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82|回复: 0

[时评] (福建)社工:他们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工:他们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组图)
  F0 V4 i( P) r% D8 C  [
                                                                     2012-07-20 07:47:21 来源:福建日报
2 Q$ K; @# J) E4 K7 G$ ]

( O$ I' j3 _% H
台江十三桥社区老人参与社工开展的游戏。

" G+ N' z6 n9 O+ q( z% o社工,是指经专业训练并通过了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了社工师职业水平证书,能够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精神卫生、残障康复、犯罪预防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近年来,“社工”这个新职业开始在八闽大地“萌芽”,并悄然走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作为专业人士,他们究竟给你我带来什么?我省社工和社工机构如今的生存状态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社工团体,感受他们成长的“烦恼”。9 y$ ~. ]. a! y) G/ S
, {# S% `6 X+ S3 ~1 J: }
  

! [! ^# B5 y. t) G. o. ~
/ S2 s+ T! w: {7 b$ Z; X  声音:
' ~/ H/ f9 a( F# L

% d# p2 }: e5 V* `' p  他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8 k7 n$ g9 @7 F4 W8 W
  9日,福州市台江区十三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欢声笑语阵阵,榕晨社工服务中心的10名社工正以互动魔术、棋牌比赛、养生讲座等活动与20多名老人热烈互动。
7 ^- T8 ^! X! q6 Y) Y1 W6 K( H( q, A% T) x
  乍一看,他们的角色与志愿者无异,但社工林榕玲告诉我们,活动每个环节都是基于老年人年龄结构和特点精心设计的,“比方说互动魔术,不仅能为老人提供娱乐,还能提高他们的关注力,培养老人间互助关系。”) n5 G3 @/ S" Z( v( T  U

9 t6 ^  |$ ~# P6 d  当天的活动是榕晨社工服务中心按计划为十三桥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一次常规活动,项目从2010年底启动并持续至今,采取政府购买、整笔支付的经费结算方式进行。达成预期目标后,每个社区一次性支付1.5万元的服务费,宣传、场地等实际服务开支另由社区支付。
7 U4 s& t" g0 C4 {  ?$ Q5 f3 q, C  Q) P  r
  榕晨社工服务中心于2010年12月在台江区民政局注册,“中心成立以来与社区、医院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向他们提供低偿服务,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机构发起人之一、福建医科大学社工系教师郑立羽说。. Z% Q& F% c+ V
  G  H: u5 `9 Q
  目前,榕晨是福州市为数不多的民办社工机构。目前已在台江十三桥和浦东两个试点社区初步建立起“日间照顾+上门服务+休闲交流”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打破了以往社区居家养老大多只提供餐点的单一模式,在心理抚慰、养生保健、活动开发、生理照顾等方面给予老年人多元服务。: L: Y0 h6 D  z4 n3 x
5 Q& ]" B- L8 `) S& K$ V; m
  杨尚生和郑成其老人便是项目的受益者。原本素不相识的他们在社工组织的“1家1”小组活动中认识,并在社工指导下成了好友,很快两家也成了好邻里,常相约下棋、散步,端午节还互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粽子。
$ O% q  Y2 B0 L* U7 U. q8 h
: {# `5 ]" x$ C& E; R  1家1’就是通过2个老人结成好友,促进2个家庭结为好邻里,目的是密切城市里高楼大厦中日渐冷漠的邻里关系。”负责该活动的社工肖方栋说,为达到目标,他们在前期通过贴告示、发传单、上门走访等方法招募老人参加,并根据年龄、兴趣、住处、距离等特征进行结对子,成效很显著。
. R5 e9 r  W1 e
' {# H# E( R) S" s  社工给社区带来的变化让十三桥社区副书记李淑钦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说,社工每项工作都有评估标准,“以前我们开展工作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现在有了专业预案,工作做完都跟想象的差不多。另外,社工还能对我们进行指导,提升我们上门交流的技巧和服务意识,他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8 o& h+ S% p# `$ d! e

/ A# F% U8 L( @& `: c; b' y  

- b+ R' s* F- [! b$ E9 _! @' `. q4 ?! b6 V
  发展:
- H4 m9 c: J# |7 g+ [) k

5 Q8 k/ e. I1 ~1 i  初现多元社工服务体系
# W; F$ `: H+ \* U
  扎根晋江的致和社工事务所创办人夏晋城,80后法律专业毕业生,全国首批持证上岗的专业社工。学生时代就热衷志愿服务事业的他,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社工事业,创办了北京市海淀区社工事业发展中心等机构。去年,他回到家乡,在晋江创办了我省首个社工事务所。目前机构已有16名专业社工,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残疾人婚恋、流动人口督导等多项特色服务。4 J7 u7 O  C! ^9 \, _& M

, {" u3 E8 j/ c2 T" Z8 B4 ~  作为全国社工人才队伍试点市,晋江市民政局在事务所成立后不久便向事务所购买了5个服务岗位,每月每人支付2500元,请事务所协助运作20个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同时督促和指导2011年新建的56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站工作。这种“岗位购买”的模式与榕晨初探居家养老业务时采取的“项目购买”模式不同。2 w4 s2 |! ?8 ]# g$ e+ @& y
; S# f  r9 D5 R4 {# u3 l
  此外,与企业“联姻”则是致和在市场中的“另类延伸”。去年6月,晋江内坑湖内村十多家企业自愿出资,向致和社工事务所购买服务。6 y. O7 @0 \& g. f1 h

. _$ Z! o2 Y' t$ x9 R! ~  湖内村是个外来务工人员占绝对多数的村,这让当地的外来工子女管理成了一大社会问题,“以前小孩打架、闹事是常事。”社工进村后,建了服务站,每天下午四点半准时将孩子们接到站里进行辅导,“除了教英语、数学,还有各种手工。”这项服务一直延续至今,在业内口碑甚佳。
4 p$ N- @. B" ^# f! _  d. S
9 b+ e5 K4 X" A2 _- W/ G, r# F  “在家长眼中,社工来后,孩子们老实多了。”夏晋城说。而更令他们意外的是,在去年夏天的一场暑期班汇报表演,在社工指导下,孩子们走上舞台,秀起“环保时装”。“没想到女儿有一天会这样自信。”一名女工在演出现场激动万分。! `8 p- A: q  j2 K+ j

0 ^! P* G1 U( t* @  据了解,2007年,我省被纳入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在搭建社工服务平台方面也给予了支持:福州团市委成立了福州市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依托12355热线平台开展服务;厦门湖里区成立了民办社工机构孵化园,政府对入驻“孵化园”的民办社工机构实行场租、水电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 H" [, g" I: R' T7 Y( d# y7 e! S. y  S2 I6 G- d" @/ q
  省民政厅社工办主任徐若兰表示,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以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多元社工服务体系形成的良好格局。
# S& X4 m3 I4 ^1 Z3 N
/ P2 H$ F& l$ V% _& f' ?- w' J' s  
# n+ r  F# x$ v) U) k) I
) C' i' }3 ^7 u1 ?9 p# v
  期待:
$ M$ i4 @- U, x, J- |; z7 C
/ K. `, r1 u0 d  y+ N* E5 K7 `0 J
  破解“困局”需各方合力
8 x7 p5 S' M  z5 i; O
  “我们担心的是,试点一旦结束,是否还有足够的政府购买项目维持生存。”夏晋城坦言,尽管诸如社会认同度低、活动经费缺乏、行政杂务繁重、社工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初创期的事务所,但更担忧的则是政府对社工服务重要性的认知度。“尽管去年亏损了十来万元,但欣慰的是事务所正慢慢步入正轨,希望能和越来越多的政府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H' Y) M: `9 c, X. Z% a
9 S9 B$ f5 `8 q3 s- _1 E% W  相比于夏晋城谨慎的自信,榕晨创立者们更多的是担忧。据了解,目前榕晨尚未正式签约专职社工,主要力量依旧是社工系的老师和学生。0 w  l% k7 c1 B

( A8 X9 h! K: W, F% N* b  “不是不动,而是不敢动。”郑立羽坦言,机构成立以来一直是“赔本赚吆喝”,“可以说做得越多,赔钱越多。”但他们也表示,就算是只是“吆喝”,也得赚,“要让社会更了解社工,就要迈出这一步。”5 p: X- m+ {- o( ~' I
( V( f# d1 C9 w- ~. o% x, b+ K
  正因项目少、政府投入小,社工待遇低便成了不争的事实。据记者调查,我省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月均收入不足2000元,而在广东等省,收入则要高得多。
1 t' U* {; G: Z+ z& h8 q
; X' E- i  |! [3 J' Z4 N. h  “社工的了解和认可度有限,市场需求量不大,导致学院这几年一直在为广东培养人才。”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卫平教授戏言。谈及广东的社工组织,她表示,“机制健全且报酬高”,由于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大,且在机构设立的政策上放开,这几年当地的民办社工机构大量诞生,社工人才供不应求。“广东等地的社工机构发展还呈专业化趋势,有辅导自闭症儿童的、有精神康复的、有为残疾人服务的,这与我们培养的医疗社工方向人才十分契合。”; O4 H; R: E; e  E0 T$ {$ Y
        所幸,社工的重要性在我省正通过文件的形式不断明确。如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在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援助、婚姻家庭等服务机构这些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可将“社会工作”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同时,学校、医院、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范围。
# [- V8 M8 b, `. U/ Z# m* b
/ y5 i0 a* v+ I" h0 W! t' h  业内人士表示,我省在扶持社工机构方面还应该借鉴一些地区好的经验,如香港采取的政府整体拨款供社工机构活动经费的模式;北京有效整合社会募捐、基金会、慈善机构资源,突破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广东在成立社工机构方面已放开需挂靠政府部门的限制等。
% |$ v2 I+ N) E! H; J+ e1 r  y0 M" [. N7 E4 q) D. L) o' m1 k
: O" C. v. ?8 Y. _" P  q$ a0 k

: K* b7 [6 Q3 ~" u/ _0 M( f/ E+ i% p% b+ a" Z  ]) j

6 r5 m( i) C: E/ w) ^' d1 I0 U# w0 T. s; X- R0 l8 t6 _3 A

" `* ~7 f9 Q3 Z( p) U0 l" F( H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2/0720/07/86REJDKI00014AED.html ! R  T* P  d9 j- Q% n

, D4 h+ N5 x; @# ]- M6 V2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6 22:46 , Processed in 0.08065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