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9-20 09:16 编辑 , P3 K/ C5 F5 p6 c5 Q7 i9 j1 g% N4 O
) \ F! d. z0 |; T" j. C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召开 社工进驻拘留所等模式有望全市推广 _/ ~0 h! M. ]% _9 X& D
2012-9-20 来源:青年报4 f1 w3 k$ f- T5 U2 s
5 C, G+ K) Y$ @3 o7 ^) _8 r: C 会议现场。本版摄影 记者 丁嘉
3 Y7 M; @$ r6 D: V
0 \8 R! N7 v, W& L 丁薛祥出席会议。* A% ]& `& [! u/ B, p+ E& Z# }
7 [# {4 f$ j" r6 M) m$ q3 g
王培生出席会议。
6 b1 Q/ \+ ?) d0 S. f8 _% {7 p/ f0 D$ v( P2 {9 S
昨天,由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市综治办、团市委举办的“上海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丁薛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预青领导小组组长王培生,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市预青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化宾,团市委书记、市预青领导小组副组长潘敏,市教委副主任、市预青领导小组副组长尹后庆,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陈琳等出席本次会议。 4 l" M. m/ Y- X) I
1 e( C. t* k3 I$ m) Y7 U
会上,丁薛祥就进一步推进本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要在源头预防上下工夫,想方设法控制总体规模;要在畅通出口上下工夫,整合各方资源,全力帮扶重点青少年群体解决就学、就业等现实困难,取得实效。丁薛祥在讲话中要求,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切实形成整体合力。要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切实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地引导群众支持和社会参与。他指出,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扎实推进各项措施,切实坚持科学管理,把握规律性、提高有效性;紧密结合区县工作特点,全力推广试点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工作优势,不断创新工作项目;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他在讲话中最后强调,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e; \+ i* Y; n! \
会议由王培生主持。会上,林化宾传达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潘敏总结上海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并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陈琳代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介绍了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概况和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对上海的相应工作提出要求。
5 X( U z7 a& J! D 》综述
! Z7 \) a8 J/ t1 C- @ 社工进拘留所为短期服刑青少年心理疏导 5 D* {# Z/ n$ D3 z/ G+ X5 h5 z
自2010年以来,本市闵行区作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的全国试点地区,推出了不少创新模式。这些模式今后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这是记者从昨天“上海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上获得的消息。
* x. y' [- o6 b3 o 社工观护让涉罪未成年人回头, f1 R M) q/ A' L0 o6 Y
家住闵行的90后小朱去年参与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由于当时尚未成年,社工介入了他的观护帮教,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诉前考察。走访后,社工了解到小朱属于非婚生子,平时经常与父亲争执,甚至还离家出走。由于多次旷课、逃学逃夜,他还曾被学校勒令退学。中考落榜后,他因户口问题没找到合适的学校继续就学,一直与社会闲散少年来往密切,常常夜不归宿。在社工三个月的帮助下,小朱在等待法庭宣判的同时,也变得比从前更懂事了,遇到问题都会主动与家人商量,而以前的那些“朋友”也没再接触过。
7 U' k0 k9 \5 L 将已涉嫌犯罪但无羁押必要的未成年人,交由社工在诉讼期间进行帮教、考察和矫治,以确保诉讼顺利进行,观护期间的表现评估为司法处理提供依据。这就是闵行区所试点开展的“未成年人观护体系”项目。该体系建立至今,已对286名未成年人进行了观护,其中来沪未成年人231人(有34人为在校生)占80.77%、本市55人。已经结束观护帮教的232人均未作监禁处置,其中不作犯罪处理16人,不起诉40人,其余均被判处缓刑、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
+ Y# d/ n: @( P; G; B- T2 g7 W 闵行构建三级预防犯罪工作体系
1 Y" ] \/ y2 N8 H 据悉,闵行区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全国试点地区之一,通过构建“再犯预防、临界预防、提前预防”三级预防犯罪工作体系,重点探索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进驻拘留所、工读学校,社工联校,流动人员集聚地重点配备社工等项目化运作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多方肯定。, Y; a: S/ `: }- R2 p! L
如针对青少年的“再犯预防”工作,闵行探索开展了“拘留所青少年社会特别关护”项目。社工首次进驻拘留所,对25周岁以下短期服刑、行政拘留的青少年开展心理疏导、法制教育、技能培训等服务。自试点开展以来,驻所社工访谈人数669人;提供所内访谈943人次;出所回访214人;解决出所后遇到各种危机42个;所内求助24人,提供访谈57人次。“临界预防”工作中,社工首次进驻学校,对行为偏差的中小学生进行结对、扶持、帮助,目前已覆盖全区98所学校进行专业服务。
- z1 S h' g1 Y 此外,在“提前预防”工作中,更是探索了社会资源参与预防工作的新模式,在来沪务工青少年集中的综合性市场开展预防犯罪工作,并为来沪闲散青少年提供教育就业培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成功推荐就业12人,学历培训10人,技能培训共计135人。; ?2 Y7 n& l7 _
社工进驻拘留所、社工联校有望推广
) l! J1 M: I2 N" J- W 除了闵行区,本市浦东新区、长宁区、崇明县还分别开展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省级试点工作。在各试点区县的示范带动下,其他区县也积极学习借鉴,推广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工作经验。比如嘉定区探索驻村联企社工,杨浦、黄浦等区探索社工联系中职学校,宝山、虹口等区探索项目化方式服务来沪青少年等。
1 S! d: ?1 R. o3 W0 f8 [0 f* z 据介绍,接下去,市、区两级综治、公、检、法、司、团委、教育等部门还将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将来沪青少年纳入工作体系,有效破解工作难点,完善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加强专业研究和指导,加大工作资源投入力度。同时,一批具有良好成效和普遍意义的工作项目将得到推广,包括青少年事务社工进驻拘留所、工读学校、流动人员聚集区,社工联校以及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再犯预防等有望在全市展开。( B. {4 S) S6 G3 {. A+ N y
2 K5 r* Y$ c; U/ |+ E
) f* v) g( w) n# m# \; Y% F2 q
$ l: _4 V; e8 Z6 `0 q
% t. p5 K) }; L b3 w* L/ |* C* g( W# Y3 C
& K( ]* g; a9 h3 T1 [) C l
- h( p& U% J* m" E+ e
原文链接:http://youthdaily.why.com.cn/epublish/node37623/node38420/userobject7ai328785.html
7 q; x! ?# C' o/ g. |( h# O: ?% p0 q6 R" k
- s2 {$ S6 R/ T/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