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740|回复: 0

[交流] 青少年网络成瘾个案概况及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少年网络成瘾个案概况及原因分析  
* j2 u+ ]6 o$ x. H+ J
(一)个案家庭基本情况
8 D& g) ^1 |" N% A- J( J' }
1.个案简历
姓名:周超(化名) 性别:男 年龄:14 岁
简历:2005 年 9 月—2011年 7 月就读于娄底市第五小学。
2011 年 9 月—2012 年 10 月就读于娄底市第一中学。
2.家庭情况
父亲:周启明(化名) 职业:私营企业董事长
母亲:郭月(化名) 职业:待业
家庭住址:娄底市娄星区
服务对象(以下称案主)ZC(周超),14 岁,L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聪明,但学习成绩较差,家庭环境很优越,父亲是某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高中学历,母亲为小学学历,父母因学历不高在生意上曾吃过很多亏,因此,对案主的学习要求得较严。
(二)个案介绍
ZC在升入中学前,一直都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都很好,因此,考入了当地很好的一所中学。但在分班时,ZC没有分到该校最好的班级,其父亲找关系让他进入了该班,可ZC并没有像父亲期望的那样,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和同学相处得并不融洽。在初一下学期,ZC迷上了网络,放学后常在家玩游戏,平均每天上网 6个小时以上,甚至经常玩通宵,后来在学校上课期间,常趁午休或下课期间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慢慢地,开始逃课去网吧玩,到最后干脆连学校都不去了,成天泡在网吧,本就不好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差。母亲虽然多次劝说,但收效甚微,父亲常以暴力解决问题,ZC的逆反心理不断加剧,多次和父母发生言语上的冲突。据班主任反映,ZC在校期间情绪波动极大,学习态度更加消极,甚至动手殴打过同学。父母曾经把他送入过特殊学校,但效果不明显。
(三)个案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个案简况可以总结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可能会涉及到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原因也各有不同。因此,对于每个研究对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多方面的了解,以及与案主的一些接触,笔者分析,造成 ZC“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身因素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青少年的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自我控制力较差,思维上又有一定的片面性,一旦迷上某些事物就难以自拔,而虚拟的网络所带来的满足感又容易进一步导致青少年“沉沦”下去。笔者第一次与 ZC交流时,其意识朦胧,动机单纯,语气也颇为谨慎:
笔者:你是怎么迷上网络的?
ZC: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迷上网络的,感觉糊里糊涂的,慢慢地,泡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干什么都没兴趣,只想着上网。
笔者:从网络上你能获得什么?
ZC:就是玩呀,游戏呀,聊天,看小说等等,说是学习,纯粹是假话,我成绩是班里垫底的,而且(迟疑了一下)从网上能结交很多朋友,不管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不像很多同学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我那帮朋友就是因为我家有钱才和我玩的,我老师也是因为这个,才这么容忍我。就只有那么一两个真心的哥们,那俩哥们家里也有钱,不过他们出国了,我也想去英国和他们在一起。在网上,没有人会在乎这些,怎么着都行!
经过进一步交谈,笔者能感受到 ZC性格有点内向,平时与同学交往不多,ZC自己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成绩很差。但是,根据笔者判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ZC存在学习障碍。在没迷上网络之前,ZC在学习上还是很努力,但是没有明显的提升,后来自己就不想学了,觉得没意思,反正以后也不靠它吃饭。而接触网络以后所带来的满足感使其难以控制自我,用 ZC自己的话说就是“郁闷时,游戏可以解脱一切!”这里的郁闷包括学习上的苦闷、与同学发生别扭、与父母的争吵等等。
2. 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最初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父母急于求成或者求胜心切,对子女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疏于管教或者教育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心态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缺陷。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其逆反心理不断加剧,最后使得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逐渐丧失。
笔者:如何评价你的父母?
ZC:怎么说呢,不好说,我爸很忙,只会给我钱,从来不管我学习,要不就是找老师给我补习。我妈吧,没读过书,成天就只知道唠叨,要我好好读书,说以后少吃亏。然后他们就不管我了,把我扔给家教。可每次成绩出来,如果没有排在前面,我爸直接就是巴掌,我妈就恨不得天天拿个喇叭在我耳边吼。
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在 ZC网络成瘾问题上起着“促进”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导致了这种瘾。显然,长期缺乏正确的教导,直接造成 LJ缺乏一定的家庭归属感和责任感,而屡屡暴打又进一步加剧了逆反和背叛心理,以至于其甚至极端地认为 “父母只是提款机”、“一回家就跟进坟墓一样”等等。
当前,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很多家长盲目排斥网络,或多或少地对网络有着非理性的看法,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去接近网络。对此,笔者在与 ZC父母进行交流时,深有感触。
笔者:你们是怎么看待网络的?
ZC之母:网络就是祸害,特别是小孩更容易被害,国家早就应该管一管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网)瘾更大,天天打都不管用。
ZC之父:怎么说呢,不光是孩子,现在大人上网都有瘾,关键看你怎么利用,不过只要成绩好,也不是个大事。
显然,ZC父母对待网络均有不同程度地盲目性,身为董事长的父亲倒还算是有点理性,母亲把责任完全归咎于游戏开发商及政府等,他们试图通过打骂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结果可想而知。
3. 社会因素
调查显示,很大程度上,青少年初次上网离不开大众媒体的负面宣传以及同龄群体的不良影响。而初始的上网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步加深了青少年的迷恋心理。由此可以认为,社会因素是引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导火索。
笔者:你最初是怎么知道和学会上网的?
ZC:那还不容易?电视、报纸都铺天盖地地介绍:互联网有多好,整个地球就是一个村。还有一些同学在班里炫耀自己是网络游戏高手。看他们那炫耀的表情,你要是不动心才怪,反正我们班很多同学第一次都是别人带去上网的。
笔者:你一般是自己去上网还是和同学一起?
ZC:一开始是和几个同学,也不会啊,都是他们教我,几天就学会了,越玩越过瘾,Q Q 、冒险岛、魔兽……一个挨着一个玩,最后全部精通。后来就跟爸妈说要台电脑学习,买回来之后,只要放学,我就呆自己房间玩。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ZC之所以“网络成瘾”不是某种单一的原因造成的,有自身的、家庭的,也有学校的、社会的。因而其解决方式需要全面统筹,单一介入,很难彻底治疗。例如,即使家庭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不良的社会因素仍在兴风作浪,那么网瘾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5 _2 s& a2 B) v1 t9 W( d# O8 P# E8 p
(四)干预手段和方法
1.确立总的治疗目标
一般的说,分析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根据以上初步分析,笔者确立了总的治疗目标:在与 ZC建立专业关系并获取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为其提供各种青春期问题辅导和咨询,逐步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心理,并增强自身能力,同时协助 ZC营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从而促进 ZC的全面、健康发展。当然,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具体计划及内容

        1. 认知方面

ZC最开始沉迷网络是因为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认同感,升入初中后,学业的难度及人际关系的相处一时让ZC难以适应,然后家庭又没有给与足够的理解,相反地,父母还采取粗暴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及同学的认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人在乎喜欢自己,感到孤独和无措。此时,在网络游戏中收获到的成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觉得自己还是有长处的,后来就越来越依赖网络了。因此,要想让ZC脱离网瘾,首先要改变ZC这种错误的认知。开始以平等、接纳的原则,与案主进行沟通,建立专业关系,切入点可选取其兴趣(比如网络),逐步取得对方的认可和信任。在笔者认识ZC之初,其表情始终冷漠,逆反心理严重,对父母和社会都缺乏理性的看法,而且极其排斥外人,刚开始还好,等知道笔者的意图时,甚至强烈要求父母将笔者拒之门外。笔者以耐心和毅力,坚持和 ZC交流网络知识,整个交流过程平和,笔者始终以微笑面对,不厌其烦地用心倾听,甚至部分地赞同其观点,ZC慢慢地对笔者放下了戒备。沟通中发现 ZC对网络极其精通,同时还适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来,ZC开始对笔者产生好感,几次交流以后甚至把笔者当成了知己。
其次,在获得案主的接纳和认可以后,就需要进一步全面了解其思想观念、心理和情绪问题,比如对父母的真实看法,有哪些心理需求、情绪上的变化等等。在与 ZC深入沟通的过程中,整个交谈过程都能感受到 ZC的情绪波动极大,时而忧愁,时而兴奋。谈及其父母时,语气颇为冷淡,觉得他们眼里只有学业成绩,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不然就什么都不好,从来不会关心在意他其它的想法,而且周围的人都这样,包括老师和同学。从内心里也渴望爸妈可以关注他其它的方面,不要只盯着成绩,并且认为“回家没有意思”。原因是“回家以后,就整个房子都是妈妈唠叨声,很烦”,显然,ZC缺乏家庭归属感,对父母的看法也比较消极。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纠正案主错误的观念、不当的心理等,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对此,需要协助案主改变对父母和家庭及对周围人的错误观念,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辅导、案例说法等。也还需要介入父母,了解他们的观念和心理,并且使其逐步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给予孩子正确地引导和关爱。让案主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2. 行为方面
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征得案主同意的前提下,协助制定改变计划,比如业余生活计划、学习计划、上网时间控制计划等,并且给与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在家长的配合下,监督实施。
不可否认,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升学、考试等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而一旦学习上遇到障碍,就极有可能造成情绪和行为失控,学习态度骤然改变。因此,需要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ZC成绩很差的因素实质上还是归咎于学习方法不当,尤其是,缺乏父母的引导和理解,并且很少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为此,笔者在提供心理辅导的同时,还经常为其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ZC明显感受到学习的捷径和奥妙,经常为解出一道并不太难的数学题而欢呼雀跃,这时家长给与适时的言语鼓励。经过一段时间后,ZC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地也会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也会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进步带给ZC及其父母比较大的信心,为后面方案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ZC自身性格内向,加上成绩很差,使得 ZC与同学和同伴的交往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以至于除了一些“好朋友”以外,少与其他人交往,而正是这几个“好朋友”引导 ZC开始上网的,直至成瘾。据了解,直到笔者介入案主时,他仍偶尔和这些“好朋友”一起出入各种娱乐场所。对此,笔者与ZC约法三章,在辅导期间,不得与这些“好朋友”联系,也不得与他们进入一些娱乐场所包括网吧,如果没有做到,那么就减少约定好的每天的上网时间。笔者说服ZC的父母,减少ZC的课外辅导时间,多让他参加一些活动,并与ZC所在的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尝试运用团体工作的方法,鼓励 ZC加入了一些学校的社团组织,比如科技发明、足球队等等,加入初始,ZC似乎并不合群,回家后甚至跟父母要求退出这些社团,原因是“没人带我玩,我也不会玩”。笔者在了解之后,通过适时的引导,比如,和 ZC一起看足球直播,共同分享激情时刻,进球时一同喊叫等等,让ZC感受到不一样快乐,在适时鼓励他继续参加学校的活动。一段时间以后,笔者观察到,ZC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谈及学校活动时,他表情愉悦,说着活动中的各种趣事,有时甚至会与父母一起聊在学校发生的事,并且也没有提及要退出社团了。其父母也逐渐意识到适度的课外活动对小孩成长的重要性,后面主动让ZC参与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没有一味的反对与阻止。
除了鼓励 ZC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各种活动以外,笔者还鼓励其父母和ZC一起进行一些业余活动,比如爬山、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去书店购书等等,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以来,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以及和谐的家庭关系逐渐占据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相应地,ZC上网的时间得到了一定的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间接地减少了。
3. 家庭方面
ZC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又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基本上有求必应,唯一的要求就是,其学业成绩要好,因此,ZC很小就开始参加培训班,各种奥赛班,周末及寒暑假都没有空余时间玩。放学后,父母也不准他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去玩耍,而要求其在家做课外辅导书。其父亲只要他成绩名列前茅,就答应他所有的要求,曾经,给才读小学二年级的ZC一万元作为期末考试的奖励,同时,如果ZC成绩退步,父亲不问缘由,就用暴力解决问题。母亲学历不高,因此在学习上给与不了ZC很大的帮助,于是就找家教,把ZC交给家教就不管了。长此以往,ZC越来越讨厌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跟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很差。等ZC迷上网络之后,其父亲就是一顿毒打,母亲就是谩骂,后来不管用之后,就直接把ZC送到了特训学校,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糟糕。不难看出,ZC网络成瘾很大程度和家庭有关,其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导致ZC对家庭和父母失去了信心和依赖。对此,笔者对案主父母进行了辅导和咨询,首先使他们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和对网络的看法,要求其要与孩子多沟通,要看到孩子的全部,不只是学业成绩,且减少孩子的课外辅导时间,多留一些空余的时间让孩子玩耍。父亲绝对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而且要改变错误的奖励方式,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学习,不要把他交给家教就不管了,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及理解。
以上几个方面主要是针对青少年个体进行的各种辅导,无疑有利于增强案主的自身能力。而正如前文所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往往还涉及到学校、社会等因素,因而这些环境因素也同样需要改变,最主要的是家庭,还有学校等。对此,笔者除了对 ZC父母进行辅导和咨询之外,还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对这些看似叛逆的孩子给与给多的关注和包容。
4. 注意事项
网络成瘾的复杂性和案主心理的多变性,决定了干预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干预过程中案主情况有所改观,则予以鼓励,并继续执行下去,若无明显改观,则需要考虑修改计划,或重新确立目标,一个总的原则是:有利于案主逐步改变原始状态。总体上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复杂的一步,而且经常反复,根据笔者的粗略计算,从计划的制订起,到案主的情况开始全面改变,历时整整一个月之多,特别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ZC多次存在放弃的心理和想法,比如,坚决要求退出学校的社团组织,但是在笔者的耐心和毅力之下,其最终才得以坚持。
(五)小结与反思
1. 小结
经过历时将近三个月的努力,ZC的生活现已基本恢复正常,学习较为用功,成绩有一定幅度上升,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父母也开始关心 ZC,没有再把他丢给家教,尤其是父亲每天下班按时回家陪伴 ZC学习,即使孩子考试成绩上升不大,也不再予以痛打,母亲也减少唠叨,更多的给与鼓励。整个干预过程虽然基本结束了,但是综观整个治疗和研究过程,笔者感受颇深,总结了不少经验,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反思。
2. 反思
第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不是青少年一个人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因素,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他们进入社会化的第一步。因此,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重要。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是双职工,本身工作压力大,能给与孩子的时间就很少,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现在学校的学业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再加上各种课外班,孩子完全在超负荷,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减压”,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身上,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加孩子的见识,开拓视野。除此之外,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及其有利的,家长很有必要洁身自好,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而且家长在对待青少年亚文化现象(如网络文化、偶像文化等)的作用上应该端正态度,更加理智,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否则,即使青少年自身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如果家庭外部环境没有改观的话,很有可能会使问题再度复发。可以说,ZC的网瘾能够顺利戒除与其家庭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关联。
第二,青少年患网络成瘾不仅和自身性格特点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周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如果其性格软弱、内向、内心比较脆弱,那么很容易从网络中找到慰藉。而且,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老人和爸妈的心头宝,从小到大也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变故,身边也少年龄接近的人与之相处,和父母有时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旦碰到挫折或变故,易从网络中寻找认同感。因此,小孩一定要经历一些挫折,使自身变得坚强。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成瘾亦有一定的强迫性,青少年明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每一次尝试过后,内心都告诫自己下回绝不这样,可到时,这种行为又得到了强化,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因此,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替代这种行为,间接的使青少年远离网络。

/ b$ p9 u6 v5 f! b*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4 07:03 , Processed in 0.08941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