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2-11-8 09:52 编辑 " j% t4 ^7 ]" q0 K) D
7 h: s* d J8 l- _1 w, \4 n, J
周红云
8 {0 ?2 |" m+ `- t! [" E9 w
8 O7 m. \5 z% Q1 H* b4 T% ]0 Z" N$ @: _0 U0 a

: N& d2 g( j/ ~" X* Q- y$ Y- L+ e8 o
个人简介
* {& y( N7 J6 C# [1 q 周红云,1973年3月出生,社会学博士,研究员,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创新研究室主任,当代研究所社会政治研究处处长,“中国社会创新奖”组委会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2009年8月-12月,美国杜克大学公共管理与政策学院访问学者。
3 b/ t0 Q) e8 d/ {- m 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包括社会资本、公民社会、社会治理、社会创新与政府创新。出版《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专著)、《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专著)、《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合著)、《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合著)、《失控的世界》(吉登斯著,周红云译)、《为社会学辩护》(吉登斯著,周红云等译),发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述评》、《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初探》、《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等学术论文几十篇。+ A2 A8 [; |3 S7 n3 [8 E Z
) f! Z4 x1 O8 y. y学历学位
7 b0 h2 _. x; i9 B+ r9 G* z' c( g
% R0 K4 k5 h" P4 b 9/2000—7/2004: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
0 l) e3 m N/ H 9/1995—7/1998: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 _, h q" a X$ c! e4 u1 `
9/1991—7/1995: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 : ~/ p% E$ q* L
$ N `' h+ P% n+ e工作经历:" C% [) u9 [, c1 Y; t
% d6 ~0 i- L1 J. X5 a
2005-至今: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副研究员
! X2 u' W H% \, I. w9 }0 e- N- R 1998-2005: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 ~: \6 D: m3 n" z4 {% n5 [' b9 {
9/2001-9/2002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 C e) k& G8 q7 F, x- q( t3 ?( c3 H6 F+ |
一、承担课题情况8 }" B/ ?$ ]& e2 E) k
) a' @; A( R8 k' f Y9 h+ Q1 y
2000-至今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励与研究计划”(已进行四届),课题组主要成员,俞可平教授主持。 5 e' q U- ^- d! n ?5 e, O
2008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民政部委托课题,独立承担。 ! U6 T, }, k# [ j9 v/ ]6 B# N
2008 “中国治理评估框架研究”,项目经理,俞可平教授主持,UNDP资助。 ) l2 X$ X# d5 j
2006-2009 “社会资本与民间组织:一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角——以上海、深圳为例的实证研究”,独立承担,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资助A类项目 % e" o6 S8 o& M( P3 J
2006-2007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研究”,主持,与四川平昌县合作。 ! C5 D) G" b1 \% H
2007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委托中央编译局承担的课题,何增科教授主持。
. i' e- e9 [# _' p! P0 A. k 2005-2006 “中国县级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启示——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演进”,独立承担,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资助B类项目
: W/ p2 `" K0 `& v" _ 200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厦门的经验与实践”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课题组成员,中央编译局与厦门市政府合作课题。
1 S' N2 B. I- U/ _. r& F3 U: P 2006 “公共参与:经验与模式”,与清华大学NGO所合作。
6 m+ k8 v$ Z% x3 F4 e: K! e- u' G 2005 “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分析”,项目经理,俞可平教授主持,UNDP资助
9 t3 K8 J' d, x1 R. A 2004-2005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以中国农村若干村落为例”,独立承担,中央编 译局社科基金资助B类项目
1 \) |; X) X1 C% e* O' @5 u( o 2002-2004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独立承担,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资助 2002-2004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研究”,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建设”项目(何增科教授 主持)的子课题,中央编译局资助 ; W; b+ w3 l L
2001-2004 “中国农村村民选举的政治文化研究”,参与,中央编译局政治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与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合作1 F; D+ M1 d- G0 Y' v$ L
1 \ J/ E* t$ G5 x, T二、出版书
, X* `/ H! ~: Q5 q+ g+ {6 P 2008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对湖北G市和山东C县若干村落的实证研究》,独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4 j6 V C( u( V# ~) ~! ` 2007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案例研究》,王长江主编,周红云、王勇兵副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O% l2 ] Q- y; i* S 2000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与何增科、却继红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 S ]( `+ v$ C4 ] D
/ ^2 H( q8 O; q6 i! F4 T. z
三、译著 % }: C) l( J1 V" k' s
2004 安东尼·吉登斯著,《为社会学辩护》,周红云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 E0 F; w v$ D# \6 v) Q 2002 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的》,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c" g+ |" ?/ {# M- s" S4 ?
: A, h( u" |2 x- r, c2 C' \0 T8 q/ Y四、论文
! g& Z0 w0 \4 _0 w* Q 2008 “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制度化参与——一浙江温岭市新河模式为例”,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0 d/ E" p1 h6 _# A0 `
2008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原因与方向”,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6 m% R- Q" T" R 2007 “通过治理创新构建和谐社区”,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a+ u: p$ u, h4 X# `9 {: P3 N
2007 “政治协商、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一个文献回顾”,载《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 : t9 E, i- ?, ^3 I) G( M
2007 “乡村治理的合法性来源:村民直选抑或传统权力——以江西两个村的调研为例”,载何增科等:《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 d0 M0 X ?6 l) v 2007 “四川平昌县乡镇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载王长江主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领导班子的案例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 i+ R1 @/ P0 l4 d( s 2006 “中国民间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制度环境:案例研究”,载俞可平著:《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 t* {& Q- Z6 a8 K0 P% p2 u8 {7 F
2005 “对话与协商:基层民主治理新形式——浙江温岭“民主恳谈”案例分析”,载俞可平著:《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L7 _4 F7 J5 k8 L7 \
2005 “透明政府”,《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 m }, R$ ?! _( f: ~6 t) w h* g
2004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 o) o" C0 A% X) l1 }/ e' ] 2003 “使农村民主运转起来——湖北广水‘两票制’案例分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年第4期。
' p0 d0 F/ P. P, `- d 2003 ”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 K, R* f- g, C4 K8 Q 2002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载《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年第5期,曾获中央编译局优秀成果二等奖。
6 t' @- e% d2 G! _" s, W 2000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作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课题的报告。 4 n) d, K c, K! x
1999 “中国改革时期的社会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稳定”课题的内部报告。
+ L T' Y: `/ R7 d1 S3 L
7 H) G3 Y" g8 o! V, M, Q五、译文 1 s3 X5 R- U$ y: F% d% L& @% }
2000 《全球大变革:政治、经济与文化》(三章),赫尔德等著,与杨雪冬等,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第392-573页,2000年。
* Q0 i4 S" k( q8 Z3 w* j, Q 2000 “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治理与治理能力”,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 Z8 ?5 G/ @! U- Q- c
2000 “认同政治与左派”、“英国新工党与政治重构”,载杨雪冬、薛晓源主编:《第三条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 N; U& }9 z: Q: s
2000 “多样性与社会资本的起源”,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0 b7 W4 a0 }( g
1999 《社会过程》(2章),华夏出版社,1999年。
+ y8 G: R9 u- ~7 y 1999 波普尔著:《社会学》,(三章),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 M: H6 q& d$ f0 P1 v%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