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253|回复: 0

[课件]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0 U% S+ O9 L8 Y3 m2 R
' [/ u+ P3 S9 Q3 R7 u' Q2 w0 m& g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Q- ^, L0 M. R6 i) x7 T
, {6 T+ h+ N5 M7 X: D; Y. W- [$ v" W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 ]& _3 W. D2 @; [5 {. u
2 \, x1 a/ N+ ?9 P(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9 G6 q' o2 |: V, \5 L! k- A6 g% T$ N( e# Q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W  Z# x! _/ [: T7 x$ N& Q3 j" {- Y9 l  J! a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3 O" v$ ~* U7 Q4 ]2 N$ B& |
9 P* P$ u& v: z0 i
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发端于19世纪末西方工业化时期的宗教慈善实践,并与欧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的建立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会工作逐步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社会服务的传递者和社会政策的实施者。  \- H* ]  z5 e

" `: E; V$ M+ e) L: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C( `. Y0 x6 H, V% Z

# q1 p/ K# a- G4 A" |% F/ z* _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它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 z# c( G/ W: g5 R7 D6 v6 S
; x9 V. @1 u* L& m3 R6 x; _( e2.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0 i) u5 i5 [. b9 U  m

/ N7 G$ X! Q# [9 I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u5 t+ d8 L: x7 d4 ~3 M5 P5 l0 ?) Q) T3 k& n7 \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明显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仅反映历史层面的影响基础,也反映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理念变化。) v  q+ z; a$ j3 O- v; J! l

2 z" w7 N; X- n$ V, n! z2 A由于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公民自下而上参与,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
$ H( Y6 j: h" ~9 k% E4 a
! g, w# O( S0 Z: X  O1 V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Z) S: s8 [/ f: j- b# H
) T3 M8 k4 W& j8 J2 b: c% d; C# X7 O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
! Y" G9 E4 x9 j5 ~' u4 }3 t+ K2 h$ a- P
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e* X+ V6 g# m$ L4 P
. i* x! Y0 r* L7 u2 W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A5 w  ^7 C. y

+ o8 ]' `/ @/ G! m4 G4 B; Y0 N9 g  {(1)《周礼》中提出了很多思想,涉及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安福等六个方面。7 G/ u# t- O' k8 o
# A, Y9 B$ L9 t) `; Q; X
(2)《大同篇》倡导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 I' Q5 i& Z/ _
9 Z7 J) R" A" B2 \  j(3)儒家传统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提出要注重“仁爱”,但这种“仁爱”也有上下秩序与亲疏远近之分,对传统的政治思想影响深刻。
$ o; m4 Q4 i5 Z; ?$ W
+ g9 W% o8 k( b(4)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观念,它主张顺应自然,并宣扬人应尊重生命,主张个性自由。在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佛教,则一贯强调“慈善、博爱,众生平等”,它对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幸福观等产生了显著影响。& o( f; ^* {1 U  m* x4 y# u

' m9 z2 w: E0 G1 |. V1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b* S. R5 \% I% r) o; z4 _  d
1 p- k& K& l- \, d
(1)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有一定的宗教传统。同时,在民间人们需要的满足,各种困难或危机的解决,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依赖机制。在中国文化里,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分,强调推己及人。因此,对个人福祉而言,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核心成员是最重要的。& J& g3 d; j/ J5 y, m. w( H

5 O6 d, M0 W& Q6 }0 F: b) Z(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对人民的生活与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城乡二元结构也形成了分割的、有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城市的单位福利制度为就业职工和家属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村依赖的是集体经济和政府为极困难人群提供的有限的社会救助,以确保社会稳定。! ~, J4 R  X; l& d: d  n6 e& P2 G) |
% X9 P0 c4 d$ m" j' ]' i2 T
(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逐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社会福利服务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色彩。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提出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0 y6 [+ {: w/ t) U
' `$ |8 c6 V! h# D# E8 k5 I
0 P# m, L, m' u6 p" W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 e  a  t* D# \* E- }( N0 U

  K; Q2 a3 Y) s5 j& ]( }; x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N$ e/ t/ ^' G1 L
  d* d( b) W3 L. C/ T8 Y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概念, W* m' \5 X( Q5 L7 \* w

( t9 r$ f6 l; g所谓“专业价值”是针对“个人价值”而言的,它是指一整套指导专业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专业价值不仅受到一个社会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受到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t0 T6 {. t( c  Y' ]
4 d& s4 x- i. e
# L0 m1 ^. D( W  ?1 ^2 D! c- Z5 F8 C+ b

0 w) |' V5 n4 f  r3 d0 E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形成* _7 I2 A' ^7 ^2 t' N% ]6 O

2 S8 S( h$ h  Q2 X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者对专业价值观曾有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一直在强调专业实践中价值观的重要性。因此,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者坚守专业的价值理念并付诸于实践中。7 p, D& f0 w6 l3 A5 S- a

# o# K- X4 w8 R2 y' C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的区别
1 z$ o' s3 B% J/ q$ K
) ]* }% ]$ z1 b* p8 a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不同于个体的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7 o# R" u6 I( b& j1 p+ T3 _9 Y! o
7 ]% A3 v4 t8 p7 E  E7 \1 O, b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在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价值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 D' U% _6 h3 D7 o' \

' U: o0 v2 s, q, `& x; S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U& a+ M- ?7 y# q. D* [4 E7 Y

0 `7 A7 A+ _4 j- J服务大众
, n/ p! V9 w) _+ c$ q5 o  q
! G, n2 U6 s% [! Q' n$ T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 R7 b% g3 I8 U+ d' {/ ~7 D/ P% f% X  }
践行社会公正, [+ I1 V0 B: X2 X

; b; s* p- R2 r8 `1 J社会工作者应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并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在社会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倡导和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 Y( |$ E; Q3 `2 P0 }& I
2 a4 _: [- X$ x4 B+ j. Z* i& W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5 }: G. y/ h! W  z  z
: I% X7 ~) X- g$ ^7 Q) }4 o+ d  \9 r
社会工作者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给予关心和尊重,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对象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保持开放与敏锐的意识。2 ?; i, g; e0 h/ F$ m1 ~  @8 E
  b: s' G% ]1 J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 u: w7 C3 X# N$ b
1 Z# d4 L2 V. w% f* T& B8 t3 ]3 j( Q社会工作是处理人的问题的工作,涉及人与人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包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换位思考)、建立积极和良性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8 S7 ^% C- D7 M7 b

* `- [6 m" h) E: f. {/ v待人真诚和守信
% o4 H2 w  A3 L
& y: f5 \/ n6 `9 l  o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地分析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
$ l4 X4 Z+ g/ v* Z& m5 z% A" }( A( X, g& A. U
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4 o) c0 v4 i& D1 o

" ~/ [3 ~$ d0 S; f3 G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好学的精神,坚持在实践中再学习和再教育的理念,不断增进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技能,从而提升专业实践的效率与效果,改善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的福祉。$ r( Y( {) t7 x5 w

0 q8 x0 ?0 X1 Q  i+ K' k5 o
6 g4 q+ ?5 [( s( {/ v" X价值观与伦理的差异; N9 k: h1 _4 P- }: s

$ o7 ]1 P  j& n# s! ~5 K/ y价值观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内容,二者存在紧密联系但又彼此有差异。这些异同主要包括:) h! P, ?  W$ [+ O0 O# f; B
) F- q3 }9 k- O- X  u- u
(1)价值是一种对事物的偏好或判断,它不等同于以关系建构为基础的伦理。前者关注好坏、恶意等基本判断或选择,后者更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或行为是否适当;
3 d# c! J2 t  G  {3 f) J+ u. q$ Z1 t; @$ C8 `
编辑推荐:
; E# z; V2 `9 a7 A8 R& e) Q2 B2 @7 {! y, S# h
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 l) N5 I4 E) [* e8 ?# Q% `6 f; n! d  Z# V/ p& [
社会工作者的复习资料:服务对象的接纳
. a9 l# `' T3 \8 n9 K+ x5 _+ |( \. g- ~7 l! Z" b4 G% d6 q
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z- Q2 w9 ]& d% L
3 t* D8 N2 R) a6 J, [2 g+ M
(2)价值关注的是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确定标准,而伦理更关注在现实中如何实践价值的标准;
3 E! Z! }, F5 ^- o9 c/ }( {' Z
. l" x7 U0 o5 h8 K(3)尽管伦理与价值存在差异,二者又相互联系在一起,即伦理的核心要素是善,而善恰恰又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 ?7 W0 T/ x5 M9 G3 Q  x: s& u$ c1 e( l
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2 N9 B8 M- r4 E/ l$ a' s, N
0 k5 }$ h6 e! L: v: t" ~% V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将和谐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价值观。和谐的内容包括多个层面,涉及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以及社区和谐等。
4 f1 m% r; H( z5 u1 I
& K4 ^. w: `2 \# O2 \+ a发展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不断探索与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会行政与社会服务的水平,通过人性的、有效的社会行政与管理,落实社会政策,实施有效的与适当的社会服务,从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会需要。$ K3 U- \5 z4 W6 q! a- f, J
8 L( d' |/ Y% d% p- E* I" b5 ^
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 Q1 G" L7 P6 u6 ?* ^
  @7 @8 c; S2 P% K9 Q
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和想法,主动询问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尽量减少其主观判断和意见。在对服务对象的需要满足和问题解决策略上,社会工作者要试图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服务对象个人的意见和决定,以避免因个人的主观独断和偏见造成对服务对象的伤害。9 t; V1 w3 ?$ k0 Q: ]( ?- l

; u4 A! |7 h8 t  S" L  P9 d在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和服务推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政府的代表或被委派推行服务,要尽可能站在居民的立场上,多倾听服务对象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尽可能提升政策和服务的效果。
$ Y# L) E" N5 V2 j. z7 J) s) i6 _7 l* A3 b
道德与责任并举
3 I& ?5 P3 c+ t
8 I  B9 j# v" K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者要将助人、满足困难人群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放在第一位,在服务过程中实践专业承诺。
0 {+ E& O5 X: B, |( G4 g( t* |) w( I0 K/ x0 g# J
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专业服务和干预,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自我的能力,提升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潜能。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树立责任意识,逐步强化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减少服务对象对制度和外部支持体系的依赖,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 ^( o: M" V9 v8 W: S5 R/ ?2 J+ g( X/ E. y+ f
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 I7 K' ^9 w% b7 U, H) ]4 Q, R" i8 A! o3 s: [4 [; l
社会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帮助有困难或需要的个体和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和发展中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社会功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还要致力于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平等和公正。
; z/ O9 V: |3 P8 u0 n( t' q" N  B4 J, d# ~$ O6 t1 _: R" ]! z
社会工作的实践是既注重个人的需要与服务,也关注社会层面的改革与政策变革。$ p6 M( I5 \! \
% Z: j& e1 \+ b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定义与内容
7 o2 E" z" \; o, h% \5 Z% C; y6 e: ?! y1 S
定义+ B0 ^1 ^- d" n
1 d+ x4 g2 o0 w' j) L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来指导和支撑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实践的理念和判断。
- q& J; I% z  P+ R8 r/ ~' p1 e0 T' B( Y! u
内容
% ~2 @% e; ^* F# m3 W0 D0 O+ h" U% y% n9 M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2 V7 b* M/ j0 h& E- A
; l' Y! Z  Q& m6 t4 E* E  d7 \. b) z' ~4 `" L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做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和有能动性的个体,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d, l0 ?; b  H  r- y
7 C5 C, U# v! J& Y% T
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5 n. d# a0 D, _* A# s/ ~* j. \. \: U/ G

4 G( D8 }& u: X5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技巧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作为专业共同体的一分子,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促进专业的发展,并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o0 \4 [# w3 b3 l; q$ v

- b6 w2 N; O+ [5 W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 k; g" v) z3 Z& X5 s3 d! ^, k; |7 D/ C4 r3 p2 T$ U+ A# @
社会工作者常常是在机构中开展服务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合理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外部对服务机构进行批评。在机构管理实践中。社会工作者有权对服务机构的运作、服务模式、人员管理等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有义务帮助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不断提高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r# E; J: E9 X2 R

7 O# h3 g' ~' ^2 O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 w) z/ k/ |5 x/ l

! f8 g- A. z4 }% s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不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水平。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
) e, N, {" ^. D% H. J
% V/ }, h; y- w社会工作者在推行社会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过程时,要坚持效率与平等兼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0 s: c! e% J8 v1 d' w% |! i

6 T3 Y3 v2 r* e5 ^$ h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
; L( z2 q3 E" D0 j$ Q. `2 Z" v3 f& l* p7 q; O- w% v! ~
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者都是有理想的一群专业工作者。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
2 Z: T1 r5 U& B8 R& r
* D2 J& f5 ^, y! q* A: D社会工作者不是空想主义者,也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而是相信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困难,但坚持认为,通过人类不懈的追求和奋斗,通过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改善社会服务,人类社会就可以变得日益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获得质的改善。  q: K- x4 M. D+ F0 }" \" _+ K5 ]

$ H+ c  D) p+ z* @+ G/ F) n0 e$ W) w% M3 m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 r/ z3 U& |4 b, o

8 e* c# }9 q' G- C" B. X) u5 y" t% g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h) K: J2 C( `. s
: U0 T  R" A- ~1 o2 E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6 v8 t9 m* X9 j
# y- ]# Y: F$ m( Z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f8 R0 u, c( W: t
( ~+ z: y5 M, Z  g

. U# S: n5 w4 ^, g: B
% d6 V0 M. Z/ P( r0 q% w4 B$ _6 t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8 z9 u: F" K4 O6 V* H# B8 U  E6 S' {' F- F/ Z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B, j' J0 R8 V% ~" x
( C) a) v9 C" A4 k$ x
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
$ U) Q$ g6 {% y' v6 [
$ a+ B; L8 S# Z8 z& ], R4 x3 _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1 }9 Q9 f6 c9 i. i) G  T
+ K( Z4 b& }9 ^: ^+ Q* w. T  i! e0 A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并提供尽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社会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 W" X7 Y- u9 }& k
9 {& j) R5 e: n* k% s# g注重个别化原则
* U5 w0 U7 S2 F) A, Y9 P, ]$ j# ?! K! o( f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3 h4 K. D% N! X

% e) l" Z6 u* U. Q0 _3 t( \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8 z" m0 z& J/ V: D& H& B8 @

3 \0 D, U& Y, m4 O/ }( J2 a  o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
& e+ y% n0 K( v( Q, w
, c1 m9 F5 N. C- L3 o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非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社会工作者自身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A1 _/ T/ J: a  i0 E

- \" H1 T$ Q) g% O. M( z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3 |% K% c1 x' G& B5 q
( H2 |4 K8 \0 J% q. F& E% C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5 @& v7 }4 U6 u) X# Q7 D& _' x' t9 E) d9 [* m
+ B  |5 P$ L+ t

! V6 b& Y9 S2 b0 T
, @. D& i+ T. v& c) [2 x, M8 ]- ]; O  w
* y4 W# F& |% I/ ~3 S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 16:14 , Processed in 0.06346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