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工作》正式创刊- M& B$ m: U3 v! o" J
为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精神,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以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专家学者、一线社会工作者以及热心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人士为读者对象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将于2009年1月正式创刊。本刊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第一份指导社会工作的权威期刊。创刊后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将秉持“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抚慰心灵”的办刊理念,为打造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贡献力量。
: D, `5 }( Z9 ^/ c% d' ?# f* ^! W4 e主要栏目包括:权威言论——刊登各地领导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独家策划——围绕社会工作领域重大问题进行策划并展开深度报道;理论——对社会工作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讨论和研究;实务——刊登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案例以及实务技巧;地方——宣传各地推进社会工作的典型经验;公益——报道机构以及个人、企业的公益行动;视野——介绍世界各国发展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历程。- S0 ?4 A: S6 q8 l% o9 k0 e
《中国社会工作》为四封彩版印刷,大16开,半月刊,64页码,每期定价8.00元。全年定价192.00元。国内统一刊号:CN11-5701/C。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3857。本刊通联发行部常年办理邮购。收款单位:中国社会报社。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王府井支行营业部。账号:0200000719004644871。订阅热线:010-66063358,66063528,66063618。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310室,张燕(收)。邮政编码:100032。
, ^; y9 \5 d- Q
6 t" y! p1 A* O1 h!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社
" g, \/ r! F0 o# l0 N( A: E1 U2008-11-27
3 ?- H0 X' Z# t- G& T
; g1 z# @+ K* W6 {& C《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1月来源: 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 时间: 2009-01-15 10:14
/ I! S$ S( |/ N: X9 }/ R
! c- f) T6 r8 L: r" u卷首语
* _$ j! D7 G6 a* M" e8 F+ U* j" z$ v) G
1发刊词………………………………………………………………………………李学举
! I1 y. j- N% n+ ?- F; F创刊专版
9 N, [4 x! s* O4全国妇联、中国残联领导人及国家信访局、中国社工协会祝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 R( _9 v* r u6 Q! V, E! p
5 14位专家学者祝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7 l3 y/ y/ B+ o4 ]+ q
8 14位地方党政领导祝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6 ]- k7 _/ i2 @- L
10 28家机构同贺《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创刊
m' d( i/ O7 I11 19家知名媒体及单位同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2 ?6 [. S# y4 b9 X- ?
11 76位社会工作者祝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5 X% @( Q5 l: B1 {# X+ _2 v12 10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祝贺《中国社会工作》创刊 p! ^' R' V j) j
14编辑部寄语
1 O4 J4 g, ~' ^& V* X, \# M8 N权威论坛 8 a. y- @& d- [0 F
20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抓好
" z6 C1 ~! B) ~“三个环节”、把握“四个着力点”………………………………………………罗平飞
/ d0 R% q Z0 c% X& z! W+ \! I! k# g, s& w# q1 K- e3 ~
特别策划 [. X i @6 F/ x5 `: e, D% @
22社会工作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10人谈
; |# W4 t2 u R8 U; ^4 z22对2009年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想法……………………………孙建春
! [% J6 t# C4 j4 m2 a23中国社会工作模式还需积极探索…………………………………………………王思斌 . `, q6 K: S- `' z3 L/ K3 l
24深化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史柏年
. F# @" V8 s5 y: x2 p3 J25社会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信平 9 R1 E! `1 v9 `% h y u
26专业教育:应对形势发展积极改革………………………………………………顾东辉
( G2 Y8 ~5 [/ D" P0 h27社工机构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颜政
# d8 b3 F$ Z, n7 V5 |- D) i! O6 j28抓住机遇跃上新台阶………………………………………………………………古怀璞
2 c) O: k7 X" }# m& X30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刘洪 * g+ n/ v$ g2 f/ y
31解决好本土化问题至关重要………………………………………………………莫涓
$ s, q2 ]( ^) {2 E- k32“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解决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董化杰
* f2 T/ }* z$ M6 Q. g
% P1 {! V4 U; d! l. F/ z- s* r社工人才
; o4 N" m' @; X7 R' j34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竞选一批,招聘一批,下派一批”韩宏伟 ' x! X3 K! p! E& M) v8 p8 M
35实施“菜单式”培训,按需施教…………………………………………………张金英3 X# z$ b; G+ M( @% A W) l
: s' a0 X' }0 n# ~* p: u社会建设6 o+ r2 n# b Q! x
36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人民调解………………………………………………………许礼鹏
" A2 e; r. y" k* t# L5 K# o" F+ v" P0 l
经验交流
. y8 n% Y# q; M% F" a38政府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的一次探索……………………………………罗观翠 董沛兴 , i8 ^( `! F( N2 |5 H! v2 X2 J$ S
40机构内痴呆症老人的社工服务……………………………………………………刘晓晨3 m* S/ Z- c$ _8 W0 }0 X7 ?
7 T% F1 Z+ f7 F( {# B理论前沿
0 h; K) Q) t0 j1 |) X41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几点思考………………………………………柳拯 : t6 H+ @5 [6 ^; s p- A
44个人价值与社会工作价值如何整合………………………………………………卫小将
' {8 C c# W* v, T3 t6 U3 k
+ f; Z+ L+ P& S$ ^实务导航
! V$ s7 S! b5 v, j46北川中学灾后心理援助纪实(一)………………………………………………龙迪
& B$ t: Q% {2 X; A49深圳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社工服务………………………………………骆冰 李夏飞
: W: Q( s# P8 c52民工“返乡潮”的社工介入………………………………………………………何绍辉# H: G1 }8 e0 H' z
1 g- b* r' r# D+ ]8 @: g
社工手记
2 E3 H& _1 y. ^/ Q2 q& [& K# q; z55一名民政社工的体验和感想………………………………………………………许少芳 ' N) E Y; |' a8 O2 j7 v2 q; f& g
57社工,雁过也留痕…………………………………………………………………刘姗姗 # _) v9 |( ]/ ]( {
58社工总统奥巴马……………………………………………………………………王瑞鸿: w/ ~% E: K7 p0 c4 K9 P: \1 y7 o
# b/ @0 T8 q. ~) v& j4 W专家专栏 8 u" S' Z9 L6 _% n+ B9 a
60青少年的忧郁………………………………………………………………………马丽庄 $ t7 z" l$ Q/ d) o$ B! i4 b6 z
61“一校一社工”模式的另外考虑…………………………………………………胡良喜
- T# O8 A" Q3 O5 h9 V
8 K& ?: W9 ^# R' n智慧阅读
1 V* O# b) t6 M" V& j |62趣说中国古代退休制度 / N# n. \; R8 {# p5 V" L
- f% J5 j% H$ k
15传媒览要 5 }& \) h/ _; e% p' {: P, S, p
17社工资讯
6 Y t% J$ J0 E! g3 n) e54有问必答 - V: R7 y( u* `0 w$ ]+ [
59以画说世
$ ]- Y/ m! |2 d( }* v M9 C8 B3 p7 `" p
+ W. J" V/ H& J1 Z p* y#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3 L" x4 ?) ~6 ]. A* ^1 t全国第一份指导社会工作的权威期刊0 Q! R- t, @! {# g! u3 P- R
2 \; K+ }0 A q
《中国社会工作》
2 S y( l" c, y- Q; K2 ~ " O' N3 c* C5 g3 ^7 T
将于2009年1月正式创刊, U7 x( W! P' ]& F5 c
, k: A2 {0 I9 N+ a& q& Q欢迎订阅
* [ ~9 z( x. [ L% A v3 ]. k ; f# B3 ~! f2 m
宗旨:给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级党政部门领导、全国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专家学者、一线社会工作者以及热心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人士搭建权威的媒体平台
6 m$ T& H, r( A4 E理念: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抚慰心灵, M- A T& w: v. V S' ^: G
目标:为和谐社会建设打造专业社工人才队伍1 }% G" H! o5 B# ]
栏目:权威言论——刊登领导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8 d' F) f8 ~4 t2 v. ]# ?$ o
独家策划——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策划并展开深度报道
+ w) J9 B! j6 [* E7 F4 O4 E/ j 理论——对社会工作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讨论和研究
2 ~& b- k) d$ s 实务——刊登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案例以及实务技巧
% b7 w; `6 a' _% [7 e4 u5 a 地方——对各地推进社会工作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报道
9 W0 \4 {! |. r- f, L. ?7 L2 E) } 公益——报道机构以及个人、企业的公益行动
7 j" W# X3 m7 H Z- e" ~- a8 W* V 视野——介绍世界各国发展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历程! ?+ g5 g2 ^- W6 s: L9 s' t# E
; P4 e; R. i$ ~3 a$ f+ R0 D; S《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约稿函" R+ N; m& c# t$ |0 ^; C0 O
全国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及社工同仁们: 民政部主管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将于 2009 年 1 月创刊,这是第一份社会工作专业的全国性杂志,杂志将致力于在政府、社会工作的理论来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民间机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志愿者公民之间搭建一个优秀的媒体平台,一次推动社会工作设也在我国的大发展。 藉此,特向从事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的同仁们发出约稿函。征集的稿件包括:5 O0 c8 I6 K5 v
( 1 )理论:包括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调查研究文章等。 2500 ~ 5000 字。! [9 B s4 M" G0 {
( 2 )实务:刊登社工案例、实务技巧,社工实务故事、社工实务日记,以及对当前社会新闻时间进行社会工作视角的“会诊”等。 1500 ~ 5000 字。) }7 z, T2 z" b" [# l
( 3 )地方:各地在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中的经验。 3000~5000 字。' E* S0 `9 \3 H# _7 T% d) J
( 4 )视野:介绍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1500~3000 字。
" \6 P4 |/ E' D) Q/ B, x( 5 )公益与社会:反映 NGO 发展、志愿者、慈善公益事件、慈善公益人物、企业公益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透视等。 1500~3000 字。0 Z3 O x6 L( _+ p% l0 g
( 6 )资讯:刊登各地社会工作动态消息,以及民间机构的资讯。 200~400 字。
: S- W( D1 t% q% x& i3 w$ s7 M( 7 )社工手记:从事社会工作的所见所感,社工心路历程等。 1500 字左右。
' Z' ^7 i! K7 V3 f z$ t% b( x( 8 )读者来信:一是“编读往来”,是对某期杂志或某些文章的简短评论,或是咨询相关事宜, 200 字左右,编辑部给予回应;二是“看法”,是有感而发的针对社会现象、社会工作的简短看法, 400 字左右。
* D! u2 X+ P w! c( 9 )其他予社会工作相关的稿子。
R& g" i( t! F! V4 j4 S. G: n热忱欢迎各界同仁不吝赐稿,一些只是您的一点理念就影响了千万人。2 l& L* z3 R; b; L; K
( M& f8 V+ B* R5 w4 ?4 m% w8 v9 y我们的公共邮箱: shehuigz@vip.sohu.com
6 X) @9 O! j6 M: d执行主编许娓的邮箱: xuvei@vip.sohu.com
& c1 B+ S4 ~9 J/ o/ t" `' l编辑部电话: 010-66063528+ Q9 ?7 R- V4 H3 G
订阅热线: 010-66062375
) e R" H5 z9 b6 c7 ?0 L7 @6 b5 E联系人:徐蕴
5 m' p& p. M6 o
3 [5 G, S4 T& R* B& E) s2 p《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编辑部
x- k, O) l- O' T9 L D2008 年 11 月 20 日 9 }5 I6 B" w$ f- K
7 y3 _0 x5 { i7 P; h6 q5 v$ F+ w6 _
各位好:. A3 ~! j' f' W. x# u
我是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的张丽霞,在灾害发生后我们用大量的篇幅对社会组织的抗震救灾行动进行了报道,特别是对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以及民间爱心人士的救灾行动进行关注,为了让我们在一起战斗的兄弟姐妹们能够看到这本杂志,并让它成为我们抗震救灾前沿的舆论阵地,我也把我们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的基本内容给各位做个介绍。因为我们还没有电子版,我只能把主要栏目介绍给大家,便于大家投稿。我们的栏目有特别策划、地方经验(各个地方和组织探索社会工作发展和实践的经验)、社工理论(此栏目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办)、社工实务(社会工作者在扶危济困中的实际行动)、公益(主要报道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和爱心人士的公益行动)、视野(主要介绍国外社会工作、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益行动的发展情况),此外还有来信和信息小栏目。1 b2 o( p% n3 T' Z/ g, y2 x
《中国社会工作》的理念使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抚慰心灵,让我们共同为公益行动。同时,也希望将此信转发给其他的社会组织,让他们也能在《中国社会工作》杂志上分享到快乐和成就。 R% _; O- [& g, _+ n: W) X
2 h- B2 f' c& m& `* y5 v 《中国社会工作》常务副主编 张丽霞5 _6 o2 D; M. h% r6 ?* \0 g: J
, G- I$ Y3 o% s( K7 o姓名:张丽霞
, X, n: J+ e6 [. p3 [% V4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常务副主编
2 x$ h# K* z% M7 {7 S电话 010-66064059. ^$ m/ y" K2 J% d
邮箱 zhangwish@yahoo.com.cn
( b5 u9 T5 B: h2 n# ]( t& y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309室0 U B9 w$ f0 c( R5 D9 k8 r# W8 s
邮编 1000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