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刊社工稚言 - F8 [6 b7 V) u1 O% O( K! k
香港是个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说只有短短的六个星期接触,不足以让我看到其社会政策上不足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香港社工好的经验、还有政府好的福利很值得借鉴,并适合在大陆进行本土化利用。 u" Y" U% y$ C, D
香港社会福利的服务机构分类很详细——包括了社会保障、家庭儿童福利、医务社会服务、小组工作、小区工作、青年服务、长者服务、残疾人服务,还有感化院。社会福利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教会、NGO,还有赛马会。赛马会虽然是个赌博场所,但是政府官员中有很多是赛马会会员,所以政府在得到很多社会福利基金的同时,也无法禁止赌博。
, x0 }/ Z% p( k* J2 G1 L 在机构探访中,我发现香港社会对长者的政策是最值得一说的。在中国大陆,很多长者过着很凄惨的晚年生活,没有物质保障,没有房子居住。虽然说政府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但一方面老人太多,另一方面对策并没有得以很好的实施。往往是一个老人申请一个月几块钱的保障金都举步维艰。地方官员会以各种各样的托词拒绝老人的申请。当然,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这样的状况会好很多。但是,毕竟中国大部分的地方是小城市和农村。
e8 J8 O/ K3 R# M 在香港,我看到由于小区中心的完善建立,长者们有自己的福利。小区中心有护养院、紧急住宿服务、住宿暂托、住宿照顾服务,为长者提供偶到服务、健康教育、护理、膳食、心理辅导。只要长者申请作为会员,就可以参加由中心安排的各种活动。比如圣公会圣匠堂长者地区中心七月份的活动:太极班,养生班,结核病健康讲座,简单健康检查,中医义诊服务,剪发服务,心理学家“放下心事松一松”分享会,评议会——为中心提供意见,然后额外有一些饭堂优惠信息、读报会、艺术欣赏互动演出,制作手工,制作健康小食。而且长者们可以申请入住社会福利署下的长者地区中心,但是由于香港住房的困难,申请需要一至两年的审批过程。
; J" Q! _# D: B: E5 G! [ 另外,在机构探访的最后一天,我看到“平安钟”——即在长者手上戴一种特殊的表,一旦有什么心事,或者危机情况,就摁一下表,就会有值班的姑娘和他聊天,有疾病的就送往医院。是长者的护身符。方便快捷的令我惊讶。
4 \' `) K6 o6 D$ S% J& G. k f& F 在我所到的小区中心,我都能看到老人们在安然的健身、读报、上网,或者享受下午茶。1 _ A" n1 m2 j0 b; w0 I; T
我联想到我在家里做过的一个个案,老年寡妇阿姆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安老院,她要住安老院必须卖掉自己的房子去支付安老金,她怕自己生病了被安老院赶出来,然后家人不收留,不知道该怎么办。安老院会逐出生病的老人。虽然有法律表明了孩子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一般老人都不会与孩子对簿公堂。在香港,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老人可以联系社工,可以申请长者紧急住宿服务。+ w9 _' O r" v- _
中国内地目前还没有大型的小区中心,只有小型居委会,而且不甚受人关注,主要由一支退休人员组成,为小区开展服务,不是特别受人认可。
: j6 h, n4 M1 K, G, z! R 另外就是对青少年的政策。我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心理出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老师说不得,家长也说不得,甚至也没想过找热线主持人求助。晚上父母在家,也不可能允许我这么做,当然那时候也没有社工这个名词,学校的辅导员往往都和老师串通一气,所以我心里很苦闷。7 p, Q3 I" | D: I
在香港,我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多苦闷的青少年,但是有很多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机构。像协青社的危机介入中心,它以家庭模式提供紧急住宿,为比如说夜青服务,希望他们可以回到家庭中去,不在外面流浪。我跟着外展社工在香港街上,发现流浪青少年和社工的关系非常好,他们会带青少年回家,但不会带他们去别的地方去玩。比如“明爱”会送一些带机构热线电话的小礼物,使得他们在危机的时候可以找社工帮助。社工面对夜青犯罪,他不会报告警方,除非那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在报告警方前会告诉当事人。协青社危机介入中心还会提供个别和家庭辅导以及治疗性活动、住宿服务和生活训练,他们可以在里面用餐一天。
$ A1 m# U" A2 A9 c5 ^8 x2 V& l 我对协青社的印象很深。它有拓展训练的平台,图书馆,危机中心,就业培训机构——包括培训、个人辅导、参与成功就业之友会、提供与求职相关的短暂经济援助。也有租给青年的房子,房租是每月六百,因为他们需要明白如何自己去生活去赚钱。另外还有收费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嘻哈school。嘻哈school会教希望学习的青少年街舞声乐等等,一般流浪青少年比较反叛,多会喜欢这样的舞蹈,氛围轻松快乐。而在内地,学生一旦成绩下降,家长和老师会用教育、甚至辱骂的方式希望孩子步入正轨,但是我几乎没有看到过创办这样的学校,去顺应孩子的成长,然后再回到符合社会化的道路。, d4 H1 @. ?, L; G, X5 Z0 S: n
我们同学在学校实习的时候,经常是举行正确处理男女关系、生理健康之类的讲课,而没有真正帮助过个别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和我们的想法落差很大。 | T4 [# w4 U* I% A8 ^* |6 ^
另外在对儿童和青少年方面,小区会提供一些博物馆、艺术馆参观游玩计划,为暑期的青少年安排活动,在小区中心提供社工咨询服务、家庭资源及活动园地——电影、杂志、玩具等等,还有计算机咨询站,温习及阅览室。当然小区内还开办了健身班、男人俱乐部,烹调会等等,我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小区是“家”,“创造和谐小区”,而以往我所看到的内地的和谐小区基本上是苍白的,多数只有口号,但是也正在改善当中。
5 ?5 T5 u% g+ W- ~2 M! a) W 在对残疾人的职业训练和康复方面,我看到社会福利署创办了残疾人工厂,让残疾人学得手艺,去做非常精致的手工艺品,并且有自己的专卖店。那些专卖店里纯手工的制作,还有创意和卖点,所以价格虽然比外面贵一些,但是产品的独特性吸引了别人购买。而在内地,虽然也有残疾人的手工艺品义卖,但制作都很普通,更多强调的是帮助性。, P2 s d+ [: z. ~6 U) w2 y6 q
我还看到了儿童院,为新来港人士提供的辅导,为露宿者提供的服务,还有给单亲家长准备的欣葵计划,为性工作者服务的紫藤中心,为家庭危机提供的支持中心,为失业人群制定的培训计划,为贫困者提供的公屋等等。
: h2 }8 F6 Q, @/ _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义工,很多年长的人也做义工,一方面帮助别人,另一方面使自己心情愉快。基督教女青年会推行义工奖励计划,发行义工奖章,以支持义工,但是很多香港人却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很多人会因为这个政策的推行而不再去那个机构做事,觉得义工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你们能够坚持下来,但是答案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觉得这可能与香港人意识形态和文化有关。! q& {: B; S/ ^ g' e, e
我终于可以回答社会工作的角色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内地的学习大多是从纸上得来的艰涩,都远不如在香港的亲自观察。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小区处理家庭危机并进行辅导,还有压力处理,可以对流浪青少年、老人、儿童进行评估、转介,把老人或青年送往紧急住宿中心。如果有小区成员需要心理治疗,可以向社工要求转介到临床心理服务科,社工也需要做出评估然后再转介。还有,在小区内以小组、个案的方式进行债务辅导,青少年辅导,亲子关系辅导,在安老院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个案评估,辅导,转介,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为青少年服务,帮助解决高考、失恋等等的压力,使得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而人本的关怀使孩子敢说。另外医疗社工、残疾人社工等,都贯穿于我们的机构探访当中,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些。5 H# H. s) I+ U2 p' V$ O9 R" r: Y
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内地社工不如香港的完善,但并不是说就一无是处,已经有了良好的苗头。香港的社工政策有些可用有些不可用,也不能全盘照搬,需要进行本土化,这是我在香港之行中对机构最深的感受。: J; o3 Z+ p2 `0 c) ]$ c7 g
总的来说,在香港的六个星期,是寂寞着、快乐着,成长着。社会工作专业对我而言,不再是城市上方飘忽的气球,我已经可以用一根绳子拽住它,引导或者明了了它飘忽的方向。我在享受香港风土人情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够更加妥善的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 |
|