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专门从事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工作,他们被称作"社会工作者";在一些国家,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在我国,这个群体人数超过30万,但并不为广大公众所了解,甚至有时似乎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每年3月份的第3个星期二,是"世界社工日"。
+ P( \$ A1 s& i* Z9 k安娜,2012年初开始在北京西城区仁助社会工作事务所从事社工工作,服务方向是青少年教育支持。. A, a( Z7 B. v' O3 N9 F
安娜:我是毕业于北京青年志愿者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02年级的学生,05年毕业。一直在从事青少年社会公共服务,但是并没有去做社工,是因为早年人们对社工这个专业,甚至对于社工的身份是没有任何认可。而近几年我国各种政策的实施跟推行,使我们社会工作队伍在不断的壮大。经过学校的一个推荐,我成为了仁助社工事务所的总干事,使我作为学习这个专业的人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6 g2 d. Q! H, U1 `1 q( G
今年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从事专业社工的人员已超过30万,但是跟国际相比,我们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安娜说,30万的数字涵盖多层面社工群体,但实际工作中这个队伍依然薄弱。以北京为例,如今北京拥有社工机构五六十家,但加起来专业的社工人员不过两三百人:8 `1 C& I+ d- o# Z- t' i
安娜:可能既有转制社会工作者也包含我们广义上理解社区工作者,还有一些是持证社会工作者,以及我们国家相关服务行业一些工作人员都被编入到社工这个行业队伍里来。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社工队伍还是很薄弱的,特别是专职社会工作者的队伍,北京这样的专业社工机构目前已经达到了50多家,甚至在向步入60家的进程中迈进,60家的专业社工机构里面做我们这一类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专职社会工作者2、300人,队伍其实还是很薄弱的。
, L, F" o5 X" l+ \社会工作在美国有着百年历史,美国人对社会工作的核心定义是帮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帮助穷人和受不公正待遇者;帮助酗酒和吸毒者;保护妇女儿童;改善少数民族受压迫的状况等等。凤凰卫视驻纽约记者庞哲介绍:: B4 n9 e1 v j- o, P
庞哲:纽约市在1736年开始了第一个收容所,接待无家可归的人,而当前的美国社工则是要有学位、有执照的受人尊重的职业,其中种类也很多,有流浪者社会收容所、儿童福利保护组织等等。有执照社工薪水在美国平均是5万美元左右,只要有热情、有志向的人基本上都能有机会申请社工的职位。但是社工也存在一点的危险性,比如说在对一些有智障或者是有精神失措还有对儿童福利当中遇到一些父母不满意的情况,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暴力行为。
* C; p& K2 w' `2 n在美国,社会工作者收入相对较低。究其原因,社会福利机构多依靠国家拨款,并且社会工作者的"产品"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很多美国人非常倾心于此,选择这一职业的人往往都很执著,有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r$ h; R3 m+ e
在亚洲,中国香港的社工组织很发达。中国日报驻香港记者李涛告诉我们:在香港,每400人中就有一名社工。6 J. P$ f+ P$ {# Q( N, h3 A* ]9 f9 I
李涛:香港的社工管理模式和运作经验都非常的成熟。根据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香港具有社工资格的人数为17590多人,在这个人口只有7百万的地方,平均每400个人就有一名社工,比起社工起源的西方国家平均每一千人有一名社工的比例来说,香港社工的发展程度也是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的。在香港,社工是一个必须经过严格资格认证的职业,法律规定对社工采取强制注册管理,未注册及登记者不得从事社工工作。香港社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也比较高,超过9成的社工都具有社会工作的学位或者是学历。香港知名院校包括香港大学或者是香港中文大学,都开设了社会工作系等相应的学科,保证的相应人才的供应。
; A+ H. j7 M6 o& A! ]社工的工作繁琐并且辛苦,超过9成的香港社工工作都是帮助老人、小孩、智障人士等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尽管如此,香港人对做社工的热情不减,这同时也是因为在香港社工的工作是一份比较体面的职务,即使在民间机构任职的社工,刚入职的年轻人的收入也与其他商业公司同等人员的收入差不多,高级的社工月收入甚至可以达到5、6万每个月。
( P* l; B$ j U- b% K+ |& A" x而在日本,想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并非易事,必须进高等学府接受社会工作学专业教育,毕业后再参加严格的资格考试,合格者才有机会从事这种工作。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8 H+ w! I$ j c4 X4 l
黄学清:日本有400多个非政府组织,日本人一般直接称呼它的简称NGO,他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从国际支援到援助社区里有困难的群体,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随处可见。日本很多NGO起源于社区,看到身边出现问题一些人会联合起来开展一些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团体就渐渐形成了。也正是因为起源于社区,所以他们做事都非常实在,无论活动的规模怎样,服务领域是什么,都有人支持他们,也就是NGO的会员。在日本的NGO里工作的人以中高年龄的人居多,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有较强公益意识,要应聘NGO的工作并不比应聘一些大企业容易,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协调性,NGO由于没有资金和时间慢慢培养人才,所以比较少录用新的毕业生。那么在NGO里工作的人有报酬的固定员工,还有很多是义务的工作人员,400多个NGO中有报酬的只有180个左右。& T0 a- k2 p. N: \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温暖支持和正能量的传递。与此同时的,这种温暖与满足也需要必要的社会支持,给他们更多平台。
3 A+ z6 U* m' F5 D. F同时建立社工行业薪酬保障制度等等,这些对他们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帮助,有了这些可敬可爱的社会工作者们,他们的工作无关利益,只为使命。
0 c) J Y+ [* m4 U8 X# }/ G* w5 x' \) h) p$ a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