 w" w- h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