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就走进家庭服务中心这个‘综合医院’,有需求就找社工,这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记者从禅城区社会工作部获悉,自去年12月起,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成立了首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石湾街道丽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石湾居民率先尝鲜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接下来,南庄等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将挂牌运作。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由政府购买为居民提供的社工服务首个试点运行究竟如何?居民的认知度如何?禅城正谋划布点16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之时,妇联、街道等也介入到家庭服务领域,禅城该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居民提供更专业优质的社工服务? 唱粤剧老人终找到心水场所 上周,当记者走访石湾街道丽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时,首先听到的是婉约清脆的粤剧歌声。在中心二楼的多功能活动室,三位退休长者正沉浸在《秦淮遗梦》的演唱中。演唱“平喉”的周阿姨是位唱了十年粤剧的老戏迷,她边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自己精心装订的曲谱,边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服务中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我们这些喜欢唱粤剧的老友有了自娱自乐的地方。” 事实上,高档小区聚集的城南一带活跃着多个粤剧私伙局。像周阿姨这样的退休老人家,每周要赶赴多个局切磋练习。但令老人们头疼的问题是:平时唱粤剧不能在社区周边,居民们很有意见,“老人们还是缺少活动的空间”。而参加私伙局,老人们想痛痛快快唱上几首,一次花费至少在三四十元。“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每周四下午,我们只需要登记就可以入场唱粤剧。这里环境安静,设备也不错,老友们可以唱个痛快!” 据中心社工小陈介绍说,这些老人们是最早走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群体了。“我们除了为老年人提供类似于粤剧唱团、舞蹈、书法等文化娱乐活动外,还提供了长者关怀互助、长者心理疏导、长者家庭关系维护、健康讲堂、长者组织等服务项目。” 而事实上,根据该中心在进驻之初进行的调研,中心的服务人群要覆盖石湾街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最终中标进驻的社工机构设计了青少年服务、家庭综合服务、社区建设及发展服务和企业务工人员专项服务。记者同时注意到,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目前还暂时空缺。 居民踊跃加入义工队伍 社工小陈向记者坦言,相比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地区,对这种以“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运营”的优质家庭服务模式,石湾居民的认知度还不够。在中心成立将近三个月时间里,社工们除了入户探访和进行个案辅导外,大部分时间都进入社区摆摊宣传。直到记者上周回访时,小陈和同事们还正准备前往社区张贴近期活动的宣传单,“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引导石湾居民认识什么是社区服务,走进综合服务中心。” 在她看来,在进入社区“设摊”宣传中,石湾居民对社工这个概念感觉很新鲜,不少居民会满怀疑惑:免费活动会不会有猫腻?有困难找社工,这些年轻人值得信赖吗? “但经过多次进入社区宣传,中心目前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义工群体资源已经聚集起来。”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招募到20多名义工,他们来自惠景、红卫、澜石等周边多个社区,以年轻人和退休老人居多。他们中有人擅长书法绘画,有的会剪纸手工、有的则是桌游高手。接下来,这些资源将可以整合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四点半学堂”。从四点半放学,到家长下班的这段时间,孩子们可以在“四点半学堂”获得义工们的辅导,学习之余还可以在义工们的带领下进行游戏娱乐比赛,丰富课余生活。 “一方面,借助义工的力量,向他们所在社区的居民宣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更多的佛山居民和外来工了解什么是社工和社工服务。另一方面,义工团队采取自主管理的形式,在义工领袖的带动下,进行社区老人探访等活动。中心为此也制订了义工管理制度,并提供专业的义工培训。”小陈认为:“社工与居民应该形成的良性互动状态是,居民有需求、有困难就找社工,有时间就主动做义工。” ■纵深 培育优质社工服务 该买项目还是买岗位? 记者注意到,目前禅城在社区家庭服务领域的创新改革中,民政系统和妇联系统都在进行探索。而落实到基层街道一级,部分区域还尝试将二者合二为一推进。一方面,妇联系统家庭服务中心将服务对象拓展开来,另一方面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则不断强化社区综合服务的特色,二者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殊途同归。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改革探索中,禅城已经出现了买项目与买岗位两种模式。 关注一“外来和尚”会水土不服? 上述禅城首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来自深圳的一家社工机构中标进驻并提供项目设计。这是典型的每年由政府出资,委托民办服务机构开展社会服务的方式。在引入社工团体之初,就有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社会服务机构进驻,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长,以最大的自主性开展专业服务。 而购买岗位则是政府出资请社会服务机构派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进入政府系统的某些具体岗位开展工作。按照设想,购买岗位可以使专业社会工作者直接进入政府部门,以此创新政府的公共服务。这样的模式出现在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 尽管该中心是妇联系统对于社区服务的创新探索,但这个中心也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妇女维权站”,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将家庭服务的概念拓展开来。“我们经过调研走访后,最终选择的是直接购买岗位的方式,引入了三位社工上岗。”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她认为,买岗位的模式旨在侧重于培养“自己的社工”,“解决直接购买项目可能会出现的短期效益问题。”该负责人认为,自己的社工能够与社区建立长期的联系,真正下沉到社区、村居,并且更有利于项目设计和资源整合。 事实上,对于购买项目的模式,“外来的和尚”会不会水土不服,能不能长期服务下去等这些问题最令祖庙妇联方面担心。但记者同时注意到,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选择买岗位模式的背后有一定特殊性,该街道基层社区管理架构完善,每个社区的情况、特色、资源各不相同,加上社工工作者中已经有接近40位专业社工师。在家庭服务中心三位社工的带动下,服务更容易下沉到基层社区,更有利于社工师整合资源,探索“社工+义工”的家庭服务模式。 关注二保持社工服务独立性 在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严书翔看来,岗位制和项目制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两种主要类型,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的尝试带有“深圳模式”的烙印。据悉,深圳市最早尝试岗位购买模式的城市,以“岗位购买”方式引进社工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一线社工容易被行政化,在某一部门的工作视野下,社工往往缺乏自主权,也难以按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去整合资源、开展服务。” 而石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则带有“广州模式”的痕迹。广州馨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服务于祖庙街道的社工师赵娟告诉记者,广州2008年起大规模引进社工服务时,直接采用了项目购买模式。“以社工团队的形式出现,更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在精细化的服务项目规划中,社工团队可以开展更为精细化的服务。”但相对于岗位制,项目制无疑对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能力和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谋划布点与覆盖面的同时,新型优质的社区服务无论是购买岗位,还是购买项目服务,目前最亟需关注的一点是,要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行政视野,保持社工组织服务的独立性。”严书翔直言,社区服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社区居民的“综合医院”,这个“综合医院”的服务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社工部、妇联系统,团委、工会、街道等多个部门、社团等的工作都与社会工作紧密相关。他认为,各系统已经建立起的社区服务要打开服务视野、拓展服务内涵的同时,职能部门应该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将各系统的相关资源引入进社工组织,引导和指导社工机构开展服务。 ■样本 “阳光心灵驿站”让单亲妈妈灿烂起来 “三八”妇女节,单身妈妈这一弱势群体再次进入全社会的关注视野。记者发现,祖庙街道为单亲妈妈们设立的“阳光心灵驿站”,从就业、子女教育、心理调适等方面为300多位单身母亲提供帮扶。而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妇女维权站”,为辖区家庭及居民们提供了婚姻家庭、权益维护、儿童托管和社区参与等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据了解,祖庙街道有超过300户的单身家庭,从2010年开始,街道改变了以前帮扶要靠“有心人”、以经济帮助为主、逢年过节上门慰问的单一帮扶模式,成立“阳光心灵驿站”创新工作机制。依托“阳光心灵驿站”的平台,对单亲母亲的帮扶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妇工+社工+义工”的方法,为这300多位单亲母亲在相互交流、就业信息、心理辅导、子女教育、贫困援助、提高素质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清远人邓大姐和前夫在佛山相识并结婚,2007年双方离异,邓大姐只身带着不到6岁的女儿开始了居无定所的日子。靠打工一个月挣得的500元收入,她和女儿只能租住在简陋的瓦房中。街道妇联获悉她的困境后,帮助她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而在“阳光心灵驿站”,邓大姐认识了和她有同样遭遇的女性,驿站的社工还专门对邓大姐这样的单身妈妈们进行心理疏导,使她们有了倾诉情感的通道。而对于祖庙街道家庭服务中心开展的插花技艺、烘焙课程等技能培训,邓大姐一次都不舍得落下。 近两年来,邓大姐还和一位女企业家成了结对帮扶。在邓大姐看来,经济上的资助虽然不多,但是两家人一起出去玩、一起做公益,她和孩子都有了崭新的人生状态,已经读六年级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记者了解到,邓大姐和孩子在闲暇时间会去做义工,被人帮助的同时主动帮助他人。现在,这对母女乐意面对记者的镜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更多的单身母亲传递正能量。 在引导单亲贫困母亲转变观念、克服弱势心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单身妈妈变得自立自强。单身妈妈华姐,在企业仓库管理员的岗位上就做的非常出色。祖庙街道负责人表示:“仅以低保帮扶单身母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给单身妈妈一个情绪发泄的通道,帮助她们打开尘封的心灵,帮助她们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帮助孩子们迎来阳光和幸福的精神状态。”
# ~$ }, }; q3 u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