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787|回复: 0

[交流] 督导知识之谈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粤清流社 于 2014-1-21 10:21 编辑
! |6 E$ z4 `9 h2 w( a$ h9 F9 w
4 v6 D4 |( N3 S6 `' H% A- m
督导知识之
谈反思

3 t9 r  M7 @. g给社工学生的三十封信——《谈反思》) * k' N% x+ L& o1 Y1 R; B2 V
" l+ @  K; u& _% ^4 I9 k3 i
晴天:你好! ! \# ?+ L1 \1 N% A
    上次一周一信的最后,我们聊到“以专业社工标准看,我们既要“贤”(品格),又要“能”(能力)。最高标准可能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富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工作能力,又更需要“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自己当然更要在品德上“日新又新”,时常“三省吾身”。”当时说我们下封信里谈反思。一晃3周过去了,每日匆忙过去,每每想写的时候,总有些沉不下心来。不能再拖了。
' G7 ?* M* j9 C- Z) ^( {8 X4 [
    社工专业的学习,需要老师的辅导、指引、督导以及其他专业支持,但只要我们学好反思,应该会鲜明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反思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 y6 C" B: [- ~' u' N4 R3 m * @- s& H2 ?6 ~8 I1 c
一、反思是深入了解和改善自己的方法。2 a  J. U5 m5 q+ p  ?
    在心理咨询的知识框架里,他们强调一个好的咨询师要有优秀的觉察力。这种觉察力指向案主,但首先指向咨询师自身。社会工作,作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同样也需要对作为工作者最根本资源的“自我”有充分的了解。自我探索和自我改造,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根本任务之一。4 y8 G- R5 n( [4 [/ K
    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了解自己生命过程的脉路(我如何成为今日的自己等)、探索声明存在的价值(我今天所认为的生命的意义是如何形成的?究竟什么样的生命值得一过?我自己的答案是什么?)、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以及生命的节奏和规律。从折中反思和自我探索中,培育出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经营规划生命的态度。这就是“自强不息”。; A. {! m7 _7 S: J1 z9 `7 [7 ]$ h& {; h

( x( o3 k. N6 U2 X& d二、反思是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d( N" t+ F- _. y& q5 {0 U* [
    很多社工学生在专业实践(包括模拟练习)中,大豆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已定(或己定)的计划进行。不过每当处境潮位变化,预估或计划方案被打破而出现困难时(比如遭遇这个坚持“我不想说”的案主,就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可能因挫折而出现焦虑情绪,认为产生问题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是由某人或某事引起的。
9 G" `7 R- I8 _' d
    其实,这个时候,社工学生应该顾及其他人以及整体利益视角下的多方思维框架,由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象上面连接中因为“我不想说”的模拟案主所引发的话题中,如果周伟同学综合考虑专业原则和价值伦理(案主利益第一、个别化原则)、班级实际情况(普遍自我打开度低、畏惧犯错心理普遍)、案主模拟者个性、自我性格和习惯性思维框架、专业学习和训练质量等综合因素,那么他可能会怎么说呢?* v7 H2 w' v0 J: ~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就是监控自己的思想、价值、感情、言语和行动。
7 v3 O1 C* c* K) S ' k) b' i# N( e& O5 Q5 N5 L
三、反思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盲区和错误。
: U* J* ~% ]5 z/ G$ a, f
    由于经验尚浅,练习不足,在专业练习或实务操作时,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对于受训社工来说是常见的。比如“信奉理论”(以为自己采用的理论)和“使用理论”(实际上做的那一套)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比如上次模拟会谈中,在非指导性的要求下,两位模拟社工很快转入和指导性会谈模式等。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实践中的错误并发现自己学业中的不足。
( T; k; c$ {* e) L  d ) L3 V& K) B! l" r8 W+ m: ?- w; E
四、反思帮助我们不致重蹈覆辙,进而令我们更有效地掌握和处理困难。
2 X& [0 B  H0 e+ y1 L1 N, y
    如果没有每次探讨及了解自己和困难处境的互动,就不可能在下次遇到类似难题时有经验、有理据、有勇气去做正确的事由于实务的情境和情况总是复杂和变化无常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在绝大多数时候,案主在我们面前的反应对他们来说都是常态的,我们要在各种处境中要不断操练自己多元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克服自己的文化中心主义和一元思维框架,体会如下的道理: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0 {& r) v1 J( o; S7 m2 d9 N- }( r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时常是困难的。7 z. j. Y$ D4 Z2 C
    除了在反思过程中会首先体会到现实与自己的想法的矛盾和冲突外,还有就是情绪的困扰。
( e; t2 J+ _  g% p2 L当我们反思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时,很多时候意味着对于过去自己已经确信的一些东西的摈弃或修订,当各种信念、价值在头脑中出现争执时,可能让我们陷入情绪低潮,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和自我的混乱。* q2 k4 a$ j1 g

$ D9 j. \. ]) @. w6 ]: q* O; V处理情绪需要训练。
% |$ |) a  a' O; ]9 O4 j
    开放自己、接受自己,改变害怕进入个人抑郁的状态,以克服自己的软弱。
# |$ U( o5 v( T2 ~7 b在这个环节中,社工学员的受训过程,也可能必然伴随着自己成为案主、在督导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学习自我情绪探究和疏导的过程。这就要求督导老师和学员一起,勇敢、真诚、开放地进行探讨,协助学员从反思中成长。  a# m5 i" R2 k( Y7 i/ l- ]) ^
    另一个反思时常遇到的困难,是社工学生往往把自己的经验和他人分享,却只停留在感受层面。
+ u- g. ~: U/ X' B1 n7 L5 b
    要认真思考的是:我怎样看待实践中遇到的处境?用这样的角度看处境,是否真的最好?有没有更好的角度和解决办法?这样的反思才是建设性的,才容易找出自己在处理事情时的长处、短处甚至盲区。放下成见,对每个人可能都是困难的,但唯如此,我们才能从对自己感受的关注中走出来,强化自己对于案主的顺应之心,不计较成败,从而使自己作为一种资源,更好地和专业理论和技能结合为一,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更贴切的服务。( X" M' j9 x( t! ?6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教导。反思必须要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 _* O! m6 {7 c% [) e
    有效的社会工作就是适当地运用个中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情境,并准确地做出行为反应。我们绝不能因考试完了,就把教材和相关科目的学习资料丢在一旁,完全忘了理论,光思考之行动而忘记了“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对实务中的困境做深入分析和反思。如果我们不能运用理论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使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鸿沟”。解决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充分掌握具体现象的复杂性。当我们尝试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时,就需要敏锐地留意各种理论在此情境下的合理解释,以及不足的地方,才能提升社工服务的品质。
- r) Q5 f; I2 B; `2 m
    最后,反思时应注意调整并保持正面情绪:快乐(比如因发现自己的盲区和提升方向愉快、舒服,而不是因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和自责或自贬)、爱(热情、关悯等)等,注意以积极面对负面情绪(比如不为案主的不配合而愤怒、沮丧、受挫、厌恶、内疚、羞愧等,而讲之看作案主的自我开放或现实困境或者讲之看做工作努力方向等),以及经常自我激励(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相信点滴作用、相信面对现实限制仍有行动空间、注意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极端视角并控制或疏渲等)。与同学共同进行反思讨论时,应了解他人情绪、保持融洽人际关系(与人合作、友善地给于支持、激励、信心、合作解决的耐心和诚意等)。
+ q5 e7 L/ d( M
    晴天,这有是一封长信,仍然更多是在理念层面上的展开。不知道你在阅读之后,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常常在学习和反思中保持精神活力、保持思维创造力、保持学习斗志和毅力、有冒险犯难和勇于尝试的学习精神、积极面对学习压力及挫折、勇于解决学习问题,是提升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应变能力的方法。 9 u4 L5 C  p+ a; j) M3 `' F
- W, h# j( b$ ]8 ~# `" y, x
4 D) ^& x! O* e
& |% B+ A& b+ r$ T' T; |

. M; }7 Q, a* Q" ~8 I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8263381751/
. F6 |" D/ E5 z% S$ s  Q

2 K; E* {$ {4 Q$ w* B2 Q# o& H6 o3 ]; z& x! d* W7 [7 f
! f; f4 t5 f8 G* J& R
6 B4 v1 x2 W(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23 14:52 , Processed in 0.04898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