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知识之 常怀社工心 ! A1 x9 q+ w$ `; _4 t- ^! N5 A
b5 f4 v& u9 N, F1 }3 X, X5 j. E2 z2 g% z" f$ n# j
摘要:只要常怀社工信念,虽然不一定担任专职社工岗位,仍有不少空间在日常生活里彰显社工精神,学以致用。 . a! O" g: }& h4 c5 ]
京京: 你从北京以挂号函件寄出的书信,早已收悉,勿念。信函内附你业余所拍广告宣传片光盘,以及你为律师事务所撰写《律所管理新知》专栏文章:浅析当前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心理。你的广告宣传片效果、构思新颖,形象清淅脱俗;至今专栏作品,则对那些大学毕业生,快踏上已臻白热化竞争的人才市场,颇有启发与参考作用。 从你多次来信与电邮沟通中,我深为你赤子真情、勤奋、 乐纲与积极的态度所感动。记得数年前,你刚念完社工专业课程时,曾为找不到称心如意的事业岗位而懊恼。难得你天资聪颖,长于音乐与舞蹈等艺术;待人接物方面,更见谦逊有礼,勇于服务,敢于承担,你渴望有机会发挥潜能,好好服务人群,贡献社会。从工作锻炼中,你渐次领悟到原来社会工作精神,在社群与组织里,常可实践与坚持。 来信中,你剖白许多念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常感到前路茫茫,疑虑他们学非所用。不少社会人士仍未接纳社工的专业性;加上政府机关在人事聘用时,鲜有特别关顾具社工事业训练的申请者,情况值得大家关心。可是,我不禁要问:难道社工专业生只可在专职社工岗位内发挥社工所学所长吗?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可有空间实践社工精神? 京京,我深信你已掌握好《社工实务过程》里“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及结案”那些处事要则,加上熟练的会谈技巧,包括关系建立与沟通方法,纵遇那些不讲情理的客户或诉求,仍能顺利迎刃而解。你不在专业社工岗位,却善用所学所长,融会贯通理论与技巧,坚守社工信念以人为本的精神,专注聆听需要,终于帮助公司蔬解客户的怨气,助“客户”之时,也助“己”,委实难能可贵。 社工信念是以人为本,我们深信只要好好动员周遭的社会资源,确切地提升“服务对象”的动机,就有办法积极改善,所谓“明天会更好”;从而使个人、社群或社会里的气氛淡化而日趣和谐。 日常生活里,不妨常怀社工心,多一点关顾社会上那些弱势社群,例如来自农村的民工,从企业单位里无奈下岗的中年人士,刚刑满释放,亟待“帮教”的罪犯者或滥药者等。他们很渴望社会人士多些容纳,体谅与扶持。我们深信社工同学或毕业生在不同岗位上,具可彰显仁爱与关怀的情操。假如你能影响身旁的企业主管,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地乐于聘用那些“刑释人士”,不是正在发挥社工所学所长吗? 总而言之,要贯彻社会工作信念的机会很多。细微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时,自动自觉地认座给有需要者,以至对社会不公义事情,不忘口诛笔伐,投函传媒作出诉求,提出建设性批评与改善之道等。你撰写专栏文章,充分关注大学生就业境况,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括一句,我大胆地说,如要贯彻社工精神的话,机会实在俯拾皆是,又何必拘泥於“只有在专职社工岗位内才以发挥社工所学所长”呢!你们这些毕业生也不妨善用公余时间,多些投身义务工作行列。除了丰富人生体验外,更可把社工精神,伸延下去,薪火相传。 顺祝安好! . [* W$ `5 @8 {/ V6 {* ]7 d/ F
陈伟道 * v9 i4 q; w9 g1 r
(作者简介: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高级讲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荣誉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硕士)
* v- C* ]2 p1 h9 e) B. X/ W$ R7 f* o1 O. X7 {) N/ |
6 Y/ E3 j1 E" Q# H* A8 C/ y( Y# F% [ h4 N( L5 h
; Z( R6 H# D3 u+ m" T }( L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71981739846/
6 g5 Y- f5 v3 b6 m3 i5 P7 P6 o: z3 ~9 m U& D
% O3 d! [+ Z$ n' v5 B0 ~5 W0 _; @7 ?7 M4 q- {3 n+ Z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