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 08:31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4 i0 W& A* @% @) D$ w% {9 w }6 ] 在刚过去的3月,有两件事让佛山公益事业“颜面受损”,一是佛山首家社会企业之“死”(详见3月15日《南方日报·南海视窗》A01版),二是“慈善爱心超市”遇冷(详见3月27日《南方日报·三水视窗》A04版)。 这两件事,也给佛山公益事业敲响了市场警钟,因为两者背后的共通点,都在于公益市场的运营不善。 在笔者看来,位于南海的社会企业之“死”,重点在于该项目“社多企少”,即虽然重视解决社会问题,却没能找到好的企业运营之道,最终导致项目“缺粮而死”;位于三水的“爱心超市”遇冷现象,则在于慈善供需的严重失衡,使得这种原本以爱心捐助满足低保户需求的制度设计,逐渐陷入政府包揽以满足贫困户需求的尴尬现实。 这也让笔者想起了一个培训案例:面对“1000元钱如何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这一课题,一位慈善义工第一反应是,如何将这1000元最大化的利用,尽可能去改善弱势者的生活;而一位企业家的第一反应则是,如何让这1000元钱“生出”更多的钱,用滚动的利润持续改善弱势者的生活。 这个培训案例形象地说明了普通公益行为与社会企业这种专业公益行为之间的区别:当社会企业家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他首先的定位是企业家,然后再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家。 在这种语境下,再来看佛山首家社会企业之“死”以及“慈善爱心超市”遇冷事件,笔者就会产生一个疑问:近年来佛山出现了众多的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士,社会公益氛围也看似日益浓厚,但这是否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如果)公益人士和公益组织生存和发展能力不强,无论这个地方的公益需求有多大,公益氛围有多浓,迟早都会变成"热闹开场、落寞收场"的闹剧。”谈及上述问题,南海一位资深社会工作者向笔者如此表示。 诚然,近三年来,一大批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社会组织在佛山涌现。他们作为公益事业乃至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经受着诸如“生存力不强”、“政府喂奶”之类的非议。而实际上,这种非议所指的现象也在相当部分的社会组织身上客观存在。 三年时间过去,再来审视这种“生存力不强”的怪相,就不能只质疑政府是否扶持不力了,更需要公益组织自身反思:公益社会组织到底怎样才能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按照笔者的理解,市场机制同样存在并作用于公益慈善领域,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便是公益慈善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公益社会组织若要求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熟悉这种市场规律并掌握更多的市场手段。比如说,现阶段的社会企业可以从相对成熟的环保企业中进行培育,以借助其相对成熟的市场运营机制,来最大化实现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社会目标;“慈善爱心超市”则应当联动社工、义工等力量,重点挖掘企业等优质社会资源,形成慈善爱心物资长效供给效应,从而持续满足贫困户的生活物资需求。 可以说,如果不能善用市场手段,再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人士,也只会组成一幅“虚假繁荣”的图像。当下的佛山,已经拥有数千家社会组织,其整体市场运营能力未能取得突破,或许这正是佛山公益慈善市场“洗牌”的前兆。 赵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