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484|回复: 1

【苏州首创心理康复社区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首创心理康复社区模式】
本报讯{记者沈红娣}苏州城区共有精神病患者1万余人,然而能够提供的专业医疗床位数却只有500张。如何让这类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上均处在弱势的特殊病人都能享受正常的“康复” 服务?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康复活动以及提供工作机会等的服务,实现“院前干预,院后无缝对接康复服务” 成为精神病医院的“前哨” 和“后续”。 昨天,苏州率先在全国试点的这一模式受到了前来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相关专家的肯定,并被誉为“这一模式超越了他们目前正在弟三世界中着力推广的模式”
桃花坞街道工疗站位于河西巷451号,古典风格的庭院式建筑,周围小桥流水、环境优雅。而这也是辖区内438名精神病患者的“家”。27岁的小丁原来生活在一个低保单亲家庭,三年前病情“最严重” 的时候,在家里呆不下去的她一个人出走到山东,后来被遣送回来,当时周围邻居强烈要求送住医院,但当时家里根本没有钱,父亲叹着气说,就让她去吧,后来工疗站出面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减免了住院费,住进苏州广济医院。三个月后,小丁就基本恢复正常了,但父亲却不愿意接她回家。五个月的时候,工疗站出面,把她接到了“康复中心”。 在这里,小丁和其他病友们一起,每天按规律“上班”, 定时吃药,看报,做操,工疗站还接了一些简单加工之类的活,像编丝网花,大家谁也不甘落后,而正是在这种集体环境中,锻炼了病人的生活,工作技能,为以后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前来考察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世卫组织专家看到病人们聚在一起编丝网花,分工明确,精神愉悦,连称“good”, 而看到岑庭孝还在工疗站里写出了一本3万字的书,惊叹之余,当即表示只要作者本人同意授权,他们就可以把这本书登上世卫组织的网站。桃花坞街道工疗站站长王良玉告诉记者:“以前只是关起来,有人管着就行了。进行社区卫生日间康复站试点以来,费用由社保买单,广济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现在社区则承担了与医院和社会双向接轨的重任,而这样一来,医院将经过短期治疗基本稳定的病人转到社区,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满足重症病人的需求,而在医院师资力量的支援下,社区也将在更广范围内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岑庭孝抄摘于20061013日【姑苏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岑庭孝 的帖子

恩,不错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4 08:26 , Processed in 0.05932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