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37|回复: 0

[华东] 转变管理体系 东莞试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凡是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移交给社会组织解决管理;政府通过采购或特定委托方式,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将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公益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这份社会工作制度文件酝酿了一年多才成文,是我市未来5年内转变社会管理体系的大纲。大纲提出,2009年~2010年是探索试点阶段,通过试点推行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到2010年,全市专职社工人数要达到500名。
* k2 U4 [8 G0 B9 h) J# Q  昨日,来自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社工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我市社会工作制度文件。副市长成洪波参加了这次会议。* a, _* S7 @* J" T) w0 p
  【背景】' P2 j. m' l/ H) U% @& U& H
  社工在全国刚起步
, m) ^4 ]' p2 d" j: b5 J8 r, W  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 、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在我国一些城市刚刚起步,而在西方先进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要求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发展社工事业,我市就是属于有条件且有迫切需要的城市。
" {, W- d/ T4 b3 N5 K  为什么东莞有如此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去发展社工事业呢?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透露,我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发展和进步中遇到了一些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会制造不和谐局面。“在以往,我们惯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政府统揽、部门分管、事业单位承办’为主的传统社会管理体系。需要社会工作解决的问题却由政府统揽,不仅效率低、效果不明显,而且没有机会让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
# f" e: U/ X. A2 h3 @4 x  我市的社会工作制度文件起草人,包括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团市委、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他们在起草社工制度文件前,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到香港、深圳取经。他们发现,社工制度在先进国家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香港也有60年历史。他们在起草社工制度文件时,特别提到:社会工作制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贯彻政府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不可缺的制度,并被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制度框架。6 L9 j) W9 r5 F
  【现实】5 ?+ f* `, s' z7 Y* ^, F3 p- ~% D
  全市只有69名专业社工, k5 v* E6 E) B  t- o6 a" o
  社会工作在东莞还是一个陌生名字,其服务领域不被很多人所知。去年,我市首次组织人员参加全国社工统考,大约只有300人报名,考上的只有69人。参加考试的不少是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社会上很少人报名参加考试。按照先进国家及香港的经验,社工人员很多来自民间,而不是政府。我市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很广,69名专业社工与服务领域相比,真是“杯水车薪”。据我市社会工作制度文件起草人员的调查,民政、残联、共青团、妇联、教育、卫生、司法、工会等系统,都属社会工作发挥的领域。而且,由于服务岗位、薪酬制度没确定,这69名社工人员目前还没开展社工工作。
; L3 d$ N. J4 n3 Q0 V7 t  由此可见,我市发展社会工作的难点,就是社会资源还在“沉睡”。“沉睡”的原因,除了社会工作在东莞是新鲜事“知名度”不高不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制定社会工作制度。因此,我市组织政府资源,起草了社会工作制度文件,规划社工发展大计。7 d7 `7 C) \7 S0 x/ w( h3 P9 y
  【规划】9 Y" L- m& b+ ^$ z' p( d
  五年大计分三个阶段完成9 A$ x" `  }) }! o" d+ |- G
  国家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我市考虑到现实对社会工作的迫切需求,提出5年完成任务。5年大计分三个阶段完成,具体如下:
' ^( [! d8 t7 N6 k  2009年~2010年是探索试点阶段。在这一阶段,确立我市社会工作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合作内容,通过试点推行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到2010年,全市专职社工人数要达到500名。
5 i  F6 W4 x4 _+ ?  2011年~2013年是发展推进阶段。在这一阶段,全面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到2013年底,全市专职社工人数要达到2000多名。' T4 y! `+ \. T# B. ?
  2014年起是深化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建立起初、中、高级社工人才梯次结构。
& B& ?+ I/ V4 q  【目标】$ J! i7 Y/ j: l8 _8 I' v; v- I& T! G
  转变社会管理体系4 r) {$ t; C* [! S" b' \
  “发展社会工作的效果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杨东如说,未来发展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凡是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移交给社会组织解决管理;政府通过采购或特定委托方式,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将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公益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4 w, ]% Q- f7 L5 v  【培育】
2 I# @3 H' ~7 N3 Q# I5 k6 X* ]  四种渠道发展社工组织
; y3 q6 l8 p) B9 _0 _4 Y- [+ h  据介绍,我市主要从四种渠道分类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一批公益性社会组织;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把一批可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化为公益性社会组织;选择一批现有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按照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规范整合,使之成为符合条件、合法登记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把现有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社区服务站,改造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6 D( C7 n+ z* ?5 i! U. x& {: G1 j; p1 L  五年规划4 z# z( f  i' c8 V+ V
  2009年~2010年是探索试点阶段" `: h- }8 v& r7 W4 g* j
  在这一阶段,确立我市社会工作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合作内容,通过试点推行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到2010年,全市专职社工人数要达到500名。( x3 Y+ |* {. ~# T' O
  2011年~2013年是发展推进阶段
+ \1 R3 G1 r# \; I/ X+ k( [4 h  在这一阶段,全面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到2013年底,全市专职社工人数要达到2000多名。: j( w( |: V: J2 ?& X2 B/ N
  2014年起是深化完善阶段+ ?7 K" O! x& L8 t* e5 Y- M
  这一阶段基本建立起初、中、高级社工人才梯次结构。
2 `6 B9 q, E" a  岗位待遇& I9 {+ t, i# m, a( K7 m
  □在公务员及参(依)照公务员管理岗位上的社工人才,获得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 x' D. A+ M3 V
  □受聘岗位为事业编制的社工人才,获得所在单位同职级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薪酬;
. x& L3 m; N( J6 Z; _& B  □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工人才,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水平。
% B- U; |( k( ]9 h& _  |2 t3 c/ a  ■岗位设置' ]2 c. S" z7 @/ Q5 D: ~
  在公务员岗位的享受公务员待遇
8 Z" {8 a3 ^5 @7 N: I/ n) H* @, Y  全市社会工作岗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在市镇街的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劳动、信访、人口计生、公安、司法、监所、禁毒、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根据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另一类是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按一定的比例,在社会福利院、社会救助机构、学校、医院等设置社工岗位。
/ u# P" P7 j3 y# {  在待遇方面,在公务员及参(依)照公务员管理岗位上的社工人才,获得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受聘岗位为事业编制的社工人才,获得所在单位同职级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薪酬;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工人才,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水平。0 W, q4 ]- X5 j& u& [  `$ H3 E
  在招聘方面,用人单位和社工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工人才,用人单位需要按薪酬制度支付社工工资。
: b1 b/ z/ e8 e+ r8 d; l5 Z  ■经费来源  
+ a) k6 a& x' o1 u) b, y  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机制+ v  s2 y5 U9 n; z! n0 c0 U
  把社会工作经费纳入市、镇(街)财政预算范围,市属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所需经费,由市财政负担,镇街开展社会工作所需经费,有镇街财政承担。市财政根据市、镇街财力和社会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对镇街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对开展社会工作的新增经费部分给予专项补助。
+ j6 P; _$ P4 o* ^: H8 ^: T' {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工作
; R. Y4 [# n. z  市福利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社会工作。吸引、鼓励香港、澳门和国外基金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引导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参与社会工作。/ o2 d$ Y1 `4 n6 m
  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捐赠,对捐赠者捐赠的财产,可在税前扣除。
# D: _( k! G: m# ?  ■他山之石·香港经验- j% n9 Z+ u0 u8 u0 M* j0 A1 M1 i*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逐渐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都市社会。为了解决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香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各种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香港回归祖国后,专业社会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0 A+ T3 |: [% [3 [9 n! c
  目前,香港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的服务主要有: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 B% Q; g' p  h: j  o) R! q
  记者 叶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3 16:35 , Processed in 0.05393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