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z+ F$ Q5 J8 z$ y0 s9 f
2012-08-02 07:49:57 来源:南方日报
" k% p5 Q1 q6 A& Q; D$ L1 s: z5 a 汪洋书记在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上指出:“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近年来,惠州重点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构建服务政府和管理社会的大社会组织,激发起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在推进社会转型进程中,惠州降低了四类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竭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让城市居民更有归属感、依托感,充分聚拢起各群体共同为城市发展献策出力的热情,展现出了一座城市的治理智慧。
关键词:社会协同
日前,惠州市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此轮改革后,行政审批事项的减幅达到67%以上。此轮改革,较好地体现了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精简和管理重心下移的改革取向。而对于惠州市各社会组织而言,当中还透露了一则利好消息,即惠州已全面取消了在非行政许可领域,一些部门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达到市级自行设置“零许可”和“零审批”的改革目标。
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
2011年,经过市领导的多次调研,一项助推惠州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顺利出台。惠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制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
这项政策,被舆论普遍认为具有积极的“破冰”意义。这意味着,社会组织从制度上获得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在降低了准入门槛后,惠州市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
“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成立社会组织,确保有购买服务的对象,加快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也是当务之急,要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把该抓的服务抓起来。”对于如何通过社会组织充分聚拢起各个群体共同为城市发展献策出力的热情,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早有长远之计。
于是,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方面,惠州开始积极探索,争取通过购买、补贴、奖励项目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步伐。
去年,惠州市正式出台政策,对生活困难且不能自理的本市户籍“空巢老人”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津贴,以政府向服务机构购买服务,为“空巢老人”发放“惠老服务券”的方式,让3万多名“空巢老人”享受到政府付费的“保姆服务”。
对于惠州社会组织的发展而言,近期又有不少利好消息。惠州有望出台具体指导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办法,以及开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清单。
此外,针对目前社会组织规模较小、较为零散等问题,惠州正在规划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孵化中心建成之后,将由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以场地、资金、能力建设等优惠政策吸纳社会组织入驻,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以及信息、网络和培训等支持。该中心选址已确定,将在原来的市质检站划出2000多平方米场地改造成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现正在装修。
基层推协商民主治理
惠阳区沙田镇田头村有一个“村民议事广场”,村里只要有集体事务需要商量,村民代表都会聚集在此共同商议。这一村务决议方式让基层民主自治在这里得以落实。
此前,因为新修村道没有途经自家门口,田头村个别村民很不愉快。“我们也一样让出了田地,但村道却不从我们家经过,这很没道理。”村民的说法传到了村支部书记曾兆雄的耳朵里。面对村民质疑,曾兆雄即刻召集了村干部、村民代表和部分村民,一同来到该村“村民议事广场”就此事进行协商。
代表们聚齐后,曾兆雄将村道不能修到个别村民家门口的情况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在现场为村民公示了关于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规划的相关文件,这样面对面的解释,让之前不满的村民释怀,此前还存在异议的村民笑着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这个基层自治的典型模式——“村民议事广场”正是惠州“四民主工作法”在惠阳田头村的具体实践。
2005年4月,为缓解龙门县永汉镇马星村经济落后、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一项新制度在这里试点实施。1年多后,马星村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个过去的“上访村”、“人治村”、“贫困村”、“后进村”,已经变成“和谐村”、“法治村”、“富裕村”、“先进村”。
这项制度正是日后在全省推广,并入选广东省首届组织工作“十大品牌”的“四民主工作法”。
具体而言,“四民主工作法”是指村民在村党组织领导和党员带动下,通过“提事、决事、理事、监事”四个步骤,对农村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决定,并实施监督管理。这既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也为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有效办法。2007年4月,“四民主工作法”开始在惠州全市推广。
建立组织让各群体有序融入
在惠州,有一个破解“猫鼠游戏”困局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去年,惠州挂牌成立“流动商户之家”。按照“家”的规定,在一些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区域,可以设置一批临时的蔬菜、水果等摆卖点,同时接纳流动商户沿街摆卖。
这一规定的出台,让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在惠州有了“家”,同时也改变了城管执法人员和流动商贩“你追我躲”状态。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惠州,也成为国内鲜有的接纳流动商户沿街摆卖的城市。
除了“流动商户之家”,惠州还有“出租车司机之家”、“外来工之家”和“复员退伍军人之家”。
2008年,惠州率先在全国成立“出租车司机之家”。这个“家”自此成为收集和反映出租车司机诉求、增进司机之间友谊的平台。出租车司机党员示范岗走街串巷,车顶上的鲜红党旗也成为“惠民之州”的亮丽名片。
为加强外来工管理,保障外来工权益,惠州龙门县龙江镇探索出一项独特的外来工管理办法——创建“外来工之家”,搭建政府与外来工及企业老板之间的沟通桥梁。龙江镇外来工谭仕荣说,以前碰到纠纷,或者利益被侵犯了,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打架。有了“外来工之家”,碰到事情可以直接找镇里领导商量解决。
此外,为帮助复退军人解决生活等问题,惠州在全市各乡镇设立“复退军人之家”。其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帮复退军人解决了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各种难题。
噪音扰民如何处理
社区约部门现场办公解决
■案例
社区遇到停车难、噪音污染、卫生保洁等群众关注而靠自身力量又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在惠州,社区可以直接发文邀请涉及问题的各个部门到社区现场办公,坐下来集体商议解决方案,做到基层问题在基层解决。
金山大桥噪音扰民问题是困扰惠州东湖社区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围绕这一难题,去年,惠州首场“社区约请市直部门现场办公会”在东湖社区举行。
“我的窗户一打开就是金山大桥,相隔可能还不到10米。金山大桥建成后,桥上的噪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场办公会上,东湖花园4区业主杨丽芬说起以上话语时显得有些激动。原来,金山大桥自2009年通车后,车流量很大,通行车辆由东平下沉式隧道经过金山大桥产生很大噪音,尤其是泥头车、大型货车等一些大型车辆快速行驶时更加明显,到了晚上,部分车辆经过时长鸣喇叭,严重影响居民睡眠。
当日现场会上,民政、公用事业、环保、住建等市直相关部门就噪音问题逐一提出建议。黄业斌综合相关建议后,当场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责任部门、商定相关解决步骤和方案,同时还限定解决时间。“直通快办”的方式让现场业主代表颇为满意。
“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解决的问题,多部门一起坐下来后,半天就有满意的解决方案了。”杨丽芬感叹约请部门现场办公制度很有效率。
( P3 ]/ J: y; C% |9 e2 G, \7 ?
3 T( v. X% A! 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