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存在力式,青少年是网民的主要人群,网络成癃和网上越轨是青少年网上行为失范的髓大表现。网络成瘾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虚拟的网络游戏、信息等沉溺、痴迷,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限度,以此获得心理满足。医学界、心理学家认为,“网瘾”是更深层次心理障碍表现的一种症状,几乎所有“网瘾’’青少年、儿童都存在行为问题,上网成瘾者不上网时,有可能转人犯罪、吸毒或自杀以克服孤立感,如《一场游戏一场梦》中的小培就因为“网瘾” 而成了盗窃犯。青少年“网瘾”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引起了社会的极度关注,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可以对此做些什么呢?& y: p5 ?: o- t% R
1 H* b+ ^' K- H: w( h1 x
能力建设、心理调适、社会支持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三个维度,分别规定了服务的宽度、深度和广度。在服务过程中,若将能力建设、心理调适、社会支持三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实现动态平衡,就可以对网络成瘾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
& U) V. I& T$ v, s& f \# A
2 _) r0 H6 Y0 r3 Z- t) q 能力建设5 r2 Z# E1 K- e# x; \$ v& C; ]# D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针对什么内容开展专业服务。社会工作有两种需要评估的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需要评估方式和以能力为中心的需要评估方式,前者关注服务对象生活中的不愉快、困难的方面,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后者注重服务对象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以能力为中心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其基本逻辑是:“投入服务对象的生活一发现生活中的能力一调动整体的能力一制订运用整体资源的方案”。下面是一则关于能力建设的案例:0 G% C$ j( b& Z4 p* X* b, ~
$ U8 ^7 _ @" e
三年前,W是一名每天上网打游戏超过15个小时的重度网瘾“患者”。然而最近这台电脑的用途已经从玩游戏变成了网络创业。“感谢徐阿姨的帮助,让我逐渐摆脱了网瘾。"被W称作“徐阿姨”的是社工X。为帮助W从网络世界里走出来,根据他拥有大专文凭、头脑灵活、有钻劲的特点,社工X为他度身定做了“脱瘾方案":把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与网络有关的活动中。在X的介绍下,W第一次利用QQ为网络中介公司做推介工作,得到了人生第一份收入—— 100元。此后,他参加过网络游戏的全国比赛,做过网络游戏的代理,并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丝网花网络店。W表示,网上开店比打游戏更好玩,也更有成就感,现在他的月收入稳定在2000元左右。目前 W正准备把网络店转变为实体店,还打算和社工站合作,帮助更多网瘾“患者" 脱瘾。
/ l T0 m' g& e2 X$ f5 L/ E3 H: d' L' ]4 ^3 @
在上述W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按自己的标准,把目光停留在服务对象的问题上,而是投入服务对象的生活,从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转换到关注“问题”中的能力,从关注服务对象不足的修补转换到服务对象整体资源的运用。这其实体现了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优势视角,即将关注点聚焦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上,并利用这些优势去实现自我帮助。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网瘾” 患者本身的才智、技能都非同一般,只是这种优势过去没有运用在恰当的地方。社会工作者不只是对服务对象过去的经历进行原因分析,更多的是关注其过去、现在、未来能力的调动,从整体上发掘服务对象的能力,专业服务涉及服务对象日常生活的所有内容,由此扩展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宽度。
2 ]7 |, v9 P" j5 } 心理调适
7 Y) e( f2 z# O& o; x( o# }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除了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全面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外,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影响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效影响服务对象的方式是“人与情境交融”的介入策略,从整。‘的视角出发理解服务对象的内部心理状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方式,既注重服务对象个人内部心理的和谐,也注重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发生,既有其自身身心发育不成熟等主观原因,也有网络世界主文化缺失等环境方面的原因。青少年阶段的身心特点是自然规律使然,我们无法通过改变青少年的特点去解决“网瘾”问题。这样一来,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就需要我们重视环境方面的原因,探讨如何建构网络空间的主文化。尽管人类已经创造出互联网这样的新事物,但却没有为善待网络确立一套文化准则,即主文化缺失。主文化缺失、亚文化盛行使得青少年的网上行为失去了“方向感”,产生了认同危机和行为变异,包括网络成瘾和网上越轨等。解决网络空间主文化缺失、社会失范问题,应该进行基于道德的精神治理,建构一套网络空间的文化准则,然后针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大力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加强道德自律,倡导文明上网。正如青少年研究专家陆士桢所说,我们不能期望把网络打扫干净了再让青少年进入,因此,教育青少年学会自律就显得特别重要。具体而言,青少年网德教育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要点:* U& T& ]3 Z: R7 @ T( _
z7 C6 k! `4 Y+ ]. c 1.从认知教育入手,在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安排有关网络技术、网络伦理、网络法律等课程,让青少年有机会接受有关网络道德的系统教育。
4 W( d; j& A8 P/ m/ { 2.仅仅获得网络道德的认知还不够,网络环境下更需要一种自律型的道德,由于网络世界“他人缺场"的缘故,更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认知获得是手段,情感养成是目标,认知获得告诉人们网络道德行为的标准,情感养成保证相应的道德行为必然发生。
0 A* [+ }% y: [. K 3.网络道德教育强调通过自主建构内化的方式进行,采取沟通、互动等“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 Z) Q7 W, L: i. |) K9 x& f& U作为心理调适的介入途径,青少年网德教育最终是要在服务对象不同的心理层面(认知、情感等)上实施有效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有效整合起来,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改变,达到内部与外部的和谐,由此拓展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深度。
! I# ^3 X$ Y4 B2 j社会支持
4 |& `% O/ q0 P 如果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开始发生积极的改变,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维持服务对象的改变。这要求社会工作者采取循环服务的策略,把服务对象放到具体的与周围他人互动交流的处境中理解,注重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的关联,帮助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的社会关系。对于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青少年心理专家、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网瘾矫治中心主任沈家宏教授认为,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是亲子沟通缺陷以及家庭关系紧张。因此,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是克服“网瘾”的重要步骤,也是避免“网瘾"再度发生的关键因素。正如《一场游戏一场梦》中所描述的那样:“类似进货这样的经历让小培倍受打击,他觉得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很快重新投入了网络的怀抱……”" T, W8 J6 O2 N- v1 N. t, g
4 h t0 N( ]" E0 H# D( c' q
社会工作中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对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该疗法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 动力、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 力与家庭组织可以导致家庭中个人的改变。它的目标不是去解决个人的问题,而 是致力于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使家庭 发挥功能并由此来解决困扰家人的问题。根据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基本原理,家 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 的角色。家长们应以“关爱"为核心,经常与孩子交流、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家庭环境。同时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时 代的认识,努力学会上网,善于运用网络引导、督促孩子学习、生活,并设计、安 排多样化的家庭活动,间接转移孩子的 注意力。社会工作者以孩子的父母为介入对象,促使他们在孩子“脱瘾"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巩固孩子“脱瘾”的 效果,维持服务对象的改变,由此延展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广度。% d6 m: R1 q: q1 p/ I& d6 E
! T; n$ l8 t2 g* N% X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 问题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综合发展的 专业化策略是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的新 成果,希望藉此策略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 专业化水平,针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开 展有效的社会服务活动。当然,包括“网 瘾’’在内的青少年问题是多学科共同关注 的研究对象,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 也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参与。在有些情 况下,社会工作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提供一 种工作理念或思维模式,社会工作者应更 多地发挥倡导、中介、资源动员的作用, 组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 致力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 + u9 G) |& E# ]
(朱爱华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