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866|回复: 5

[实习实践交流] 关于现在大三社工实习的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网络1 n, T% K; W" I- {" d# v5 [3 A
6 i+ B7 c9 A8 P, w7 ^( G
既然连自己都觉得是比较偏激的,那么肯定有很多不确切之处,但也不是胡乱灌水,无理取闹。我只是想说自己的所见。2 c3 y. Q* }' M  ^6 [1 G
0 w% W7 S1 V! s
对于现在大三的整体实习,印象是一个字,多。
9 `1 f& }! K5 r* H1 `) Q' L. t1 n6 A
2 e) |; h2 `# @  H- r, u: L   1.屯小。
' j+ V' l# |2 C( G  N5 M5 ~( q
+ u2 l- l% q2 C, t2 K   2.公益小书房。/ Q6 b4 C, V7 r3 \  |$ K$ B0 [
) R9 z8 S1 Y) L5 O! N
   3.老年公寓。* L+ N9 O7 |1 c" s6 H0 T

) Y& v# o- ?) ]0 m! h' v8 F   4.自愿者培训。" `* _( d* m  m% }, T5 O

) Z4 ?! A/ v2 ]% Q0 B5 b   5.招募的自愿者来辅助实习。
2 R- E' E+ D$ r$ u+ N  [2 @" l$ H8 o- K8 R; R8 |; q
        嗯,这几个实习是同时进行的,觉得老师们的也是有侧重点的,侧重程度依次如序列号。其中,公益小书房的实习是在最后时期才知道的,也许是我不关心。纵观这几个实习,我不知道总体的目标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虽然我知道是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在为止,我不知道这样实习的体系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解释说是为了培养工作后需要的能力,诸如团队精神,认真细致(周老师说的)。如果这样的目的,那么似乎什么实习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如果是专业知识的提高,那我想问一下,看这篇帖子的同学也自问一下,自己学的专业知识在实习中的到多少的应用(请不要用比较中庸的回答来敷衍),或是实习具有多高程度的专业性?
/ Z$ Z$ p, _7 e- [/ C4 x        是不是老师们也在彷徨,想致力于专业发展(问题是现在发展不起来),又想学生找个好工作(所以似乎想在实习中培养工作所需的那些素质)。我承认,这两者有很大的相容之处,但是区分也不容小视,比如,社工专业的工作并不是经市场化的,而是带有一部分奉献社会的决心,是处理经济化社会带来的弊端所造成的问题的;但是工作,如果不是做社会工作者,大部分做的都是市场化的工作,即与利益挂钩的。那么从这两者的区别来看,在学校的实习似乎介于这两者中间,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综合两者优点(这样的想法很中庸,但我认为中庸是一个贬义词)。
" M2 A  N8 v. j# R2 Q& L
% ~7 [: t- k. g1 h        结论是,到底是为了两者兼顾,还是在两者间找不到平衡?这些老师没有说清楚。即实习的目的不清楚(或许是我没理解)。+ x  [0 Y) R. s, q  H4 O, P
: \6 u9 K7 }/ j$ f
       还有一个,至今我不知道老师们对所有的实习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 o+ A( l5 _- u9 |. d) K" ]2 l
: _+ o# Z) J4 M" V       记得在大二的时候叶老师第一次给我们做小组游戏,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新奇的方式,也许还是我理解能力比较差,我不是道游戏后的分享是如何进行的,是按照什么思路在进行的。我问了其他同学,他们也不知道一个很标准的方式(老师忘了传授么?)。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是成功,如果以结案后组员不再纠缠自己为标准,那我很失败。一次活动就能让案主茅塞顿开,从此高明于其他人,那么。我的确没有那样的能力。/ z5 [# E/ @! w" E  V; D0 ^: Z
       当时的活动,老师并没有来观摩,也没有后期的活动评估,那么是凭着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这样说,已经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我的本来用意是想老师能从同学中选出一个比较典型的,比较好的带小组的方式,让大家模仿或超越。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很标准的方式,每个同学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带小组,那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不能保证他的方法是正确的——也许他可能认为自己的就是完美的。为什么老师不一一观摩一下每个同学是怎样带小组的呢?很费时间,但是很有用。. e+ y# i, v3 i; J6 W4 L, _9 I
       就像一句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需要有一个大致一致的方向。) ]$ K# @$ E; Q$ R; G

$ O4 y; t* ^/ q: o0 u0 g       至于老年公寓的实习,就像是鸡肋。放不下,又不知道怎么吃。
3 J$ h2 N# Q* b1 X0 u7 J" p9 L& ~' p+ d9 T
       同样是目的不明确,方法不专业,于是老师就认为是时间不够,所以要加大力度,我们很无奈。知道盲目却不能阻止。有的老师没有亲临老年实习,也许不大理解老年实习的实习方式,所以同学对实习调整才会又那么多不满。但是我们还在认真的做。希望在无目的中找出目的,不专业中做出专业。
" A1 T! S8 {7 t+ K7 R0 O! b
2 d- g: Q! p$ A% C; H( f      其实鸡肋的吃法是,勇敢的咬下去。只是希望以后的实习,老师不要随便的调整,而且,无论什么情况,请和我们一起经历,给我们指导,而不是观望。
! V! |+ b4 D, u- B  B/ t8 P  u+ d
      还有屯小的实习,听说中途除了一点小问题。是否是停下来反思的时候了呢?是什么出了问题?而且,在反思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听从“高层”的意见,而是“公民”。有的人比较能讲,不代表他讲的是对的,有的人不能讲,但是他说的是精华,要听谁的?良药苦口。: Y+ _, B3 p8 Z

7 [9 v1 t+ V( O% o5 t( ^5 f- Z' h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的粗浅的无知的意见,如果认为是对谁谁谁不满,那我很无奈。毕竟我没那么无聊。我的初衷只是想让实习变得更好。
9 [7 ^3 J, q4 p
3 ]0 k- }4 {; w0 Q' y; |      我知道老师为我们专业付出的心血。6 @& j; U/ E; @! i

. v. ?0 d6 n  f; r( m8 q8 o6 N1 z: U% H5 ~% ~
      完了。4 k9 X1 Q1 k!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思得很好!( ^- D  V& Z5 D1 R4 A% k" x3 w
专业实习凝聚了大量的心血,学生的和老师的。目标有两个:发展专业,锻炼学生,总结的很好。做实习的本身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有个积累的量变过程,实习和未实习有什么区别我相信在此大家都会做出清晰的判断。至于对实习功用的考察,我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出除了锻炼专业能力外,还有一重要功能,就是培养爱心与责任感,这是以后你从事任何工作都会受益的,而且是各种工作都非常看重的。. l, g8 `, h2 S* \. A
想说下老年实习,确实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和困惑,但大家努力还是有结果,可能不是那么明显。老年实习不是鸡肋,是富矿,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开采方法,我一直强调,老年这一块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未来这一块非常重要,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再到社区养老,整个养老方式的改变让社会工作在老年群体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大的社会环境要求对待养老问题必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我们现在介入,未来更应该介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有思考的帖子,非常欢迎同学们多思考,并且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不算偏激,只是可能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7 A1 C8 |. Y4 M5 Z4 t* Q4 ?7 Q
在回答你所有的问题之前,我想说明几个问题,因为这些就是我们做所有活动的基础:
4 [. \2 d# r9 @8 h: k9 r8 `* [第一、我们的专业师资很薄弱,这既体现在没有完全成熟的实习项目方面,又体现在没有充足的实习督导方面。这一项直接导致我们很多活动开展都困难重重!但是,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优点,比如老师们更愿意齐心协力去开拓实习,比如周老师、徐老师等。
) k% s6 T# j) G6 e$ Y第二、所有的实习点都不成型,这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我们社工系自身的因素。我们所有的实习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我相信实习只会越做越好,这其中绝对有你们的功劳。针对实习点问题,我们老师也在不断的探讨,下学年将会作出调整。
! T% N% k: u+ N* O! d3 L  w后续......偶备课去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时间边际效用的,或者递减或者递增,但前者居多。也许关键在于花费时间后的所获是多少、是什么?如果一项实习,按部就班,不搞改革创新不行,只纯粹在量上增加也非良策。怎样在质与量上寻找一个平衡点,是一个真正行动者必然要考虑的事情。有时候,我们疲惫,可能是因为被需占用大量时间的活动吓怕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们从内心不接受这项实习,实习活动的本来价值在我们身上也就得不到展现;二是这项实习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大的价值,于是我们喊累了。
* p+ `6 n- t1 z) p   另外,大三后的我们,都发现属于我们的大学时间越来越少了。此时,我们做什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习中不光提升的是专业能力,我觉得个人自身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比如组织协调能力,组织一次活动真的不容易。以后无论做什么,这些实习都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认真去做,总有收获。思考,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朴实的总结,尚不知道我们的实践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 02:43 , Processed in 0.06069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