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333|回复: 0

[交流] 克服老年抑郁症 社工应有所作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徐晓玲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很容易引发心机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抑郁症如不能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尝试自杀以求解脱因长期悲哀和感到毫无价值带给自己的痛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病率可高达50%,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也会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G; K( U" O: H/ T% }    在笔者所服务的老年公寓,具有老年抑郁症症状或抑郁倾向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表现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终日无所事事,愁闷得等待天黑;2、唠叨抱怨、心灰意冷,烦躁,为一点小事争吵;3、兴趣丧失,无愉快感;4、精力减退、精神不振、疲乏无力;5、言行减少,好独处,不愿与人交往;6、睡眠有障碍,食欲不振7、悲观失望,有厌世心理;8、自觉病情严重,有疑病倾向;9、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活得无价值,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此外,也有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的症状。老年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关。首先是身体器官的老化,生理机能的衰退,一些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就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其次是老年人心理的老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和反应迟缓,令老年人产生无用感、衰老感,对前途悲观失望;再次,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迁,在心理上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另外,由于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病因。老年人尤其是当挚亲好友离世,特别是配偶的去世时往往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引起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被孤立者、孤独者或刚遭遇丧伤事件的人,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危险群。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 s* o3 Q* R7 M7 o
    对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的老年人,社工要及时进行咨询和辅导,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和死亡观。由于社会转型,每个人都受到来自社会的直接或间接的压力,比如子女下岗,儿女婚变,房屋拆迁,遗产纠纷等等都会引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社工要通过对老人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预估分析,及早发现老年人抑郁情绪,事先提防。对于已经出现抑郁症状的老年人,首先要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抑郁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因为一些人一旦对症入号以后,他的悲观情绪就会把自己打垮。社工通过与老年人建立专业关系,在坦诚、融洽的气氛中一起寻找抑郁的原因,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解决他们无处倾诉的苦闷。对丧偶、丧亲等突发事件,社工要紧急介入,提供情感支持,为老年人找到有效的疏导方法,避免其陷入情绪失控的痛苦之中。: {2 V4 _; w  e9 j, }
    社工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交娱乐小组,让老人们分享和交流心得,在与他人互动中感受愉悦;针对有共同需要和面临共同问题的老人开展互助小组,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别人做点好事,既能发掘老人的潜能,又能调动老人自主性,提高其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针对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开展兴趣小组,让其分散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境。通过社工的介入,重构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年人与社会融合的工作等各个方面,一方面社工要承担起教育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让家人多给予老人情感慰藉和精神支持,推动家属与老人间的相互理解与体谅,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缺乏家庭支持的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社工可以扮演资源的整合协调者和服务的中介者的角色,发掘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等,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增进老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从而能帮助老人恢复自尊、自信,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
" D- g) F9 v( w- x    在现有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社工要要效整合社会资源,作政策方面的倡导和舆论方面的呼吁,积极为老人争取权益。现在社会上为老人们提供的活动场地虽有很大改善,但仍有不足,许多老年人活动室,离休的能去,退休的不能去,如果每个社区都能有一个地方,让老年人能像跟平时上班时那样去走走、去坐坐,即使他们躯体有些小病,也容易被这些快乐替代,他们没有时间去抑郁。社工要积极争取社会与政府给予老人多方面的关照,引导社会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多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多营造必要的氛围和增加更多的设施,多提供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空间,让老年人有地方去疏缓自己由于养老、就医、子女就业等问题带来的压力,从而走出心情抑郁的阴霾。(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福利院)4 j' ]7 g$ s( z  M5 J1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23 23:28 , Processed in 0.10299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