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88|回复: 1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份读书笔记
来源:静思随想
课改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怎样认识这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对此进行研究的文章在上朔其渊源时,往往引用国外的例证,常常把中国的传统教育作为其对立面来讨论。
事实是这样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重温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思想和发展线索。我觉得事实好象不是这样的。你看,作为中国教育的始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本身就带有现在我们所认识到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再看诸子百家,在那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他们在教学中也是采用后来那种方式,我想是不仅谈不上发展,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只是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日益发达之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是“铁板一块”的。肇始于唐代,繁荣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的书院制度,就是其中与“官学”有着明显差异的教育教学制度。

毛泽东对书院制度的评价
我们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任领导人中,毛泽东是当过教师的唯一人。我们至今还可以读到作者他上课用的“教案”。作为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求学成材经历的人,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讲,批判和否定的多。
但是,他对于书院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王炳照在《书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是这样引用的:
“从‘研究的形式’一点来讲,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的多”,“一来师生的感情盛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是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书院和学校各有利弊,自修大学乃取其利,去其弊”,“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的组织。”(《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不难看出,毛泽东是把书院的形式,作为自己创设的新型学习组织的典范而提出的。
这里,师生关系、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是毛泽东所推崇的。综观毛泽东对教育问题的一系列论述,这一思想的痕迹处处可见。

书院发展轨迹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樊克政在《书院史话》一书中提到:“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其别具一格的教学与组织管理等制度,萌芽于唐,形成于宋,废改于清末,有长达千年以上的发展史。”
作者认为,书院制度之所以萌芽、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唐、宋时期的主要原因有:
从教育史的角度看,“促使书院产生并能得到发展的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自隋、唐以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官学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一些真心求学的土子势必要在官学以外去寻找就学的场所,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正适应了这一客观需要。”“书院的发展及其一整套制度的形成,又是同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理学对于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作用,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并不为封建统治者所认识,于是理学家们便只好以书院作为从事研究与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而这就势必促进书院的发展及其制度的臻于成熟。”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书院对中华文明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发展。”“书院也促进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书院促进了中国图书事业史的发展。”“书院对促进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宋、元、明、清时的著名书院,一般都是当时各地的教育中心,对推进所在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还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形成了不少与官学迥然有别的特点,如把从事教学工作与进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不同学派可以在同一书院中讲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师生感情甚驾以及管理人员较少等。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遗产,而且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宋代以后出现的书院教育的组织形式,它与官学、私学形成鼎足之势,相互渗透,融合,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书院在古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书院的教学理念的价值(通才、人为中心)
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古代官学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忽视自然科学教育,近年来学者对书院自然科学教育的资料,进行医学教学与实践,开展军事教育,中国标准化语言语音及外国语言文字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这些研究和资料弥足珍贵。”
“书院的多种功能。”
“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教育都具有多种功能,培养人才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教育还担负发展文化,开发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书院的人才模式与官学不同,主要目的是培养儒生,重视德育,即要培养伦理道德型的人才,不求功名利禄。”“书院向平民开放,培养一大批热衷于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编写大量童蒙读物,开发民智。”“书院独有的人才模式,打破了‘士者仕也’的定势,出现了‘士’与利禄的分离,为平民学者阶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而平民学者的形成,带来了教育、文化的普及和文化重心的下移。”“这一切都有力地说明了:教育具有培养人才、传承和发展学术文化、开发民智和化育人生等多种职能与作用。这是官学和私学都不能做到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深刻变革。”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私人讲学,培养通才,这是我们传统中最值得保存的先例”。晚年。钱穆先生在香港主持“新亚书院”。在谈到书院的培养目标时,他说“中国宋代书院制度是人物中心的,现代大学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不难看出,“以人为本”“培养通才”是书院重要的培养目标,这对于当今的教育不无参考价值。
但是,书院的培养目标更集中体现在书院的学规里。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一书是这样论述的:
    书院的学规是书院教育的总方针,它规定书院的培养目标,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及书院生活的一些基本守则。最初比较概括、抽象,以后陆续发挥、补充,有的订得相当详细、具体。尤其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都十分明确和严格。
书院制订学规是受了佛教弹林制度的影响和启发。  
……
书院的规约受禅林制度的影响初启发是很明显的,尤其在精神上受到的感染更加明显。
第一个系统完整的书院学规是南宋朱熹制订的“白鹿洞规”(有的称“白鹿洞学规”,有的称”白鹿洞教规”,有的称“白鹿洞书院教条”。)这是南宋以后,历代书院共同依据的总学规。
    朱熹在学规后面写了一段很长的跋语,强调要严格遵守,不得违犯。
    朱嘉制订的“白鹿洞规”概括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成为封建社会教育的共同准则。一般官学也常采用。如:程瑞蒙和其友生董株就据此制订了一个一般官学的学则,称为《程董二先生学则》,朱熹于淳熙十四年十乙月亲自加上“后记”,予似推荐。《程董二先生学则》规定: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令。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这大概是最早的一个完整的“学生守则。
    南宋以后的书院,一般都遵循朱熹制订的“白鹿洞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书院再补充一些大同小异的条目。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不同时期,都制订过更具体的条目。
  从书院的学规中,可以看出书院非常重视学生品德修养,明确规定了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的具体的要求。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是不无启迪的。
书院的教学方法的价值(自学、对话、研究)
书院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教学上形成许多显著的特点。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一书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最早的书院是由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治学发展为讲书或讲学的。……私人读书治学,待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差不多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历史上有名的书院,大多数都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著名学者探讨学术的胜地。……书院的创建者或主持人,大多是当时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又多为书院的主讲,这是书院的传统……。
    第二,书院允许不伺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立了“讲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尽管这种“争鸣”还受到种种限制,但较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般学校教育却自由得多。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一个书院有有名的学者在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或远地慕名而来的学子,都可以听讲、求教,而且受到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的安排照顾,打破了一般学校关门教学的风气,有利于学术交流。
    第四,书院的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学优越得多。
    书院教学一般是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许多名师都把指导学生自己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他们并将自己的洽学经验概括为读书的原则或程序,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等。……
    学生读书重在自己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所以书院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学生问难论辩。早在唐代朱弼在任庐山国学主讲时,就提倡学生质疑问难,然后再详加剖析。朱熹特别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时,常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时,提出求学贵创造,要自己独立研究,各辟门径;超出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发明。他说:“今之为学,自初至长,多随所习熟为之,皆不出于窑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
    书院特别强调学生要作读书:日记。……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中国数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这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中形成的。书院制度始于私人教学,以后也多属私人教学的性质,主讲书院的名师热心教席,慕名来学的生徒能虚心求教,所以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也就体现得更为充分。
    从事书院教学的名师,由于学识渊博,品德过人,所以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此外他们能够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学生的爱戴。当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还必须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但是主导方面还在教师。这是书院教学的名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启示。
我以为,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四、五两点。
赖功敏在《书院教育的“对话”精神及其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一文中提出:
“中国书院教育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在精神即‘对话’。这种对话具有自然特性,对人格形成实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话达到一种真正的人性的觉悟。它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对道德理想与知识独立的追求。正是通过对话这种生动而有活力的形式和过程,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并渗透到心灵的深处,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在特质,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为可能。”这种“对话精神”,不正是我们教育改革追求的方向之一吗?

书院的管理制度的教育价值
藏书、教学、祭祀是书院的三大功能,祭祀是书院向学员进行德育的重要方法,也是书院进行社会宣传,化育人生的手段。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是这样介绍的:
    书院的讲会有一定的仪式,除平日讲学重视仪式外,开讲仪式更是严肃;隆重。
    在开讲之前,必须由山长、副讲亲自带领全体学生到大成殿向“先师”神位四拜。然后到讲堂,由引赞喊“登讲席”。山长、副讲登上讲席后,引赞喊“三肃揖”。行礼后,山长、副讲进茶。进茶讫,引赞喊“鸣讲鼓”,击鼓三通;诸生肃静听讲,山长、副讲各拈讲《四书》、《五经》中一章,并申饬规约。讲书时,堂长在讲席后设几一,凳一,纸笔墨各一,敬书而藏之。,讲毕,进茶,诸生谢教,引赞喊“三肃揖”,山长、副讲就馆燕息,诸生退出就舍肄业。这是初讲仪式。
    ……
    书院建祠堂行祭祀礼,这既是书院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又是对师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祭祀活动,祭奠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在师生心目中树立模范人物,的形象,以培养知礼义、明廉耻的思想品质。
    书院的祭祝活动在南宋以后更盛。所祀的人物很广泛,最主要的是孔子,并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子,所谓“四圣”配享。
    书院祭祀的人物,常常标志看书院的学术方向初学风。因此,一般书院除祭祀公认的儒家先圣先师先贤之外,都把自己
学派的代表人物特别加以祭祖;通过祭把的人物表明自己的宗旨。……
还有些书院,往往祭祀那些与本书院有关系的先儒,用以纪念他们对书院的贡献,激励后人继承遗教,保持和发扬一派的传统学风。如:白鹿洞书院的先贤相中祭奠的人物就有唐代的李涉、李渤、颜朔、李善道、朱粥;宋代的明起、刘元亨、……

简要的小结:
从上述材料中,我觉得中国古代书院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就我目前的认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以过程为重点的学习
开放式、研究性学习与教学
熏陶式的“道德教育”
   限于篇幅,这里不想展开,但是,我始终觉得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是一个值得开掘的富矿,还需要我们结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挖掘。

(2002年6月11日星期二上午7:45一稿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孙林林 的帖子

中国这么多人,书院放的下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5 16:36 , Processed in 0.07494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