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公益诉讼仍待制度完善 2012年05月29日 07: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浩瀚 , F3 ]; f0 e. ?; }) T7 N
4 @0 |5 u- t8 n* M6 R7 x. t) P$ K# Z s9 g0 ~ H
去年6月,云南陆良化工将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非法堆放,致珠江源头南盘江附近水质遭到铬渣污染。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及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铬渣污染事件将陆良化工告上法庭,索赔1000万元为环境生态恢复买单,此案5月23日在曲靖中院开庭,这是国内首例由草根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V$ R! N' C% z& d. s2 f
6 [; J5 z& F: E- q: V+ a; B8 s% n 这起案件的开庭,意义特别重大,这不仅是一起针对重大环境污染的诉讼,也不仅仅是一起公益诉讼,更重要的是,它是由草根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它开了民间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先河,对环保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推进,对于民间组织自身的成熟,意义不可估量。但是,由“自然之友”等组织提起的这起环境公益诉讼,能否具有持续性,带动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公益诉讼,仍然是一个让人心忧的未知数。/ A$ ~; X- c4 m4 @* G4 N, p
6 U( L+ v$ d. \+ j1 D! K& I3 _3 H
首先,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许多环境污染案件中,民间组织和民间人士本身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难以立案。目前法律没有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民间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师出无名。. t" M- Y7 d1 G8 t$ i* m
, K8 c/ A! g, W9 q [ 其次,民间组织自身的成立、运行等方面,同样存在诸多困境。我国现行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相关的规定要求,社会组织要获得合法身份,须先获得所在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到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许多民间组织无法找到主管部门,从而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制度,帮助他们获得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和募集到充裕的经费。而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没有相应的人才与经费,要想诉讼成功是不可想象的。7 e# k$ _4 Q8 N$ t) W" ^% k
& A- U( s7 ~$ @" c3 B/ Z# B O' W) V& i
坚冰也正在逐步融化。在民间组织提起公益诉讼资格方面,2011年10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规定了公益诉讼程序,并明确了“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提起公益诉讼,赋予有关机关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推动民间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我们还必须完善各种制度。 (责任编辑:白羽)
$ ?1 O/ X% Y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