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38|回复: 0

[新闻媒体] 工作日独居周末奔儿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10-18 08:45 编辑

                                   工作日独居周末奔儿女
                                                              2012年10月18日07:31    来源:广州日报

                                                              老有所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记者顾展旭 摄
                                                                社工探访空巢老人。记者黄江洁、彭筱璐 摄

        日日跟儿女同住会产生很多矛盾,独居又孤单寂寞,于是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这样的养老方式:
  即将到来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10月更是敬老月。根据市老龄办提供的数据, 目前在东莞,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约15%。按照老年人数量占比10%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说法,东莞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与儿女同住的老人面临着生活习惯、观念不同而造成的矛盾,于是一些老人选择独居。但是一旦空巢,老人们又面临着难以抵挡的孤独与寂寞。与儿女同住合不来,分开住又孤寂,于是一种“工作日独居,周末与儿女同住”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
  我们,该选择何种方式养老呢?
  文/记者黄江洁、彭筱璐
  同住:热闹并烦恼着
  年近八旬的张建勋老人目前在敬老院中生活,他的6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两年前老伴过世后,儿女们商量让父亲每年在6个儿女家分别住两个月。
  “和他们住一起,合不来,心里不舒坦。”张建勋叹气说,自己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观念合不来,一起生活有太多矛盾。“他们下班到家都7时了,我早就饿了,等他们做好饭,我都该睡觉了;年轻人喜欢吃辣,我吃不了;他们一到周末就说要出去吃,我觉得浪费钱,看不惯。”
  但是,虽然有诸多矛盾,张建勋却很少发作。“不想给他们增添麻烦,只好忍着。”但长时间下来,张建勋觉得自己都快“憋出病来了”,于是提出去养老院住。“现在我想吃什么、想几点吃都行。”
  其实,有张建勋一样的遭遇的老人并非少数。昨天记者在莞城东门广场附近,遇到了正在向其他晨练老人吐“苦水”的蔡秀老人,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大手大脚花钱花惯了,一点也不知道节约,一个月买了3双鞋,说她两句还不高兴。”
  不少老人像张建勋一样,因为和儿女住不惯而最终选择了独居,成为空巢老人。乐民社会工作服务社驻雅园社区的社工吴立威告诉记者,雅园社区的老人中超过半数都是空巢老人。  一线社工的发现,与市老龄办了解的情况不谋而合。市老龄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估计,除去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的老人外,全市一半以上的老人是空巢老人。
  独居:自在但孤寂着
  在南城雅园社区2000多名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数百人,其中有近八成都是空巢老人。
  前天下午,记者跟随乐民社会工作服务社驻该社区的社工们前往老人们家中探访。
  75岁的叶婆婆独自坐在门口发呆。远远看到前来探访的社工,她立即迎了上来,拉着社工聊起家常。“中秋节儿子和女儿带着孙子、孙女都回来了,我好开心的,饭都多吃了一碗。”回忆起欢乐时光,叶婆婆笑得像个孩子。
  叶婆婆还和社工们聊起年轻时的故事。“以前那所学校还没有建,那一片都是树林,我和孩子他爸常常躲着家里人,偷偷跑去那里见面……”每次社工来到,叶婆婆就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时候,叶婆婆甚至会主动跑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去找社工们聊天。
  其实,叶婆婆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简单:一张床、一口锅、一台电视。每次儿女带着礼物回来,她总是对儿女说:“什么也别买,我什么也不缺。”叶婆婆的儿女一般是一个月回来一次,但这已经让她非常满足了。但是,叶婆婆的确太寂寞了,有时候一天下来,屋子里唯一的声音来自电视机,而叶婆婆则一天都难得说一句话。
  半个小时的探访,很快在老人和社工们的笑声中结束。社工们很快要去下一户老人家中探访,叶婆婆恋恋不舍地问社工们:“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
  “很多空巢老人生活可以自理,衣食无忧,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寂寞。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精神需求远远大于物质需求。”乐民社会工作服务社驻雅园社区的社工吴立威说。
  老人与儿女:只有周末在一起
  与儿女同住不习惯,独居又孤寂难耐,于是一些家庭想到了折中的办法:工作日老人自己住,周末与儿女一起住,一种“周末老人”正在悄然兴起。
  家住莞城东正社区的邓婆婆今年78岁,老伴多年前去世。曾经,邓婆婆是被儿媳妇“气”得搬回自己家的。不过从今年开始,邓婆婆和儿子、儿媳达成默契:周一至周五,邓婆婆住在东正社区的老房子,去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其他老人打牌、聊天;到周末,儿子则来把邓婆婆接到自己家来住。
  “现在这样很好啊。平时他们要上班,即便住在一起,他们也没时间理我,反而添堵,我呢也有了自己的圈子;周末过去,他们都休息在家,能给我做饭、陪我逛公园。”邓婆婆说,这种方式不仅自己过得舒坦,儿子、儿媳也轻松,而且双方相处也更加融洽,因为少了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产生的矛盾。
  记者调查发现,邓婆婆选择的生活方式正是一种逐渐在老人中兴起的新型养老方式。昨天下午,在南城西平某小区里,一群老人正在练习合唱。“周末我们就不练了,因为到周末儿女都要过来,我们要陪儿女。”领唱的老人告诉记者。
  声音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周巍:矛盾可调和 双方需谅解
  周巍认为,目前70后、80后、90后们在消费理念、生活习惯还有家庭观念上与父辈有很大出入,但这种出入造成的矛盾也并非完全不可调和——只要子女与老人相互谅解。
  周巍建议,子女要理解老人难以接受新思想的思维模式,闲暇之余多花时间和他们沟通;另一方面,老人也要学会尊重子女的意愿和习惯,避免在家搞“一言堂”。
  此外他还建议,社会要给予独居老人的子女更多的理解,毕竟这是家庭成员自我选择的结果,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他们和“不孝”挂上钩。
  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李钰珍:可同住在一个小区里
  “在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年轻一代往往忙于工作,而社区的养老功能则在不断增强。”市老龄办主任李钰珍说,但是完全依赖社区、社工,远远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老人最渴望的其实还是亲情的温暖。
  李钰珍还建议,不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应该尽量抽空常回家看看,实在没时间回家也应该尽量每天给老人打电话问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和老人住在同一个或者临近的小区,方便照料。”
  中堂镇居家养老社工负责人李汝吉:动员空巢老人做志愿者
  在解决空巢老人孤寂感方面,现在社工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动员空巢老人做社区志愿者,许多之前有抑郁、孤独感的老人通过走进其他老人的生活、倾听别人的故事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爱。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2/1018/c25408-19301086.html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23 19:12 , Processed in 0.09116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